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动能转换,这些影视产业一线公司如何探寻新机会? | 静安文旅企业沙龙现场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3-10-23

25届上海电影节期间,由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泛文娱内容产业研究机构东西文娱承办的静安文旅企业沙龙暨“光影π”第五期活动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

在影视文旅行业加速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活动汇聚影视文旅公司、投资机构、数字文娱等产业上下游公司,在上海影视产业的核心区之一静安,围绕“影视‘新’动能”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胡恩同,上海市静安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芳艺出席了企业沙龙。

会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胡恩同针对文旅、行业趋势及投融资产业政策进行分享,随后爱奇艺影视节目规划中心主任张若聃、恒星引力副总裁王雯、凡酷文化创始人/总裁林凯分别针对IP商业化、国潮IP打造及网络视频平台分账赛道进行探讨,在最后的项目交流环节,秀珈视觉创始人/总经理张泽宁、剧享影业董事长郭长顺、奕齐影业导演大葱分别进行项目路演与交流。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高品质、体验感、融合化以及年轻态趋势明显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胡恩同在主题分享中提到了未来文旅行业的趋势判断。他表示,目前文旅市场处于强劲复苏阶段,文旅行业当前呈现出高品质、体验感、融合化以及年轻态等趋势。

根据文旅部统计,此次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人次达2.74个亿,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20%。

基于这样的市场环境,胡恩同对今后文旅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如下四个判断: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胡恩同

第一是高品质化,消费者追求文化内涵的高度需求逐渐成为文旅业的主要趋势。例如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42万人次的客流量打破了国内单个收费展览的记录。

第二是体验感,胡恩同认为,如今诸如虚拟现实VR等强体验感和高互动性的产品正不断触达市场各个角落,尤其是广大年轻人市场。因此消费者对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第三个是融合化,亦即跨界破圈融合。胡恩同提到,尽管这一趋势似乎是某种“老调重谈”,但这一趋势与市场现实有着极高的重合度。非遗、动漫、影视、游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关联度很大。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的表达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是年轻态,胡恩同指出,97年到1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天生就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据统计,这一年龄层级的消费者虽然人口占比不到20%,但他们的消费率已达40%。对于文旅行业而言,今后能否抓住“Z世代”消费者将决定企业能否在业内取得长足发展。

基于上述趋势判断,胡恩同对上海文创资金、旅游专项资金、鼓励出口支持等相关政策做了介绍。

上海市静安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芳艺在致辞中表示,静安将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聚焦“两电一新”(电影、电竞加数字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为影视文旅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产业资源和更精准的企业服务,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

据介绍,2014年6月,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静安最重要的影视产业载体“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项目全面启动,逐步建设为产学研融合的世界级影视基地。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静安进一步更新出台了升级版产业政策暨“两电一新静九条”,聚焦影视、电竞、文旅新消费,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跨界联动,以大IP的开发来带动、整合相关产业,打造文旅新消费新生态。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芳艺

IP商业化、国潮IP、互联网影视分账……各方探索为影视行业注入新动能

在本次会议的产业趋势洞察环节,与会嘉宾分别从IP商业化、国潮IP打造、互联网影视分账赛道的做了主题分享。

爱奇艺影视节目规划中心主任张若聃围绕IP商业化、“一鱼多吃”商业模式、文旅联动等关键词作出了分享。爱奇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IP全产业链的打造以及IP商业化探索,作为播出平台兼IP方,爱奇艺业务涵盖以IP为核心从线上到线下的全产业链开发。

张若聃指出,于欧美和日本而言,基于衍生品开发的IP增值业务已经是影视产业的主要收入;反观中国,就院线的角度而言,平均只有15%的收入来自IP衍生和转换,由此可见,中国影视行业衍生开发空间很大。

爱奇艺影视节目规划中心主任张若聃

张若聃表示,目前以爱奇艺小说、漫画为代表的IP产业链上游,通过打造奇巴布乐园产业链下游衔接,基于平台型企业的性质,凭借爱奇艺内部九大IP货币化手段以及“IP+”概念,爱奇艺将持续发力影视内容和IP的联动赋能,打造“一鱼多吃”的全产业链IP商业闭环。

“我们在现阶段尽可能去把一个IP有一个链条式的开发逻辑,让它能够体现更多的价值,以及和文旅能更好地去做一些结合。”张若聃表示。

恒星引力副总裁王雯围绕IP运营和出海作出了分享。恒星引力从2018年6月至今,5年间始终以IP运营为核心,致力于增长IP生命周期同时进行全方位开发。

恒星引力副总裁王雯

据介绍,恒星引力围绕IP运营主要有影视、文学&IP、漫画&动漫和音乐四个板块。其中文学IP基于签约小说作者及编剧导演进行开发;动漫方面以《苍兰诀》为代表,持续挖掘开发更多项目;此外恒星引力的“音乐工厂”厂牌,专门打造影视作品OST,并且与知名歌手合作,推出多首单曲。

王雯表示,恒星引力会坚持在自身赛道上发挥优势,然后在品牌融合、IP开发运营、文化出海等方面会做更多探索。未来希望打造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文化集团,除了影视文化、IP版权等方面,更多在元宇宙以及线下娱乐等方面去做一些探索。

凡酷文化创始人/总裁林凯则针对互联网影视和分账赛道作出分享。成立于2014年的凡酷文化,目前已经累计宣发、出品影视剧数百部,旗下有百看不厌、影酷传媒、坤荇传媒、三知文化等制作团队以及MCN公司酷仟传媒。

林凯认为,区别于电视剧属于2B的商业生态模型,院线电影属于2C,互联网视频网站分账赛道则属于BC混合模式。

凡酷文化创始人/总裁林凯

林凯尤其提到了近年来崛起的微短剧内容赛道。他指出,抖音快手之所以做微短剧,就是要在发挥自身视频时长短的基础上提升内容品质,而长视频平台则更倾向于基于观众观看效果进行分账,进而实现其版权价值。因此,分账赛道下的IP运营要基于不同平台特点去进行。

对于未来,林凯认为洗牌、精品化、去同质化将会成为影视IP分账赛道的关键词。


虚拟拍摄多领域应用
动画电影衍生开发和中国元素引关注

在项目交流环节,秀珈视觉创始人张泽宁、剧享影业董事长郭长顺、动画电影导演大葱分别带来相关产品和作品介绍。上美影制片人周悦、小咖资本影视项目组投资总监蔡蓉、博采传媒制片人黄河受邀对上述项目进行了点评。


秀珈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张泽宁在灯光、舞美制作领域拥有近30年的经验,于2020年在国内最先推出XR虚拟拍摄技术,并开设了国内首家XR虚拟演播厅,多次为央视、咪咕、湖南卫视等公司完成虚拟制作项目。

张泽宁介绍称,秀珈视觉的前身是一个设备公司,专门做演出设备租赁,2020年后成立了研发部,目前致力于用科技智能带来更好的行业新赛道。

秀珈科技目前掌握1100平Studio-XR虚拟拍摄影棚以及Studio-VP虚拟拍摄影棚,曾应用于虚拟直播、晚会录制、品牌发布等多个领域。应用案例包括2021天猫双十一直播、陈伟伦虚拟演唱会品牌《联觉者》、2023央视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等。

秀珈视觉创始人/总经理张泽宁

剧享影业董事长郭长顺现场介绍了正在动画电影《钢铁之心》。郭长顺此前曾参与多部电影项目剧本创作,曾投资《假如一切可以重来》、《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等院线电影。

在郭长顺看来,动画制作团队以《大圣归来》、《哪吒》制作团队为主。该项目在题材上具备首创性,其中既包含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体育竞技、机器人格斗,同时有巨大的游戏、玩具周边开发潜力。

他表示,该项目在包括游戏公司、玩具公司的衍生品领域已经开始做一些铺设,希望做到电影上映前的衍生品开发前置。

剧享影业董事长郭长顺

最后,导演大葱分享了他正在创作的动画电影项目《记忆修复》。

回国投入动画电影创作的大葱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辛尼加学院动画系,曾在包括Intelligent Creatures 等多家全球顶尖的动画特效公司任职,2020年开始以导演及编剧身份,创作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原创动画电影。

大葱介绍称,高质量、成人向细分领域动画电影在近十年来受到欢迎,《记忆修复》将在声音剧本、美术风格、剧情等方面延续这一特点,并聚焦于国潮、东方风格。目前这一剧本已获得上海电影专项资金的资助奖励,当时是唯一一部入围的动画电影。

《记忆修复》导演大葱

大葱导演认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话阶段,这一阶段的IP电影项目多数都是基于神话的,第二个阶段进入到一些过去和现在的联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神话的“改编”。“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基本上第三个阶段要来的就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一个架空或者历史的传统当中,用我们现代人更加touch的思维去解决一些在别的世界里解决不掉的问题。”

在创作中,大葱导演强调中西方的技术差距以及思维模差异,认为要让技术差距缩短到一个观众接受,风险不暴涨的平衡点,同时兼顾两者思维。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