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院为什么不希望你上诉?

吴老丝 天下说法 2022-11-22 20:02 Posted on 北京
昨天的文章《不要再问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果然没有活过24小时,其实撑死了就四个小时吧。文中好像是提到了卡塔尔世界杯,我说了句:“中国转播世界杯太尴尬了。这些外国人如此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不戴口罩,不测体温,不核酸,不怕传染新冠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决定不看世界杯了。反正我家也没有电视。在搬入新房时,我在诺大的客厅只安置了两排书架,没有买电视机。我家孩子出生到现在几乎没有见过电视机,因为爸爸觉得看电视纯属浪费时间。虽然二十多年前,我也看世界杯。
中国队没有去卡塔尔,是因为泱泱大国,根本不屑去那个弹丸之地陪那帮蛮夷踢球,我们在紧张地从事着抗疫大事。环顾四周,也就我们这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不惜一切代价抗疫了。这不,昨天我所在的楼检出一个阳性,整栋楼封了。我得足不出户五天,正好休息。
为了避免文章再次被外星人劫持,我决定不写抗疫,不写世界杯,也不写让领导揪心的国是问题了。还是回到我擅长的老本行,诉讼。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发了一份《上诉风险提示书》,大意是劝当事人不要上诉。改判率5%,所以别浪费时间了。至于为什么改判率这么低,没有细说。比如请示汇报制度啊,绩效考核啊什么的,都是机密嘛。
文中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因为上下级法院法官共度一本法律书,所以对同一个案件的分析判断和处理,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和误差。这就奇怪了,难道律师跟法官读的不是同一本法律书吗?有些律师读书时成绩比后来从事法官的同学还好呢,为什么律师的意见就是不采纳呢?
二审本来是纠错程序,现在搞得像看上去很美的一个花瓶一样。名义上有上诉权,可是,在刑事诉讼中,二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件不开庭,直接书面审维持原判,涉黑案件干脆百分之百不开庭,变成了实质上的“一审终审”。民事诉讼中,诚如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所言,改判率只有5%,跟摸彩票中奖一样,大概率是维持原判,何必上诉呢?干脆取消二审得了。

昨天接到一个黑龙江当事人的电话,她父亲涉嫌犯罪羁押一年多了,虽然觉得冤,但认罪认罚后检察院出了量刑建议,也开完庭了,在判决之前,法院请示了上级法院,说原量刑建议太轻,要求加重,重新签认罪认罚协议。原公诉人说原量刑建议没问题,但现在市检要求其改,所以大概率要重新量刑。她问,如果不签,那不服判决上诉还有用吗?
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把二审终审变成了一审终审。你都请示汇报完了,上诉有什么用呢?申诉也没用了啊。我不禁想起我曾代理的湖南张某国职务犯罪案,二审阅卷时赫然发现某中院请示汇报材料以及高院的批复,而且是红头文件的方式,最终的判决就是下级法院遵循了批复内容。二审不是走个形式吗?花瓶还能插花,这简直是皇帝的新衣,装模作样,穿了个空气。

有读者说我总是吐槽发牢骚,没有建设性意见。其实我的意见都隐含在提出的问题里了。比如关于二审开庭的问题,很简单啊,提出无罪上诉意见的,或者对一审事实认定完全持异议的,就应该开庭,民事诉讼尚且知道二审开个庭,决定公民自由等更为重大权益的刑事诉讼不更应该开庭吗?完全不服一审判决的涉黑案件不更有理由开庭吗?不是要法制教育吗?全程网络直播,敢吗?让老百姓明明白白地知道黑社会怎么“坏”,不是更好么?

上学的时候,以为《皇帝的新衣》是童话,长大后才知道其实是魔幻现实主义剧本。有时候,真实世界比童话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世界发生的有些事情,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不说了,又通知我做核酸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