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育琨:稻盛和夫,在纷乱时代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工作组 振东管理大讲堂 2024-04-20

2024年3月16日晚,应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邀请,伟事达中国私董会总裁教练、商业哲学家和财经作家、中国地头力学创始人、企业文化战略顾问、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四方实业集团副总裁王育琨做客振东管理大讲堂,做了题为《稻盛和夫:在纷乱时代打下一根坚实的桩》的报告。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院长宋瑞卿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山西省内多家企业嘉宾和山西财经大学师生共 400 余人聆听了报告。本次报告由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MBA 教育中心)联合主办。

报   告   内   容

稻盛和夫,是个“无中生有”的创造者,有着“击穿一技接通万有能量”的心境。他深知,一旦心境不清净了,不能再归零了,那些沉默未动的万有能量就不会被触发。惟有充满谦虚、敬畏和感恩,一切从零出发,才可以找到产品创新的方法,才可以找到生命成长和企业成长的路径,才可以让创造性的心流自然流现,不断“击穿一个点又一个点”,“一技通,万技通矣”,从而活出自性智慧之光。研究稻盛和夫26年,研究任正非23年,几度与中日经营之圣晤对、交流和碰撞,王育琨对稻盛和夫的故事做出了精彩解读。


 稻盛和夫:敬天爱人   


王育琨以稻盛和夫老师的故事为引,分享了稻盛和夫如何活出“敬天爱人”生命状态的秘诀:第一,要有“击穿一技接通万有”的力量,即便没有人脉,只靠自己也能拥有立身之本;第二,只要有持续的“学习力”,没有知识也不可怕;第三,要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无论什么苦难都能接纳,都能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松下幸之助对于稻盛和夫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松下幸之助有着像大海一样的本领,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能顺利化解,是一种“水的经营”。王育琨借用松下幸之助建立松下帝国的经营哲学,劝诫与会听众:培养真正的领袖,要做到的就是自修自得,寻找自己的天命。

讲座现场,从稻盛和夫年轻时求学的故事谈起,王育琨讲述了稻盛和夫一生中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在被亲哥哥骂醒之后,稻盛和夫和团队苦心研究合成镁橄榄石,利用实验室的平台和资源垂直攀登,在合成镁橄榄石研发成功之时,稻盛和夫认识到了“击穿一技“的力量,一窍通,万窍通,他把研发过程的心得都记了下来。这些奋斗过程中的手记,都成为了后来稻盛哲学的核心内容。

2009年3月,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在中国出版,王育琨为其书作序,使得稻盛和夫非常惊喜。稻盛和夫在2009年6月来到中国时,问及为何要这样为书作序,王育琨阐述了自己阅读了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的《Made in Japan》和针木康雄的《从挫折中积极奋起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两本书之后对于稻盛哲学的理解:

1.成功者的炼狱。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炼狱。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更加谦卑、敬畏、感恩和包容,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

2.“关键岗位的大头兵”最重要,他们是生产创造力的主体。对公司而言,在灾难面前最重要的不是高管和资本,也不是管理体系,而是关键岗位的大头兵。当企业家真正敬畏关键岗位上的大头兵时,巨大的潜能便被激发了。

3.带着爱去工作。对工作倾注爱很重要,如果你能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制造的产品,当问题发生时,你就不会不知所措,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答案永远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击穿一技通万有!现场蕴含着第一手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经常去现场,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而且可以获得意外的启示。

5.人走时,内在的灵魂比来时纯粹一点就好了。生活中的一切经历都是打磨我们心灵的“砂纸”,我们要把握机会,时刻鞭策自己,不断磨练心志,提高心性,才能净化灵魂,成为有价值的人。

对于苦难的深刻理解,治愈了稻盛和夫的一生。1996年,稻盛和夫到医院做例行检查时得知自己罹患胃癌。得到确定回答后,他坐上火车,走了三个多小时,跑到另外一个城市,给中小企业分享稻盛哲学,然后又坐上火车,晚上回到家,已经快10点了。他跟夫人每天都十点多睡觉,“得癌症”这个事情也没跟夫人说,就上床睡觉了。他的生活秩序一点点都没有被“得癌症”这件事打乱。王育琨感叹道,“他的人格已经成型,他的精神已经到足够强大,什么东西都不能打乱他,患癌症不能,死亡也不能!

2010年10月,稻盛哲学青岛报道会的现场,王育琨给出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的新解:他把“能力”,当作“头脑的智慧”,这是后天可以学到的知识和工具。他把“热情”,当作身体的智慧,因为热情可以调动人的潜意识,包含了人身体的所有能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假设头脑的智慧为1,那么身体的智慧就是1的3万倍。他把“思维方式”,理解为场域的智慧,这是人的思维意识这个内场域,与外场域的交互和连接。内场域的能量是无穷大的,外场域的能量也是无穷大的,内场域与外场域连接的结果,也是无穷大的。如果假设头脑的智慧为1,身体的智慧为3万倍,那么场域的智慧就是无穷大。所有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敬畏这个无穷性的能量,连接这个无穷性的能量。

那天在现场,王育琨还问了稻盛和夫一个问题,“稻盛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拯救日航的?在中国都传神了。”稻盛和夫说,“哪有那么神的,那么我就告诉你,我怎么拯救日航的。你知道什么是敬天爱人吗?一般人理解,敬天爱人就是敬畏天道、敬畏规律,以仁爱之心爱以人,浅了!敬天爱人最深层的含义,是你能敬畏一线员工巨大的无穷性的潜能。”稻盛和夫始终认为,拯救日航的,恰恰是敬畏无穷性


任正非:你根本不了解稻盛和夫!


2013年5月14日,王育琨遇到了他在稻盛哲学研究过程中的贵人——任正非。王育琨向在场听众讲述了他与任正非交流稻盛哲学的经历,任正非一语道破他的不足之处:如果把稻盛和夫认为只是一个制造精密陶瓷的人,你根本不了解稻盛和夫,不了解他的产品就谈他的哲学理念,你会害了中国一大批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产品中有一款氮化镓,华为购买了四分之一的市场,氮化镓可以引领未来二十年的新材料革命,如果没有好产品的支撑,稻盛哲学根本无法走出日本,来到中国。听了任正非的话后,王育琨感到惭愧。在与其交流中小企业该如何发展的过程中,任正非一句“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带给了王育琨巨大的冲击,这句话包含了对于顾客的敬畏之心,爱护之心,已经把做企业的概念口号转化为了一种生命的状态。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这是任正非在用最简单朴实的话,在说造物者精神,这是任正非在说华为的信仰,华为的信仰是“为人类创造价值”。“为人类创造价值“听上去高大上,但任正非他却要用一般人都能听明白的语言“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来说造物者的精神。这也就是稻盛和夫常说的“敬天爱人”。


造人造物需要地头力


造物造人需要地头力,造物造人需要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地头力。稻盛和夫、任正非这些巨人,只是一面镜子。“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撞醒我们自己。”王育琨用母亲的话来劝诫大家,其实就是想撞醒在场的每一个人,引导大家回归每一个人最真实的体验。

讲座的最后,通过播放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点点星光》,王育琨带领大家了解广州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培养出30多名跳绳世界冠军的励志故事。互动环节,他与在场的学生以及校外人士积极互动,畅谈这部电影所带来的启示,现场的听众从不同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少极具启发意义的观点。无论是什么样的艰苦、困难,都要把握好当下,要把此刻生命的全部都用在目标上,做成大美绝活。改变人生不需要神之光芒,点点星光,足矣。

精   彩   点   评

互动结束后,宋瑞卿教授就“稻盛和夫:在纷乱时代打下一根坚实的桩”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点评。

第一点,不论你出身是高还是低,只要你终身努力,你一定能够达到别人不能达到的顶点。

第二点,在任何一个当下,只要忘记从零出发,那你就麻烦了。成功是永远的负累,一个伟大的人,随时清零,随时排空一切。

第三点,不论多成功,千万别得瑟,你得瑟就挨揍,就挨敲。

第四点,收敛心神,你其实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的你,把姿态放低一点,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

第五点,行道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六点,请大家记住,不要试图去渡所有的人,你不是佛祖,纵然是佛祖,也是佛门广大,不渡无缘。

第七点,社会发展到今天,给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的自己创造了条件,去追求你心里想的那个成功,不要让世俗这些东西更多的约束你。

第八点,今天我们学稻盛哲学,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稻盛和夫之所以成为稻盛和夫,是因为爱自己,先把自己活成个人样,然后再成为稻盛和夫。其次要学会爱他人,真正的爱自己,是通过爱他人来实现的。当你什么时候首先爱自己,然后又能爱他人,最后终于有了上帝视角来爱人类的时候,你就实现由一个小我变成一个大我变成一个神我的过程,实现从动物到人再到神的转变。

  结       语   

本次报告是振东管理大讲堂的第80期讲座。秉持“探寻管理智慧,践行管理人生”、“服务学科、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振东管理研究院将继续邀请学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做客振东管理大讲堂,为提高山西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