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天赋,也是一种天赋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时隔两年多,这个月我又教起了英语语音——读《小屁孩日记》练语音、学口语。

之前我做过 5 年多的晨读课,练习过市面上的所有经典教材。

如今相比提升语音面貌,我更看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问题、觉察和认识自己。

Atomic Habits 的理念总结:Forget about setting goals. Focus on your system instead.

前几天录播客,瑜伽老师 Georgia 说她学瑜伽时也常怀疑自己没天赋,身体僵硬,别人很快可以完成的动作,她要练习更久才行。

她的老师和她说,僵硬是最好的老师。

在僵硬中感受自己的身体,然后一次次站在瑜伽垫上,一次次练习,最终会去到自己想去的那个地方。

结果都已经不再重要,一切都是路上的感受和修行。

放在英语学习上,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 20 多岁开始认真学英语,深知自己没什么语言天赋。唯一能做的就是勤能补拙,心思单纯,一次先做好一件事情。

阅读不认识单词,就去背单词,硬着头皮去看英文书。一来二去,习惯了,也能开始独立阅读。

写作总感觉词不达意,那就先去模仿别人的句式,遇到不确定的用法就多去查一查。

听不懂,那就每天听磨耳朵,做听写练习,分析自己听不懂的原因

发音不准,几百遍几百遍的练习,遇到一个小问题就批量解决,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自己的「解决问题清单」。

这样做到现在,我学会了学习,也更能接受自己。慢慢我有了「想学什么就去把它做成课」「学会了就把学习经验写成书」的自信和创造力。

我的没天赋,也是一种天赋,它让我学会脚踏实地、笨鸟先飞,锻炼了我的品性。

这个月教语音,我开始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每一次开口说话都是在舞蹈、演奏,是在用身体和大脑创造一个个小宇宙。

从这个角度看,由 shame 驱动的学习动力就变成了「体验型驱动」,整个人打开,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自然会愿意多学一点、多练几次。

战略上,花一些功夫,看到问题的本质。大方向对当下和未来都有帮助,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帮助;具体做法上,如果没有聪明的巧方法,那就用最笨的方法,利用自己「学得慢」「没天赋」的天赋。

如果什么都是一学就会,那得多无趣啊。如果什么都学得那么快,快乐也会来去匆匆呀。语音训练中有快有慢才有节奏,工作和生活也是如此。

最终可能会感受到:自律给我自由,不自律也给我自由。自由是没有我「一定要做什么」,但也愿意体验一切,从一切中学习。

昨晚和社群的一位雅思老师,录了期播客,聊了聊我们的学习经历,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猜你还想读:

· 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 我能做到的,你有什么不能呢?

· 写了快10年公众号,为啥这么能坚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