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有韩国人,突然小了一岁!

文琳资讯 2024-04-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球知识局 Author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488-韩国人突然小一岁


文字:明赫

校稿:辜汉膺 / 编辑:蛾


写在开头

地球知识局开辟了一个新阵地——知识星球!


在这里你将——


收到一些我们因种种原因没有写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选题;


经验丰富的地理老师一起交流地理学习诀窍、答题技巧;


在中学地理和历史课本之外,做进一步拓展知识储备;


和我们的创始人、团队、作者、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直接交流知识、心得与人生经验;


拥有高质量的讨论环境,想认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识局的知识星球,长按下方二维码,登录并点击“立即加99星钻”即可付费加入,这里支付的“99钻”就是99元。加入后下载知识星球app,进入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来扫描二维码,一起玩耍!

目前早鸟票价,订阅一年只需99元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2023年6月28日,韩国《年龄统一法》正式生效。从此之后,满岁(만 나이,也就是“周岁”)正式被韩国官方接纳,成为了日后韩国人统计年龄首选


韩国官方向媒体介绍这部法律的相关内容

(图:yna.co.kr)▼


这意味着韩国人一夜之间,就年轻了1-2岁——今年已经过了生日的,今天就年轻了1岁;今年还没过生日的,恭喜你,昨天20,今天18!


不过,有些韩国人却认为,年龄统计的变革会造成长幼次序的混乱,让韩国的传统文化就此丢失,社会秩序不复往日。韩国人为何要在年龄上特立独行,很值得展开讲讲。


一觉醒来,不少韩国人变“年轻”了

(图:shutterstock)▼

 



韩国人为什么这么在乎年龄?


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一部分,朝鲜半岛吸纳了中国的年岁和虚岁计算法。孩子出生时,由于已经在母亲肚子里呆了10个月,所以被记为1岁。每当春节到来之时,所有人都“添了新岁”,由此得出的数字被称为“年岁”。而在生日当天增长的岁数则是虚岁


朝鲜半岛也吸纳了儒家“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思想,在年龄的代称上也追随了中国的脚步


韩国某座孔庙里,作儒生打扮的人

(图:shutterstock)▼


虽然此时朝鲜半岛已经有了长幼有序的观念,比如年轻人必须要走在年长者的后面,晚辈需要对长辈使用敬语等等。但人们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将年龄大小与权威相挂钩


在18世纪中后期,朝鲜京城(今首尔)形成了名为“白塔派”的文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朴趾源认为,文化交流应当打破年龄界限,用务实的态度来推动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朴趾源,朝鲜王朝后期著名文学家

他曾作为朝鲜官方使节,出使过清朝


在这一流派里,年龄最大的洪大容和最小的李书九相差了23岁,但他们却能互相称兄道弟,在觥筹交错中提升了自身的境界,成为了一段佳话。


意气相投,年龄不是问题▼


甲午战争之后,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藩属关系基本告终,日本加大了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度。1896年,李氏朝鲜效仿日本,在官方文件中改用公历纪年法


不过在1902年,日本统一使用周岁纪录年龄之后,朝鲜半岛却没有跟进。然而,朝鲜半岛的居民对于长幼地位的看法被日本人逐步扭转了。


1902年,朝鲜街景


1886年3月,日本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颁布了《学校令》和《帝国大学令》,开始在日本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他将学生按照年龄分为不同的年级,并规定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指挥低年级学生。如此“上行下效”,就能发展出一套高效的军队体系,推进殖民拓张的脚步。


二战期间,接受军事训练的日本小学生

(图:wikipedia)▼


1910年日本正式占领朝鲜半岛之后,殖民者开始推广日本的教育方式此时朝鲜半岛的学生不仅要学日语,唱日本国歌《君之代》,入学时还要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摆布。从此,不同年龄的朝鲜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隔阂


日本在1945年战败之后,本来日本和朝鲜半岛都应该走上“去军国化”的道路。然而,出身伪军的朴正熙在1962年就任总统之后,极力保留日本殖民时期的制度,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朴正熙其人(图:壹图网)▼


1968年《国民教育宪章》颁布之后,韩国的学校恢复了日本殖民时期的做法,将高年级学生和学生干部的权威合法化。就这样,“长尊幼卑”彻底取代了“长幼有序”,成为了韩国社会的常态。


不过韩国人在年龄统计方面,却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方案1962年,韩国国会颁布《民法》,规定19岁为成年年龄不过,由于当时韩国民间虚岁和年岁并存,所以这一规定有不小的漏洞


没过多久,时任韩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宋耀灿就建议,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统一使用年岁,并希望民间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统一使用年岁。不过这一建议并没有进入立法程序,不具备约束力


上世纪60年代,韩国街头


从1970年开始,为了将民族传统与国际标准相统一,韩国的年岁改为公历的1月1日增加一岁


1997年3月,韩国颁布的《青少年保护法》正式规定,成年以年岁19岁为标准兵役、烟酒销售的年龄限制都依照该法施行。不过韩国的《民法典》直到2013年才将成年年龄由20岁下修至19岁,而这一法律规定的岁数却是周岁


韩国军人在拉练活动中展示武艺

(图:壹图网)▼


韩国人在一次次的立法当中,看似保护了自己的年龄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韩国人的3种年龄还是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么多种年龄,用起来真不方便


在现代韩国社会中,“年岁”和“虚岁”并用的现状,在就医、就业等问题上让韩国民众头疼不已


首先,韩国新生儿在出生时,就被标记为1岁。按照年岁的计算方法,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到了次年1月1日就变成了2岁,直接比新年当天出生的孩子大了一岁


生下来没多久就2岁了……

(图:blog.naver.com)▼


有些家长为了自己孩子年龄上不吃亏,就会在12月末将本该在1月份出产的孩子进行剖腹产。这是因为韩国《初-中等教育法》规定,在本年度年满6岁的孩子可以登记入学,并于3月1日开始小学生活。如果孩子生在1月份,就晚上一年学输在起跑线


为了教育,也是拼了(图:shutterstock)▼


而在就业方面,一些求职者在毕业之后,会觉得自己的年龄不占优,就因此前往法院申请更改出生日期。他们会声称自己的出生证明上的日期是农历11月或12月,而实际的出生日期则是来年的公历1月份。


在修改成功之后,他们就会在年岁上年轻一岁。怀着这种鬼胎的申请者,大多想在传媒或服务行业获得心仪的职位。


当下,韩国社会内卷严重,就业压力大

应聘者能力相当时,年轻一些的更占优

(图:shutterstock)▼


虽然上面的情况相对极端了一些,不过在韩国人的生活当中,的确需要把周岁、年岁和虚岁都得记住。在参加传统活动时(比如成人礼)要使用虚岁,在法律层面上要使用年岁或周岁,而在就医及海外旅行时,又必须要用周岁……


在新冠疫情期间,韩国加入了世卫组织的疫苗分配计划。然而,由于韩国户籍统计年龄按照年岁来划定年龄段,而医学界则完全使用周岁,使得韩国无法及时向世卫组织报告成年公民的具体数量,差点让国民失去了与其他国家同步接种疫苗的机会。


2021年,韩国庆尚北道的一处疫苗接种点

(图:shutterstock)▼


长期居住在海外的韩国人,也受到了年龄的困扰。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饮酒年龄为21岁以上,在当地生活的韩国留学生在虚岁或年岁上达到了21岁,就去购买酒精制品,结果因此而被罚款


2003年,一位虚岁16岁的在美韩侨想要在新泽西州申请驾照。由于当时美国还没有走出911事件的阴影,所以与纽约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州对外国侨民的资料审核较为严格。


审查这位侨民资料的官员发现,他填写的年龄与实际周岁不符。最终,这位侨民受到了顶格处罚,被驱逐出境


随着韩国娱乐业的发展,防弹少年团、少女时代等组合收获了世界各地的粉丝。TA们要想了解自己的“爱豆”到底多大,排行老几,就需要了解“韩式年龄”(Korean age),然后才能得到TA们想要的答案。


实在算不明白的话,可以用计算器

(图:omnicalculator.com)▼


2022年3月,韩国国民力量党的尹锡悦当选为韩国总统。他出身于法律界,曾因卷宗当中年龄标准不统一而大为苦恼。所以他在竞选时承诺,会在短时间内让韩国人和全世界人民一样,使用周岁来表示自己到底几岁了。


韩国朝野两派很快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2022年12月8日,《年龄统一法》在韩国国会表决通过,标志着年岁和虚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当日,韩国国会表决该法案

 



年龄标准化,并非一蹴而就


虽然韩国已经将“周岁”正式化,然而历史遗留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韩国《青少年保护法》没有跟随《年龄统一法》的施行而做出修订,仍以19年岁作为成年的基点。也就是说,所有2004年出生的人都有资格在2023年购买烟酒就学服役也沿用旧规进行。


19岁还不能买烟,明年再来(图:fnnews)▼


在朝鲜语当中,还存在着敬语和平语的问题。在同一辈分的情况下,如果是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需要使用敬语;同岁或小于自己的则使用平语。这在“年岁”的背景下没什么问题,而在采用周岁之后,比自己大几个月的人在过了生日之后,就要使用敬语来交流


韩国人这套观念,根深蒂固

比如和上司吃饭,下属必须毕恭毕敬▼


正是由于上个世纪韩国人形成了“长尊幼卑”的观念,所以“长”与“幼”的重新划定,被视作韩国社会能否正常运转的一大因素。




韩国的民俗专家也指出,以前使用虚岁时,人的年龄被记录为一岁,是对母亲十月怀胎的付出给予尊重。采用周岁之后,年龄就变成从零起步,那么胎儿的生命权就不会被尊重,这就给不负责的母亲随意堕胎带来了理由。


如此看来,韩国人要想打破年龄方面的文化桎梏,尚需时日。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만 나이’ 통일에… “술 구입, 생일 따져야 하나” “환갑잔치는 언제?” https://www.donga.com/news/Society/article/all/20230628/119971077/1

‘만 나이 통일법’ 적용 첫 날…술·담배 살 때는? https://www.kwnews.co.kr/page/view/2023062718003465464\

https://namu.wiki/w/%EC%84%B8%EB%8A%94%EB%82%98%EC%9D%B4

https://namu.wiki/w/%EB%B0%B1%ED%83%91%ED%8C%8C%20%EC%8B%9C%EB%A6%AC%EC%A6%88

https://namu.wiki/w/%EC%B4%88%C2%B7%EC%A4%91%EB%93%B1%EA%B5%90%EC%9C%A1%EB%B2%95

https://blog.naver.com/panzer90/223140986516

한국인이 나이 따지게 된 이유 (feat. 충격적 역사) | SBS 스페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ZlIf3dxGU

생활법률2013년 7월 1일부터 민법 개정 조문 시행 https://kdy820.tistory.com/759

개량 백신 접종 ‘18세 이상’ 확대…코로나19 통계 발표 중단 http://www.docdocdoc.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028565

한국 나이문화 너무 빡빡하지 않나요? : 네이버 카페 https://cafe.naver.com/mbticafe/819084?art=ZXh0ZXJuYWwtc2VydmljZS1uYXZlci1zZWFyY2gtY2FmZS1wcg

만 나이’ 적용에 “코로나로 잃어버린 2년 돌려받는 느낌”...‘꼬인 족보’도 풀까 https://www.seoul.co.kr/news/newsView.php?id=20220413500076

[박영실 칼럼] 나이가 어떻게 되세요?…만나이 VS 세는 나이 VS 연나이 https://www.hankyung.com/thepen/lifeist/article/202204213310Q

9·11로 변한 美…일부 한인 나라망신 https://www.khan.co.kr/world/america/article/200309021852471

“하루만에 달라진 나이… 느낌이 새롭네요” http://www.jnilbo.com/70848020738

국방부 "병역의무 이행 연령기준 '만 나이' 적용 안 해" https://www.yna.co.kr/view/AKR20230628064600504?input=1195m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余奔雷,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海和苏州,开始了彻底连通的双城生活。

就在16号,苏州地铁11号线(原S1号线)开启万人试乘活动。

于是,我起了个大早去实地乘坐了一下,成为了幸运的万分之一。

现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人真的很多。

上午十点左右,不少昆山本地人已经聚在入口迫不及待了。

也有很多说着上海话的人来试乘,好奇苏州最快的地铁到底怎么样。

两个方向的乘客,都可以在花桥站的换乘通道,直接无缝转线。

也就是说,今后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从苏州市区,直达上海市中心。

沪、苏这两座GDP排名前六的超大城市,终于补上了地铁网的最后一块拼图。

不过,这两条地铁的重大意义,和我们以往认知的双城地铁很不一样。

因为跨越不同省份的行政区划,市中心和市中心的地铁直达,这还是国内第一次。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两条“双11”地铁牵手背后的故事。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长达十年的故事

最早还要从2013年,上海11号线在昆山花桥段设的3站地铁说起。

这三站,也是今天苏州与上海两条“双11”跨省地铁,正式连通的基础。

花桥段开通后,上海11号线成为了世界上最长贯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

当然,花桥的身价也一夜倍增,晋升环沪之王。

那么,当初上海的地铁11号线,为什么会选择延长3站到苏州的昆山呢?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一开始,上海的一号线也只规划到锦江乐园,并不是今天的莘庄。

1994年,闵行区政府为了争取地铁向南延伸3站,出钱出力,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43%。

最终,莘庄也凭借这三站地铁,走在了所有郊区板块的最前列。

而在花桥,上海11号线延伸段的情况,要比莘庄更复杂得多。

因为是上海第一次把地铁通到城市以外的地方,跨越了省级行政区划,难度直接翻倍,最终,三站地铁成功落地了。

这背后,离不开苏州政府的决心和努力。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定位。

比如早在2005年8月,江苏省委就提出要在花桥设立开发区,承接上海的外溢资源。随后几年又打造了花桥国际商务城,定位为上海的卫星商务城,并在城市规划中,为接轨上海提前预留了空间。

就这样一边发展,一边等待。

几年后,2009年的大年初四,苏州终于等来了一个契机:中央领导一行到花桥国际商务城视察。

花桥政府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主动汇报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花桥的构想。

中央大力支持,直接签署了意见批文。随后在上海的配合下,2011年6月,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工。

这还不算完,地铁修建前后,苏州也下足了功夫,甚至开工前,昆山和花桥就已经启动准备工作了。

比如沿线的企业民房动迁、绿化迁移等,一些户外广告设施,该拆的也都尽快拆除、整顿。

图源:中国轨道交通网

昆山还专门成立了轨道运营公司,负责延伸段的运营和物业管理。

经过两年多建设,2013年10月,上海11号线花桥段正式开通运营。

从构想到开工、再到正式运行,前后只用了4年左右,且每一步都不掉链子,有序推进。

这也可以看出,苏州一直明确自己的发展需求,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不仅三站地铁,这些年,苏州也一直依靠地缘优势,在上海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下,逐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迎来了一个阶段的高速发展。

这就是苏州这座城市最牛的地方。

到今天,“双11”地铁线正式牵手,苏州与上海的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环沪这么多城市,为什么上海选择了苏州

这也是我最好奇的一点。

于是我查了下各项数据,发现这座城市放在整个长三角,都确实有足够的资本。

首先,就是经济实力。

2022年上海GDP稳居全国第一,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这两个加起来,合计接近7万亿,堪称最强组合,也是长三角中经济体量排名前两位的城市。

所以,苏州在长三角的江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高。

而这背后,又离不开沪苏两地资源互通的加持。

比如,大量的通勤人群。同济大学《2022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上海跨城通勤者最主要的居住地就是苏州,占了通勤总规模的9成左右。其中,7成居住在苏州下辖的昆山。

我又查了下昆山发布的数据,发现2019年,延伸段三个站点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6.2万,比起2013年,涨幅达134%。

这么多人固定穿梭在两地之间,带来的需求一定是全方位的。

所以,不仅仅是苏州人坐地铁去迪士尼,上海人去阳澄湖吃大闸蟹,还有更深层次的互通,比如跨省就医的门诊费、定点药店买药,可以直接刷医保卡,还有针对企业和市民的“跨省通办”窗口,提供证照代发等120项通办服务。

而除了这些,苏州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和上海的产业趋同。

这些年,作为上海的资源外溢城市,苏州在产业配套上,一直与上海协同发展。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会把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苏州就近设厂。

比如2019年,艾默生投资1.15亿元在园区打造研发中心,服务整个亚太、中东地区的客户,还有霍尼韦尔、新加坡的凯德集团等等。

这些顶尖企业的入驻,共同搭建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生态,也让城市的工业水平迅速飙升。

到2021年,苏州官网显示,其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

去年,又增长到4.36万亿,依然排在前列。

我查了下苏州的优势产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和上海是重叠的,比如钢铁制造、集成

电路、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高竞争力产业。这意味着,承接上海外溢的基础上,苏州也在不断积极创新,走产业升级之路。

未来两地之间‍

的产业

‍发展,也

会越

来越同步。

最后,相比其他城市,苏州也有着天然的

区位交通

优势。

除了这次通过双11地铁与上海牵手,最近,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钱曙杰,还在《苏州新闻》中表示:‍“苏州将通过3号线西延与无锡3号线地铁衔接,通过10号线张家港的金港站预留与江阴的对接空间。”

而这些年,不管是高铁、城际,还是今天的地铁,

苏州都一直在延伸自己的触角,试图站在上海旁边,连接更多的周边城

市。

可以预见的是,目前的苏州,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硬核的长三角

枢纽级城市。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会在轨交上直接和苏州

牵手了。

昆山这次站上了C位

10年前,上海11号线花桥段的开通,就为昆山这座县级市,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价值增长。

10年后,苏州11号线开通,更让昆山真正站在了沪苏之间的C位。

从2005年起,昆山一直是中国百强县榜首,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

甚至和浦东新区、朝阳区这些城市大区,同列区县十强榜单。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如今,凭借两条11号线位于两个超大城市之间,地缘优势双倍加强,

未来各方面的利好都不可限量。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形成一个以昆山为中心的

大交通融合圈。

相信这一点也是很多人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变化。

上个月我从上海市区去昆山看盘,出花桥站之后,除了打车只能选择公交。

当时乘坐的是155路公交,抵达昆山中环线东部地带,用了1个小时10分钟左右。

地铁开通后,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

不过,市内利好只是最基础的。

从路线来看,苏州11号线所经过的区域,几乎都是昆山市域的主通道。

而双11地铁的打通,直接让长三角同城化不再抽象,真正让每一个人都体会得到。

而昆山,占尽了天时地利。

所以,苏州—昆山—上海,未来这三地之间的通勤、商务和旅游人群,出行也会更省时间。

比如从前住在昆山的人,大多都选择通勤上海,现在还可以住在昆山,到苏州上班。

而且,通勤时间都不会太久。

从昆山花桥站出发,到上海徐家汇大约70分钟,往苏州市区方向,到唯亭站仅约53分钟。

其次,昆山市区内,

整个沿线区域

都将迎来新的关注和变化。

苏州11号线覆盖了昆山五

大主要经济板块。

根据中国江苏网数据,串联了昆山70%的人口和75%的GDP,所以未来以地铁为轴线,越来越多长三角的产业资源和创新人才都会被吸引而来,形成新的商业、产业带。

如此强大的支撑力,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彼时的中国最强县,又会是什么光景。

拿昆山面积最小的乡镇陆家镇来说,苏州11号线共在这里经过三站。

而早在轨交建设初期,陆家镇就开始规划沿线的TOD城市更新项目了。

还有核心综合体和全慢行体验区,要为昆山打造全新的宜居名片,

这其实也是整个苏州的大方向。

而昆山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也意味着,以后花桥将不再是一枝独秀,围绕着花桥博览中心、集善、花溪公园等站点附近,一些住宅、公寓也会成为市场的焦点。

甚至整个昆山东部地区,都可能迎来更多关注。

昆山东部城区实拍

如此看来,这座县级市未来的能量,不可限量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余奔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重磅!央行定调四个重大变化

  2. 中央政治局重磅会议!央行大消息、半导体又遭黑手…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点评)

  3. 本轮人民币贬值,谁先倒下?

  4. 张一鸣的放贷生意,静悄悄!

  5. 那个愤怒的法国老头

  6. 法国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文琳行业研究 

服务于财经领域,提供最新,最有深度的各行业报告,财经知识。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业务包含:IPO、新三板上市、商业计划书、市场行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融资等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6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家庭健康篇

  2. 2023年618健康消费及营销趋势洞察报告

  3. 2023银发经济下的社交媒体营销

  4. 2023银发人群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家用电器篇

  5. 科技深睡白皮书(2023)

  6. 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

  7. 2023中国居家养老空间消费趋势洞察

  8.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6月文章汇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一场以心换心(深度)

  2.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

  3. 35张一眼会看错的照片,你看错几张?太有意思了!

  4. 纪录片|《留法岁月》为建党百年献礼,追寻百年前的伟大足迹

  5. 2023年最新10部国际电影——1《本日公休》2023

  6. 音乐欣赏:最经典口哨组曲

  7. 厨师们只做不吃的菜,你却经常下馆子点!

  8. 今日英语:英语语法大全,用这16首歌诀记高效又有趣!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胖东来再登热搜第一!董事长宣布退休后,首度披露创业历程

  2. 半天售罄,500元一桶方便面引发疯抢!网友直呼看不懂

  3. 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按劳务报酬还是工资薪金?税局明确回复了!

  4. 单位里的小道消息,哪些场合最好观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