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走进川大附小开展宣讲

以讲促学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于12月19日、12月21日下午走进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团队成员伍诗涵、“青马工程”第六届高校班学员谢熠作为典型学生代表主讲人,分别面向川大附小学生展开宣讲。



12月19日下午文学与新闻学院优秀学生代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团队核心成员伍诗涵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明——做新时代的青年文化传播者”为主题,运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采取案例式、互动式宣讲方式,从夯实传播中华文明的思想根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角度向在座师生分享了团队在汉字文化教育和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长感悟,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中华文化的种子。她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同学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浓厚的家国情怀深植于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宣讲过程中,主讲人和同学们进行了积极互动,大家反响热烈。六年级七班的鲜瑷优同学表示:“此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未来我将努力弘扬优秀文化,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六年级四班的颜著微同学表示:“宣讲的姐姐向我们生动讲解了汉字的有趣与神秘,我为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愿意向先贤们学习,正如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一样,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六年级二班的李昀轩、六年级八班的邵梓恒同学表示:“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12月21日下午,四川省“青马工程”第六届高校班学员、四川大学“五彩石”志愿团秘书长兼副团长谢熠以“人生的价值在于被需要——做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为主题,结合志愿服务经历,围绕昭觉校长马锦华的故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以及志愿服务精神内涵三方面展开宣讲,并以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为引,向同学们生动讲解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同学们要以‘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宣讲最后,谢熠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奉献中彰显个人价值,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新时代中国儿童。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志愿服务的向往与热情:“作为一名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以后会经常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表演节目,为他们带去欢乐和温暖。”“我们应该多参加一些环保活动,关爱身边的小花小草,保护自然环境。”


据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大学青年讲师团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研工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织,在青年师生中遴选了一批典型青年师生代表,始终紧扣在全党全团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任务,从个人事迹出发,以小切口切入,走进中小学、大小企业、城市社区及基层乡村等地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接下来,宣讲团将继续发挥青年讲师带头作用,以讲促学,春风化雨,将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年宣讲送到同学们身边,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领青少年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y / 

撰稿|李诗远 王焱楠 蒋章瀚

编辑 | 汪逸岚

责编 | 农蕙语 金晨雨



热文速递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共青团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

闪耀!他们,是感动川大年度人物!

特等奖+1!我校学子在2023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斩获佳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