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学生教我更多 我的读者教我最多

刘韧写作班 刘韧 2021-12-02


编者按:下面三篇文章,来自CSDN写作班笔试答卷。读《我的记者朋友们》,我笑了好几次。宁凯伦整理我的访谈录音时,对元宇宙的理解比我深。萧少聪课后笔记所说的此读者新闻,提醒了我要多注意读者分析。


我的记者朋友们

读《等你来 面试刘韧》有感


作者:匿名


刘韧先生说记者已经被饿死了,我有几位记者朋友没有饿死,好死不如赖活着,平凡的活着。


某网站的王编辑每次见了我都会问,兄弟,你要不要来我们网站? 


后来我们熟了,我也问了他一句,王老师,你咋还不走呢?


王老师工作的财经网站新千年初就上市了,经历了PC时代的辉煌,现在有点人到中年的感觉了,面对竞争很佛系,多走两步就喘气,全公司上下达成一致全面开展维稳工作,稳定团队,稳定客户,稳住自己。


王老师待人诚恳,有求必应,为我们这个行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公关接班人。铁打的王老师,流水的女同学。王老师身边总有新面孔,每次见面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要么是刚毕业的女学生,要么是刚怀孕的女同事。这么多年,我经常感叹王老师见证了多少人从女孩变成女人,看着她们在公司实习、恋爱、结婚、生娃、跳槽……。不仅培养人才,还培养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扶上马,送一程。


我说王老师,女同事换的太勤领导有没有意见?王老师说,队伍不好带啊!


今年秋天,王老师终于把自己的领导也熬离职了。


我说王老师,没有领导了,你搞个大的么,搞点自媒体,写本书?王老师说,我也有这个打算,要么你来,咱们一起干,我们相视一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王老师说话不紧不慢,吃东西细嚼慢咽,像极了这家公司的节奏。王老师饿不死,王老师马上又要升官了。

   

某周刊的李老师是发奖小能手。周刊曾经也是中国互联网的风向标,现在却成了老板的后花园。李老师谈起自己的老板,总让人能想起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难道有钱人的生活都这么朴实无华,枯燥无趣?老板多年前已经财富自由,每天醉心收藏古玩,出入各种高端饭局,喝到尽兴的时候,遇见懂行的朋友,老板撩起腰带来一句,你看我这个东西好不好?如果对方从口袋掏出一件稀奇玩意,老板马上能从脖子上一一变出三大件,镇身之宝,并小声对对方说,你看我这里还有一件,我这里还有一件,我这里还有一件,老板是行走的博物馆。


老板的心早已不在周刊,李老师却一直坚守在周刊。李老师人到中年已经不惑了,见证了互联网行业的起起伏伏,好像亲自参与了这沸腾的二十五年一样,总能洞悉到各位大佬背后的诉求,从名利二字加以解读,让人听起来觉得,人生来啊来,去啊去就是一场梦。


谁都是浮云。可李老师不是浮云,李老师是发奖小能手。


每一季周刊都要评选各个领域的先进企业,名目五花八门,自己的奖项听自己的,奖项自己定义,类别自己定义。有没有预算都给奖,拿着周刊仅存的一点名气交朋友。每次约李老师都不容易,时间要先留给老板,老板局太多,李老师年年发福。


李老师饿不死,老板离不开李老师,李老师离不开周刊,我离不开奖杯。

    

还有张老师让我提供新闻稿,说版面多,人手少,自己忙不过来,看着这么大一家报社,整个版面就一个写字的人。赵老师说稿费太少让张老师给我带话。我常常恨自己,写不出好文章,又不懂人情世故,更重要的是穷,既没有才华,又没有钱花,不能为老师们排忧解难。 

   

我的记者朋友不饿,我却常常为我们焦虑。我们都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们都被生活捶打过,像迟钝的牛。我丝毫没有埋怨我朋友的意思,我们都是平凡人。人以群分,我的朋友圈足够真实,有的人高铁能选商务座,有的人绿皮车都找不到座位,同一个方向,不同的命运。

   

我只是尚存一丝不甘,热爱了这么多年的文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最后只能求着别人给自己的公司美言几句,看着别人家的报道狂赞。如果有一丝希望,自己是不是还愿意努力写出小晚的对话体,戴老板故事机,林军的沸腾十五年?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应该将表达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朋友们如果要躺平,我还想努力一下,也许我们欠缺的只是有效的实践和专业的指导。

  

希望刘韧先生教授的超级记者方法论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祝每一位朋友吃的好一点。



写新闻就是“写Bug”背后的故事

作者:萧少聪


我一直认为我在给公司写新闻,我确实就是这么给老板吹得,老板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听刘韧写作班的“第一课”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从彷徨到兴奋,比喻成坐了趟会过山车是有点夸张,但确实引起不少思考。


观点1:“新闻是,对不符合假设的错误的报道”。也就是说,新闻需要基于Bug。那么问题来了,我报班的其中一个赤裸裸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写作班的学习,给公司写出更好的新闻。但刘老师开讲就给我当头一棒,新闻不是那么一回事,原来我写的仅仅也是宣传而不是新闻。我的继续学习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想让公司的宣传如同新闻一样生动吸引读者,以挖掘Bug的角度去写是否可行?写公司的Bug恐怕老板也不会通过!


观点2:“新闻没有必要去攀附历史,历史只是成功学”。话音未落,第二棒继续来,我们天天在讨论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用过去不同企业的例子来试图提高公司知名度。如我们做数据库产品,经常借IBM DB2的余光、学习华为的文化、参考Snowflake的市值,给公司贴金。但这些历史实际上都无法抄袭,那我们是不是正在给自己写了一个无人关注的笑话?


观点3:“新闻也是相对的,需要想清楚目标读者是谁”。课上听到了我熟悉的数据库行业,刘老师认为“中国数据库已经很厉害了”是一个新闻。而实际上中国数据库还没有那么厉害,因为……(在此略去1万字)。这个观点中,我发现了信息差的重要性,每个人看到的Bug并不一样。就以刘老师提及的数据库为例,首次听到蒋涛说“中国数据库已经很厉害了”可能感觉是个新闻,但这个新闻同时也就变成“旧闻”了。也就是说,每个信息在读者心中有且只有一次变成新闻的机会。而转化为宣传的角度考虑,只要我们找到可以让读者记得住的“正向的Bug(‘中国数据库弱’是多年来大家公认的事实,‘已经很厉害了’就是一个相对于原有事实的正向的Bug)”,大家就会更长时间地记住这个故事,从品牌来讲就可能产生品牌记忆。这个需要后续加强思考。


观点4:“《史记》,人物=特写+特写+特写=故事,适当的杜撰可以凸显故事让它更真实”。确实,现实是更荒谬的故事,就以企业的发展为例,我经历的多少个企业,其最想发展的方向都失败了,而原有的边缘产品却功能成了主力。“特写”方面课上提到了“蒙太奇”,这是一个知识盲点,没get到,需要恶补。另外,为什么老师会提到《史记》,是鼓励我们可以杜撰故事?如何让这样的故事得到公司及读者的认同?会不会导致故事需要一个一个地编下去?需要深思。


观点5:“科技新闻就是科普”。主要指出很多人不愿意学科技、了解科技是因为,大家对科技不懂,同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因此索性不去了解,这是人性的恶。写作班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科技作家,可以将这些内容以新闻的角度进行科普,希望通过科技新闻让更多人了解最新的技术及其背后不为人知的“英雄”。同时指出“多看新闻比看历史书有有益”,这个观点我暂且只能同意一部分,因为我觉得历史书有不少失败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总结,从而避免踩坑的。


到此,课程结束,我很高兴我坚持到了最后,我指的是中场休息后的问答环节。第一大收获就是,提醒我在进行线上直播的活动时,多个麦克风的线上效果要预先调试好,CSDN本次绝对是在企业客户面前大翻车了,线上完全听不到提问者的问题。而这个环节中,可能是整节课我认为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鸡汤”:“每篇文章,都可能是最后一篇文章,不存在借口。优秀的人物传记:要投入思考,要听出弦外之音,3年内同一个人的其他传记超不过我”。做不做得到,暂且不论,可能是我脱离学习的环境太久了,已有的能力及知识视乎已经足以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做不到最好,好像也已经无所谓,这个状态确实不好。


发报名邮件时,我有提到“同时也期望找回作为技术内容创作者最原始的初心,进行自我的复盘沉淀。”整个第一课,我有怀疑过,有动摇过。但最终我还是很兴奋,我找到了工作以外的兴奋点,期待通过后续的学习,可以继续打开自己的视野。将自己公司的故事写好,也是科技写作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这应该不算“动机不良”。


元宇宙的那些事儿

整理:宁凯伦


前言

我是这么理解元宇宙的。

宗教(信仰)曾经是社会的主要公共力量。带着共同的目的,在共同的教义下聚集在一起,帮助人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来共度时光。随着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走向世俗化,我们在哪里寻找归属感?

人们在社会上越来越分散,却在互联网中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那么我们现在如何找到可以聚集的社区、团体呢?如何确定哪些人与我们的价值观相同?因此我们试图找到一种社区文化——元宇宙。

曾经启发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由威廉·莫格和詹姆斯·戴维森合著的《主权个人》中提到“这些预言也许很可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大众不确定该相信什么的时候,预言会焕发出一些病态的吸引力。”

在没有互联网以前,社区、团体都是以物理空间聚集,人们的分散是可见的。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人们不再受物理空间的束缚,任何人都可以在地球的某一端找到另一端的人。

互联网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人们的社交关系逐渐开始映射到在线互联网上,迁移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但我们发现这种这种社区关系仍然分散,因为社区都是相对独立的。比如说Facebook、微信和Telegram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独立,没有任何交集,这就有悖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虽然不认识你,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内,而在互联网上则是被各大社区平台给分隔开了。虽然人们都可以去互联网中冲浪,并不是相通的。

Kevin Kelly在《失控》(Out of Control)中所提到的“一个思想的工厂,壮丽的后工业化的蓝图就藏在从林中的蚁群里……将生物逻辑全面主图到机器之中,会带来让我们充满敬畏的结果。当人造的与天生的完全融合,我们的造物将拥有学习、适应、自愈,甚至进化的能力。”

所以我们渴望一个的不单单是一种社区文化。再升华一下,元宇宙更像是一个“有机系统的社区”,可以催生出新的文化、宗教、身份、规则……,不断进化。

以下是微博大V花总、刘韧老师和百度副总裁马杰关于“元宇宙”讨论的一些我认为比较亮点的观点和思考:


什么是元宇宙?


花总: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马杰:很难简单下定义,但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虚拟世界,可以在这个地方做一切想象力能够触达的事情。


刘韧:元宇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需求,同时现在的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实现这种需求。每个时代都有元宇宙,从戏曲小说到电影,再到游戏。人生只有一次,最大的遗憾是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因为不可以做比较。


但元宇宙可以让人们达成享受到另一种人生的愿望。


花总:简单的理解,现实世界是物理人生,元宇宙是数字化在线的人生。


元宇宙是不是网民第二次是数字的集合?


马杰:创作一个人生对我来说有吸引力,无论是任何人都有一个千秋大梦,数字数据累积到某一天,可能会在某一天在线上实现。目前线上还远远没有超越现实。


刘韧:每个技术时代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元宇宙。网络生活是个伪概念,网络生活应该融入现实生活,而不是割裂的。10年、20年后,回头看我们的生活都是元宇宙。


花总:现在每家公司各搞自己一套元宇宙,这会对以后产什么影响?


刘韧:这种障碍会被消除。


马杰:互联网最终会连起来的。


花总:我们现在就是在一个元宇宙中,一层嵌一层。


刘韧:元宇宙一定会抽象出一层、两层.....与底层无关,元宇宙是全人类的元宇宙,与公司和国家无关。


花总:当我们在讨论元宇宙的时候,如果没有统一标准,是不是变成了空中楼阁?


刘韧:这种想法肯定是被计划经济给束缚了。只要有充分的竞争,元宇宙就会进化、变好。


马杰:过去所有的底层到上层的成果,都可以用在未来的元宇宙。


刘韧:元宇宙在底层是一种文化。是人类一种重新的组织,需要身份的认同。元宇宙的经济、政治、文化是需要重新组织。


花总: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用一两句话表述你们所理解的元宇宙。

我认为元宇宙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刘韧:元宇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个新的向往。


马杰:元宇宙是时间、空间都可以改变的一个地方。


元宇宙圈子是什么样的状况?


花总:元宇宙圈现状是什么?


马杰:非常丰富。各种割韭菜的方法:币圈、NFT等等各种姿势不一样。也有踏实做事的企业。


我希望元宇宙泡沫会在短期破灭。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路线,泡泡早点破灭,早点走出低谷,以后会平稳增长。


刘韧:我认为泡沫越大越好,混乱是没法控制的。如果元宇宙本来就是真的,经历多少打击都不会怕,假的才怕。


花总:创造元宇宙的世界,需要一些基建工作,你们认为哪些比较重要?


刘韧:游戏离元宇宙更近,腾讯可能更快,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马杰:大公司都在做,也都比较低调。


花总:怎么接入这个宇宙?


马杰:未来的引擎分布式的。大规模交互,数据量非常庞大。基础硬件和软件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承接。


花总: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接近元宇宙的一个成果?


马杰:我认为百度7年能做出一个基础平台。


刘韧:当前互联网都是以占有用户时间是目的,赚钱是结果。每个时期都有这种占据用户时间的产品。所以Facebook、腾讯都会转到元宇宙。


马杰:对,用户的关注力和时间是关键因素。


刘韧:在其他相关的元宇宙行业,像台积电的代工就是资金密集型、供应链管理的产品,技术壁垒不高,因此英伟达前景比台积电好很多。


中国写代码的人非常多,生产力提高,中国开发人员以每年人数20%的速度增长。所以技术还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花总:中国处在巨大数字化生活的序章,在这个节点可能要重塑技术和认知。


花总:我理解的元宇宙是一个新的人生形态。推荐一本书《游戏策划与设计》,消遣的时候可以看一下。通过什么方式对元宇宙更加了解和思考?每个人再推荐一下?


刘韧:一个数HBO的《西部世界》,另一本书是《百年孤独》,能够对

元宇宙理解上有更深度。


马杰:两部电影:《头号玩家》,对可视化呈现元宇宙,《失控玩家》阐述人工智能的觉醒。两本书:《雪崩》,元宇宙这个词的来源,描述非常具象,《神经漫游者》偏虚幻,也构造了一个数字世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