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月1700块,工资低但是大饼多呀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社群这个星期读 The Good Enough Job

作者说对工作过于看重,这是一种 obsessive passion。当工作成为自我实现的手段,我们会在你卷我卷的路上停不下来。我们一生中的 1/3 都在工作,我们该如何平衡「我」和「我的工作」呢?

全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要像投资那样,要让 identity 和 meaning 多样化,而不是全由工作提供。

我们和工作的关系,和与孩子的关系一样,good enough 就好。各有稻粱谋,工作是我们人生一部分,我们要在工作之余还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更多。

作者说这本书不是行动手册,是 myths 大赏。看点是和他一起从他人的故事中审视那些吹捧工作至上的企业文化,以此为镜,审视自己和工作的关系。

这本书很好读。我读得很慢,阅读时有一些想法,也记在这里。

1. 

The Good Enough Job 开篇讲了那个小故事:商人与渔夫。


我想到这几年在清迈,学会了玩儿,学会了不把工作那么当回事。

我很幸运作者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挣钱还能帮到别人。但这也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钱只能解决钱能解决的问题,工作也只能提供工作的意义。‍‍‍‍‍‍


2.

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基础是看到不同的自己,不被某一个身份死死拿捏。

工作是我们的一部分,兴趣爱好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有了这些不同的我,我们的 resilience 和 cognitive flexibility 就会增强,也会更有原则,更能主动设定边界。

3.

我们的惯性是出现了问题,就急着去找答案,相信至少有一个参考答案在那里,这是我们无比熟悉的学习模式。

试一试另一种做法。这个问题是问题吗?停顿一下,可能会发现它并不是。比如焦虑迷茫羡慕嫉妒恨啊,它是人性是情绪是结果,但不是问题。问题是是我们觉得它有问题,我们觉得自己不正常。

The Good Enough Job 中说,我们要警惕别让某一件事定义了我们是谁。

我们需要多元身份,建立 self-complexity,然后这些身份会互相支持。如果我们太在乎某一个身份,那一个个小小的事与愿违和挫折就会把我们全盘否定。原则和边界来自明确的 self-worth。

4.

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一个意义。当我们找不到这个意义时,会把这个意义和生存手段挂钩。比如我们会说别想那么多了,人生无非就是工作挣钱,更好的工作更多的钱。我们习惯了压抑欲望、爱好奉献,为那个意义倾其所有。

如果把人生的意义寄托于某一件事情上,这种瘾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安全感,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变小,我们也必须不断加大剂量保持那份愉悦。

把孩子当作一切,孩子长大了远走高飞,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把工作当作一切,退休后也还是个操心的命。这些依赖无法最终带给我们慰藉和平和,我们不能对他们有过多指望。


那如何创造意义?工作是一种手段。文学、哲学、艺术、运动、宗教、关系......都是一种手段。

它们在不同时期给我们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柱。体会工作带来的意义,也体会工作带来的空虚,练习平常心,然后主动引入更多的体验和意义。

5.

「你不是你的工作」,意味着我们不只是一个工种、一个头衔,把工作的这些标签放下,我们是谁?

我们有没有一些不以工作和工资评价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不主动为自己建立一套价值系统,我们就会随波逐流玩他们设定的游戏。

Assuming one value system as gospel is to balance on a narrow platform, vulnerable to a strong gust of wind.

6.

2013 年,大学刚毕业,我去美国读研,Lydia 在本地找了份工作。

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解说员。里面许多年轻靓丽的应届毕业生,看起来是个光鲜的单位,是有意义的工作。早八晚五,加班加点,没有五险一金和各种福利,工资是 1700 元。领导天天画大饼,说你们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形象。

Lydia 那时要辞职。领导单独找她谈话,说她有前途,会培养她让她去美国参加文化交流,这样她就有机会去看我了。

Lydia 听完,更坚定了要离职。

想到这段经历,是读到作者关于 dream jobs 的思考。‍‍‍‍‍‍‍‍‍‍‍

Follow your passion,meaningful work 是近 50 年的产物。以前我们上班挣钱养家糊口,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经济下滑,公司开始给员工「画大饼」,用这种方式增加 job satisfaction。员工自己也会安慰自己,喝下那碗 Kool-Aid:钱挣得虽然不多,但有意义啊,看起来体面,公司是我的大家庭,工作是我的价值所在。

要警惕,我们爱工作,工作不见得爱我们。

工作为我们提供一些意义和价值,但工作的根本是什么?还不是用一些时间和经历换一些报酬,用这份报酬活下去,增强自己选择的能力和范围。

7.

读这本书时,想到万能青年旅馆的那句歌词——「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别让学校和工作毁了我们的学习,别让某个事某个东西定义我们。

拥有是结果,结果也只能是拥有。创造是体验,体验创造意义


猜你还想读:

· 读书是方式,成长是意义

· 别让学校和工作毁了你的学习

· 把学习游戏化,把生活故事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