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社会

两个老太太的晚年让人深思:一样的年纪,结局却差别很大!

新老人 2023-12-17 05:00 Posted on 湖南


01

66岁的何奶奶有一个独子,儿子一家住在城里。前几年何奶奶的老伴去世了,儿子儿媳想接她去城里住,互相有个照应。


可何奶奶觉得自己身体还很好,用不着儿子家照顾她,所以坚持住在小镇上。何奶奶每天6点起床,她说年纪大了觉少了,多睡也睡不着的。



她起床后,先去楼下广场上跟一些老头老太打太极拳,打完太极拳,再回家做早餐和吃早餐。

她养了很多花,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来打理这些花。花开了,她会拍照发给儿媳。儿媳跟她一样,也喜欢花花草草,所以经常会回来欣赏婆婆养的花。

儿媳看中哪一盆,就会搬到城里去,城里不好的花再搬回乡下来让婆婆养,婆婆总是特别高兴。


何奶奶每天会去一趟菜市场,菜市场在小区门口,她都是步行去的。下午她会去老年活动室,跟着大家一起聊聊天、唱唱戏曲。

晚上她会去广场上跳广场舞,然后回家洗澡上床,再看一会儿电视或者手机,日子过得很充实。


男人女人都要养腰。尤其60岁以后,一定要多做这个养腰的动作!护腰、强腰、防腰伤,在家就能做!快进视频,和国家中医康复治疗师、中医保健师学居家愈养方法!




02

何奶奶对门的邻居张奶奶,跟何奶奶同岁,也有一个儿子,儿子家也住在城里。


张奶奶和何奶奶不同的是,张奶奶还有老伴,按理说张奶奶的晚年生活,应该过得更好了,可张奶奶却天天不开心。


前几年张奶奶的儿子刚结婚,小夫妻俩想过两人世界,可张奶奶非要和老伴住到儿子家去。


她的理由是养儿防老,要靠着儿子生活的,就要住在儿子家。



03


结果张奶奶和儿媳合不来,婆媳老吵架,最后张奶奶被气回来了。既然气回来了,那就不要去管儿子家的事了,可张奶奶不甘心,还是三天两头会给儿子家打电话。


孙子出生后,儿子儿媳让她去帮忙带孩子,她又不去,就因为前面儿媳跟她发生了矛盾。既然张奶奶不去带孩子,儿媳就让自己母亲带孩子了。


张奶奶又觉得心理不平衡了,便跟儿子儿媳吵。后来儿子一家来看望父母,张奶奶总是挑儿媳毛病,现在儿媳一般都不来了。


张奶奶一直纠缠在这些事情中,她觉得晚年生活过得很糟心。



张奶奶每次看见何奶奶和儿媳亲亲热热的,她就特别羡慕,说何奶奶有福气,娶到这么好的儿媳。可何奶奶觉得,张奶奶的儿媳也挺好的,是张奶奶自己太作了。


何奶奶见张奶奶不开心,就约她一块儿去广场锻炼,或者去买菜。但每次何奶奶和张奶奶在一起时,张奶奶总是三句不离儿子儿媳的事。


何奶奶一再劝她,别管儿子家的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张奶奶根本听不见进去,她的注意力就全在儿子家,所以她每个星期都会去儿子家,还是各种折腾。


上次,老伴想带她去旅游一次,让她散散心,可她非要带上儿子一家,最后那次旅游弄得不欢而散了。


现在老伴也不高兴管张奶奶了,老伴自己每天钓钓鱼,在老年活动室里喝喝茶,打打麻将。只有张奶奶自己想不开,把晚年生活过得一直很不如意。


老年人最忌贪,张奶奶之所以老去管儿子家的事,其实是贪恋着当家作主的权利。


她不甘心从儿子的生活中退出来,还想指手画脚去掌控儿子的生活,结果就弄得家庭不和睦,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变得不顺心了。


04

其实到晚年了,人就要学会看开和想开,就像何奶奶说的那样,儿孙自有儿孙福。


如果子女需要父母帮忙时,父母就尽力帮忙;如果子女不需要父母帮助的话,那父母还是不要去掺和为好。


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那是要依靠子女的,跟子女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自己能够生活自理时,就没必要非得跟子女住在一起,老人要在心理上独立,不要太依赖子女了。


重要提示
,,,,,,,,,,,,,,,,,,,,,
各位粉丝朋友!
微信又改版啦!
想要每天及时看到新老人文章?
快给“新老人”设个星标吧!
,,,,,,,,,,,,,,,,,,,,,,,,,
①点击下方名片↓

②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③点击“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刘晓庆回老家,摘了假发后,一身打扮出人意料,这才是真实的样子!
一旦老人出现这4个征兆,一定要多多留意,家人要趁早做好准备
老伴去世后,另一半真的会难过吗?听听三位老人的真实想法…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