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下篇 · 德经 || 第五十三章 · 行于大道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德经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与“德”相合,构成了其思想的完整体系。“道”是客观规律,其属性表现为“德”。“德”必须在大道的指引下,去观察万物的本源。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高不忘下,贵不忘卑,这是真正的“德”。就像君王称呼自己为孤、寡、不毂一样,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卑下一些,从而合乎“德”。所以说,那些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自己去夸耀的;只要有了真正的德性,别人自然会去给你真正的名誉。“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于“道”的人及行为所打的“无限高分”。作为具体存在的“道”的践行者,即使不能真正与“道”合一,其行为境地也能无限接近道。所以,玄德是“道”的践行者的最高追求。

第五十三章 · 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语译】
①我:指有道之士。
②介然:坚固,确实。另一种解释为:微小的样子。
③施(yí):同“迤”,邪路。
④夷:平坦。
⑤径:斜径,小径,引申为邪曲小路。
⑥除:腐败之意。
⑦厌饮食:饱得不愿再吃。厌,饱足、满足、足够。
⑧盗夸:一本作“盗竽”,指大盗、盗魁。
译文
假如我确实有所认识,就会顺着大道行进,只是担心会误入歧途。大道十分平坦,可人君却喜好走邪路。朝廷里很是腐败,田地间一片荒芜,仓库中空空如也。而人君还是身着华服,腰悬利剑,酒足饭饱,钱财有余。这就叫做强盗头子,根本就不是正途啊!

名家注解
河上公: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无为之化。独畏有所施为,失道意。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王 弼: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则皆盗夸也。
朱元璋:有等非君子者,不知务本,朝扫堂上尘甚勤,其禾苗郊间尽荒。又一等非君子,仓库甚无粮物,却乃遍身衣锦绣。又等非良民者,持刃以食羊羔,多积货财。以上比云无他,皆言人不务大道,而务非理,惜哉!

经典解读
在本章中,老子给无道的执政者们画了一幅像。他们凭借权势和武力,对百姓恣意横行,搜刮榨取,终日过着荒淫奢侈、腐朽靡烂的生活,而民间却田地荒芜、仓藏空虚,人民忍饥挨饿。老子称他们是“盗夸”,即强盗头子。
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盗夸”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就会给自己埋下极大的隐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们这样做是违背“天之道”的,而“不道早已”。
老子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角度,抨击当政的暴君为“盗夸”。这与庄子提出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观点是一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从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利益出发而发出的呐喊。
老子还发现,理论常与实际情况脱节。儒家讲仁义道德、仁政、以德治国,可是标榜尊孔的历代执政者,有几个人做到了呢?道家讲清静无为,讲以百姓之心为心,有谁真正做到呢?基督教提倡的宽恕,佛教提倡的慈悲,谁又能切实奉行呢?
大道的效果虽强,但其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而一些邪路、小道、后门的收效却常常立竿见影。因此,人们常常误将小道看做捷径,难以经受住它们的诱惑。何况还有世俗风气上的不足,为各种斜径小道开了方便之门。比如说关系,你学识再好,能力再强,若没有关系,好办事吗?当然不灵光了,这也就难以责备很多人一心忙于搞关系了。
再就是,面对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老子以不变应万变,将大道用之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追求的,是共同性、一贯性、整体性。
时时保持清醒,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坚守。时间不断地逝去,历史不断地发展,投机者、搭车者、逢迎之徒、无耻小人,或快或慢,总会暴露自己的面目,成为笑柄,成为反面教材。明朝开国重臣刘伯温曾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名句,说的就是一些堂堂皇皇、张牙舞爪的人物,其实内里非常空虚。这与老子的说法一脉相承,是应当引为教训的。

职场易筋经:轻信捷径难免误入歧途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意思是,大道虽然平坦,可是人们却喜好走小道。有很多职场人士偏偏就那么怪,明明有一马平川的大“道”在眼前,可他们就是想要抄近路、走捷径,结果一不留神就误入歧途、掉入陷阱。
现在英语对职场人士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将不少业余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可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些人在心急火燎之余,不免生了寻找捷径之念。于是纷纷到一些英语“速成班”报名,场面有时还很火爆。然而寻找捷径的过程却充满了各种误区,结果很可能是非但没找到捷径,反倒走了弯路。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周末,一帮同事相约去爬山。下山的时候,前面出现一条羊肠小道。顺这条小道望去,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大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条下山的捷径!于是,他们便沿着这条道往下走。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个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折折的,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贪图走“捷径”,很可能是踏上弯路的前兆。现在,职场中这样的人不少,他们不甘心跟同龄的人一样努力奋斗,希望走捷径。可他们不明白,人生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现在走了捷径,将来也许会绕大弯子。如果一定要说职场上有捷径的话,唯一的捷径就是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去面对最多的问题。
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兼并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名副其实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大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总裁卫哲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卫哲是在2002年出任该要职的,当时他年仅31岁,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短短几年时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不仅平稳发展,更是将竞争对手欧倍德一举拿下。
31岁便升迁到如此高的职位,很多人不禁想问,是不是有什么捷径呢?其实,职场金领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飞机”。在他的职场生涯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的捷径。卫哲曾说:“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得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个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我想说的是,职业生涯中没有跳跃式的发展,即使存在,回过头来你还是一样要补上越级的台阶,我有过这样惨痛的教训,并为之付出过代价。”
小径难行
卫哲一再强调“需要战略规划”,不管对于自己的人生,还是正在经营的事业。正如《金领》一书中与读者分享的观点,不论是“职业规划的3张财务报表”,还是所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升迁理论等等,都是卫哲个人生涯的实践总结,读来令人颇有所悟。
职场上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唯有靠尝试和积累。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职业生涯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建构起完美的职场人生和丰富经验。
职场的路有很多条,每个人只能走一条。走出去,便再也没法回头。职场的路上布满诱惑,每个诱惑背后都是个岔路口,人很容易被引入歧途。职场之上没有捷径,所谓的捷径只是离失败最近的那条路!

管理般若功:没有充分准备就是蛮干
职场之上没有捷径可走,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同样没有捷径可走。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浮躁和急功近利是很危险的,好走捷径者最容易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蛮干。
有一段时间,“策划”这两个字被许多企业天天挂在嘴边,对它几乎迷信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好像一家企业一经策划,马上就会脱颖而出,从此跻身一流企业的行列一样。
的确,一个好的策划方案,一个新颖的创意,确实会使企业在某个阶段得益。但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流企业,仅仅依靠策划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把希望全都寄托在策划身上的企业,往往是既浮躁又急功近利。结果,最多也只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样的惨痛的教训不少:三株、亚细亚、秦池、爱多、飞龙……他们现在都成了警醒其他企业的反面教材。
曾经风光无限的亚细亚,就是因为把太多资源用在策划创意和执行上,从而在资金和人才上出了漏洞而黯然陨落。
亚细亚在开业的时候,搞的策划是极富创意的。不但通过豪华装修、鲜花绿草、人工瀑布等,强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视觉,而且在全国商场中,它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建设了琴台,第一个创建自己的仪仗队。每天清晨,商场门口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成为当时郑州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还投入几十万元在郑州的各大媒体做广告,其广告语“星期天哪里去——亚细亚!”更是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
强大的宣传攻势,再加上新鲜的购物感觉,使亚细亚很快就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仅仅7个月时间,亚细亚就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其年销售收入更是达到1.86亿元,名列全国大型商场50强中的第35位。
后来,为更有力地应对外商大规模进军我国零售业,亚细亚商场扩股为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制订出宏大的发展规划。亚细亚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以零售业为龙头,以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在全国商界排名第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名,成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的企业。
两年之内,亚细亚先后成立了十多家大型连锁百货分店。然而,在亚细亚急速扩张的时候,他们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准备不足却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其实,亚细亚当时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人力资源上,都不具备开十多家大型商场的实力。那时候,亚细亚的自有资本不足4000万元,却要进行投资近20亿元的超级大扩张,风险之大令人忧心。而且亚细亚的全部分店都是自己进货、自己经营,这对企业自有资金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亚细亚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方面。
在短时间内的大举扩张,使亚细亚的人才奇缺。由于亚细亚对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不太重视,以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大型商场相继开业后,管理人员严重匮乏。无奈之下,亚细亚急忙从西安招聘了数百名青年,经短期培训后安排上岗。由于对每个人的详细情况不了解,最后只好以貌取人,五官端正、口齿清楚的,被派去担任经理或处长,其他人员则任营业员。
由于资金的短缺和管理人员的严重匮乏,使亚细亚所有的连锁商店的开业之日便是亏损之时。后来,南阳分店亏损114万元,濮阳分店亏损593万元,漯河分店亏损990万元。北京日销售收入只有七八十万元,上海日销售收入为三四十万元;省内几个店每月亏损额为400万元,北京、上海、广州每月的亏损额达到2000万元。甚至在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正式开业的头一天,销售收入只有100多万元。
2001年,郑州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被转让给了河南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零售业风云一时的明星企业亚细亚就此陨落。
亚细亚的失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好点子只能使你一时得利,脚踏实地才能使你受益无穷。就像建房子一样,只有先把地基打好,建成的房子才能经得起风雨。一个企业也只有先练好“内功”,从最基本的准备做起,才能发展成百年老字号。
无数的事实已经说明,一流的企业不是策划出来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流企业。在这方面,韩国的三星公司“十年磨一剑”而成就辉煌的例子,极其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学习。
在美国《商业周刊》2004年的企业排名中,三星仅次于索尼,成为亚洲第二大品牌。而在此前的若干年中,三星曾一度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在洛杉矶的电子行业出口产品评价会议上,三星把自己的产品,与对手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星的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上都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只能甘拜下风。痛定思痛,三星提出了“学习”与“准备”的发展策略。
三星的电子业以索尼和松下为学习的对象;重工业则是以三菱为范;库存管理学习的是西屋电器、苹果计算机和联邦速递;顾客服务则学习施乐;物流学的是HS和玫琳凯……
与此同时,三星还逐步将生产基地,由国内转移到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而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陆续迁至欧美发达国家,以站在技术的最前沿。此外,三星还大规模启用了一批在海外经营中培养出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
更值得称道的是,三星不仅在产品成本、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步步为营,在融资方面也稳步推进。例如,在决定对中国投资前,三星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调查和周密论证,最终确信中国的通信、半导体、电子零部件、保险、证券等行业,在未来几年发展潜力巨大,能得到高额回报,这才对中国的这些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不仅赢得了高额回报,还迅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是靠着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三星才得以全方位地发展,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林。从三星公司的崛起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沿着大道前行,才能站稳脚跟,并得到全面、长远的发展。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车子,而是……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深度好文)

    真正的朋友:始于志趣,合于三观,敬于人品,久于岁月(深度好文)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3种人

    欲成大事,牢记九字真言(深度好文)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你千万不要说出口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越能放低自己的人,越动须相应(深度好文)

    是福是祸,就看你能不能守住这一点(深度好文)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