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粉了!在上大,有这样的“星”!

自强不息的 上海大学 2024-05-05

在上大校园里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

或来自平凡 但志存高远

或身处逆境 但向阳生长

他们

在与岁月的交锋中

用热爱拥抱生活

用坚毅逐梦前行

用理想点燃奋斗的炬火

书写出奋进的人生篇章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自强不息 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

他们就是

上海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自强之星”!


让我们一起

在他们的故事里

感受青春奋斗的姿态

领略自强拼搏的风采






“自强之星”风采展示

Style Display




1

邱泳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胸怀壮志勇逐梦,自强担当永不息


不惧来路,自强不息。他出生于广西的一个贫困家庭,却从未向命运屈服。研究生期间,他勤奋刻苦,敢于创新,分别在ICPP国际会议、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在校期间获得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年度人物(提名)、上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实践梦想家”、上海大学“优秀学生”、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上海大学“百优团员”等多项荣誉。携笔从戎,矢志报国。他曾毅然选择参军入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从军报国的梦想。在部队期间,他发扬拼搏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并在边境执行军事任务,履行使命,保家卫国,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荣获旅级嘉奖,荣获“矢志报国”奖学金。作为一名退伍志愿兵,他始终发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服务精神,个人事迹受到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2

魏振

法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弘扬法治之光,法律援助一直在路上


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志愿奉献。从安徽矿区里一路走来,父母患病,收入微薄,他丝毫没有放弃对未来的追求。研究生期间,他发挥专业特长,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担任负责人,为上大师生和宝山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曾获上海大学“优秀党员先锋”、上海大学“优秀学生”、“上金所”综合贡献一等奖学金等多项奖励。践行青春使命、创新公益实践。他心怀法律人精神,作为“TIE反家暴多元联动公益平台”学院公益品牌项目创始负责人之一,与伙伴们一起积极探索“高校+法援团+妇联+社区+慈善组织”的创新多元联动模式。项目获得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大学生公益创业先锋奖”、上海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等奖项。在担任上海大学“青马工程”班长期间,他组织理论宣讲、红色研学等近20次校级培训活动,被评为“青马工程”优秀学员。


3

苗雨玮

新闻传播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向上成长,向下扎根


向上成长。她的成长之旅始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乡村小学,一路发芽生花,最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至上海大学。在校期间,她担任学生记者,在校级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她也将兴趣与专业融为一体,先后在县政府宣传部、公关公司、媒体公司等地实习,发表的媒体作品累计700多篇,总浏览量200w+。向善奉献。她为智力障碍儿童空巢老人带去温暖服务,还参与艾滋病预防和戒赌公益宣传,上海的公园广场和大街小巷,时常能见到她热情服务、传递温暖的身影。向下扎根。在乡政府实习期间,她协助完成下水道改造和道路硬化工作;连续两轮参加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访谈67户家庭,用扎实的调研记录受访家庭情况。向阳生长。她创作年轻态党建红色文化作品。从上大新传到人才学院,她努力做朋辈引领的红色新青年,聚焦瞿秋白与《卖报歌》的故事,用所学专业赋能党建工作。


4

孙依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自强不息,做永不放弃的追光者

她是自强不息的追梦者。成长于山野,出身于贫苦,从专科起点走到上海大学研究生的舞台,入学后,她一头扎进科研海洋,自主发明应用于小型拖曳系统的横向漂移稳定器,加快海洋开发探索发展。她是凝聚青年力量的践行者。作为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她始终不忘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她结合时代热点与新兴科技,积极组织团日活动,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上海大学“百优团员”等荣誉。她是矢志奉献的服务者。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她矢志投身志愿服务,入校以来,她的身影出现在校园迎新现场,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上海海洋馆、上海各区中小学等需要她的地方。她更不忘从军初心,积极参与学校军训带训工作,获评“上海大学2023年本科生军训优秀教官”。


5

陈建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不甘平凡,向阳而生

不畏艰险,逆风飞翔。他来自贵州贫困县农村家庭,父母离异和意外事故为他的家庭笼罩了一层阴影,但是他却从未向困难低头,研究生期间,他学业成绩优异,专业综合排名第二;他科研成绩亮眼,在CALPHAD国际会议上发表会议论文一篇,并受邀参会并作报告,相关成果转化为6项软件著作权,同时担任宝钢合金设计项目主要负责人;曾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一等奖、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产业赛道上海市铜奖等奖项。学以致用,自给自足。在兼顾学业与科研的同时,他从未忘记拼搏初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展现青年学生的时代担当。他进入理想汽车上海研发总部实习,设计轻量化和高性能兼备的合金,保证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6

杨文艺

生命科学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越挫越勇,永不言弃

探索未知,科研创新。她出生于四川省一个贫困农村,教育资源和家庭条件虽然有限,但她专注学业、潜心钻研,聚焦于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领域,通过构建高灵敏和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帕金森等重要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方案。目前她已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筑牢信仰,擦亮底色。她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在引领党员思想、凝聚党员力量、服务党支部发展等方面着力,成功获得第二十轮基层党的建设“好项目”立项,获评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和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凝心聚力,投身实践。她扎实理论、积极实践,获评上海大学第十三期“青马工程”优秀学员。在校内,她作为青年讲师团成员积极开展生命健康主题理论宣讲。在校外,她参与顾村公园樱花节、无偿献血、学院朋辈导师课业辅导等多项志愿服务,获评2023年度上海大学“百优团员”。


7

陈瑶瑶

社会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自强不息蕴品格,知行合一思来路

谦虚谨慎,扎实稳进。她来自山东省商河县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收入微薄。进入上大后,经过系统全面的专业学习,她的专业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均位于专业第一。研究生阶段,她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第八届研究生论坛征文大赛硕士研究生组二等奖等5项学术奖励,独立在社工中国网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篇,并主持上海市阳光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2023年项目1项(全市共5项)。饱含情怀,传递温暖。她勇担社会责任、激荡人文情怀,在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进行了为期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不仅使专业素养取得了提升和进步,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未来的专业选择。作为一名社工人,她渴望以点点微光照亮万千梦想,创立个人公众号,用文字分享成长经验,用对话传递心灵力量。


8

张怡宁

经济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前路风雨不惧,心中星火依然

初心向党,自强不息。她出生于河南农村,微薄的家庭收入,让她早早学会了兼顾学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在逐梦研途的奋斗之路上,她曾获4次省级奖项、3项“互联网+”校级奖项、6项荣誉称号,并参与3次省级项目。感恩前行,奉献社会。从班级到研究生会,她认真细心做好相应的学生工作,致力服务学校师生;担任各类文体赛事志愿者,她穿梭于台前幕后,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从社区暖心服务到创造“丘比特”儿童积极心理团辅课程,她也积极帮助农村儿童更好地融入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勇闯职场,尽心尽力。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她将专业知识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热情投身实习工作。她曾在上海学生事务中心举办的“职通陆家嘴——首届全球高校人才金融业求职大赛”中获得第4名,也曾作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校园大使,悉心为同学答疑就业问题。


9

郑凤茹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她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的一个偏远山村,虽家庭经济拮据,她却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心里埋下一颗“坚定求学”的种子。一路扎根,生芽开花,摇曳生姿,从山村小学飞向上海大学。艰苦奋斗,笃行好学。她矢志前进,专业成绩稳居前三,获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在科研领域,她同样表现出色,累计发表12篇SCI论文,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CS Nano、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研究生期间,她也从繁忙的科研生活中“挤”出时间,参与各项社区服务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心感恩、奉献社会。


10

赵逍遥

悉尼工商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根脉深埋,自强不息

学在上大,勇于实践。她来自河南省兰考县——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父母微薄的收入承担着整个家庭的重任,但她从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本科期间荣获9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发表了2篇SCI论文,成功推免至上海大学读研。读研期间,她投身于各种项目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曾获“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志愿公益,青春闪光。她投身一线参与各项志愿服务,为校园各项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迎新志愿者,她扛起新生们沉重的行李,微笑引导、热情接待。她还参与了英语年会、无偿献血等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150余小时。


韶华不止,奋斗不息

在青春的道路上

他们将继续书写精彩华章

用热血铸就梦想

用行动诠释“自强不息”的精神

展现上大学子磅礴的青春力量!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封面:张雪纯

编辑:张雪纯、张雨婷

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新突破!一等奖🥇

“磁场”强大,她在上大这样“乘风”!

“大家好,我是越南诗诗!”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