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阮紀宏:香港是中國另一個城市?奇談怪論審時度勢登場 |中環一筆

阮紀宏 獨家 2024-05-1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香港久不久就討論一個偽命題,香港是否中國「另一個城市」,或者香港是否要做中國「另一個城市」。之所以是偽命題,因香港本來就是中國一個城市,「另一個城市」也是中國的一個城市,問什麼不是?更加「偽」的原因,是香港不可能跟內地其他城市一樣,內地也不可能造出一個跟香港一樣的城市。




每涉「一國」因素 就會炒冷飯

這個命題反覆被提出來,有一定的規律,就是每當遇到「一國」的因素出現,就會「炒冷飯」——回歸時出現過;第一次《基本法》第23條立法時提出過;《港區國安法》通過時討論過;現在又要為23條立法,再成為議題。所以,不是香港是否中國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香港是否要「一國」的問題。

香港是否中國另一個城市,始作俑者是陳方安生,先不說她提出這個論點的來龍去脈。港英政府時期,官員辦公室掛着的地圖,香港標註的是街道圖,頂部是深圳河,再北面就是一片空白,香港就像孤懸在一片空白大地上的一葉孤舟。另一個事實是,從香港坐火車到羅湖,上水到羅湖段的收費超比例大幅增加,實質是對去深圳的港人徵收附加費,不但要提高回內地的成本,在羅湖關口,負責給旅客證件蓋章的入境處官員旁邊,還坐着一個不停在翻看名單的政治部警察,核對有政治「嫌疑」過境旅客的身分。回歸前的香港,「絕對」不是中國的另一個城市。

香港不是中國另一個城市的「傳統」,港英官員過渡到特區政府之後,還要硬生生的保留下來,還不時在有苗頭冒起時就警告不能改變。鄧公所說的「50年不變」,甚至100年也不用變,這些官員與政客什麼都聽不進去,只堅守香港「不能」做中國一個城市「50年不變」。

帶頭宣揚香港「不能」成為中國一個城市的是陳方安生,她在不同時期對這個說法有不同的敘述(narrative)。剛開始的時候,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而不僅僅是中國的另一個城市,因為成為中國另一個城市,在面對跟內地城市競爭的時候,就會喪失競爭力或者特色。她這樣說的時候正準備退休,但仍然拿政府俸祿,不能公然說出大逆不道的話。

陳方安生退休後不甘寂寞,2013年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對同一個說法有完全不同的解說。她說:香港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不想香港變成中國另一個城市,一旦如此,我們就會在政治自由化(political liberalization)方面失去身分(no role to play),我們需要清楚自己的實力。

陳方安生在政治上愈走愈遠,現在被爆出黎智英曾下令《蘋果日報》編輯部,要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會見前來游說美國抵制中國的陳方安生,「做到最大」。陳方安生的「另一個城市」論,也愈來愈離譜。她在2019年6月黑暴興起時,對台灣《天下》雜誌說:香港人很不喜歡「大陸化」,我們不想變成中國另一個城市,我們不想大陸文化最差的一面蠶食香港。
香港本不可能跟內地城市一樣

陳方安生「中國另一城市」論的變化軌迹,不知道有多少香港人跟她同步;但這個說法的實質意思,是不希望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城市。香港本來就不可能與內地其他城市一模一樣,因為香港在選舉最高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的制度,內地任何其他城市都不一樣。香港使用普通法,跟內地其他城市和澳門都不一樣。在人民幣還沒有在國際上自由流通之前,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窗口,成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前海或者上海開展國際化業務範圍更大,也不可能實施普通法。

這些香港特色,人人皆知,也是在基本法中白紙黑字明確表示;香港繼續實施普通法不變的具體承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香港也說得很清楚。所以,香港不可能跟內地城市一樣。只要不是顛倒黑白的人,也不會指鹿為馬。

香港正在為23條立法諮詢,這是用普通法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條文,也是香港特色之一。沒有人可以否定香港必須有23條,這次也沒有很多人出來反對;但奇談怪論又再次登場,香港不能成為中國「另一個城市」,意思就是香港自行立法防止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就形同中國「另一個城市」一樣。
23條條文定義 必須跟一國

23條條文中很多定義,是否用中央政府的定義,也成為爭議。特區政府沒有做好解釋工作,可以改善;但定義必須是跟一國,與內地其他城市保持一致。比如生物安全信息屬於國家秘密,信息的秘密標準,當然是一國統一的定義。至於機密文件,別有用心的人在散佈謠言,說23條立法後人人動輒得咎。其實機密文件都在右上角表明密級——秘密、機密或絕密;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看,文件最後一項會明確列出傳達範圍,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是否屬於名單上的範圍,不會搞錯。

對23條條文的寫法有意見,現在正是提意見和建議的時候。但在這個時候再陰陽怪氣地說香港「不能成為中國另一個城市」,要麼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要麼就是別有用心公然反對23條立法,要麼就是心甘情願接受陳方安生之流的唆擺不要「一國」。




本文作者:阮紀宏


(作者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媒體撰寫時事評論。)



(圖片来源於網絡)

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雷鼎鳴:美斯事件的迷局 |中環一筆

陳祖光:崇德尚廉 |中環一筆

陳祖光:少數服從多數 |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