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当劳保住我最后的体面。

排版002 大忘路 2023-11-16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北京的外卖性价比越来越低了。
上周末跟男友打算叫个外卖犒劳一下辛苦工作一周的自己。一开始还是兴致勃勃点菜,吃个粤菜吧,《狂飙》中的肠粉好久没吃了,偶尔还是要找找南方人的感觉啊,妈呀39块钱一份,还是鸡蛋肠,算了,问题是就点两份肠粉也吃不饱啊。
吃个川菜好了,两个人点两荤一素不过分吧,那就小炒肉辣子鸡和干煸四季豆吧,等等,怎么这就要200多了,这合理吗,现在物价已经那么高了吗,有点消费不动啊。
实在不行吃烧烤吧,最近突然冒出来很多淄博烧烤,大有取代望京小腰之意,咱也当一回潮人吧,可才按了几次添加键点了几种肉串就已经显示超过100块了,如果想吃得心满意足,至少要250吧,什么样的家庭才敢放开点啊。
心里斗争了很久,实在是按不下去支付按钮。
除了贵,现在配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我着实无法接受在苦等了四五十分钟后吃到一份凉嗖嗖味道差强人意但价格超过100块的外卖。
就在我心灰意冷、差点因为自己30几岁了还没有实现外卖自由而落泪的时候,眼前出现一个熟悉的logo。

此刻我深信,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能让我吃饱吃开心且只要61.8,且15分钟就能送到的麦当劳更让我感到有安全感的了。
说起来,好像我的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被麦当劳拯救的经历。
第一次是N年前我去市里读高中的时候。从县里来的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市里的同学比县里有钱好多啊!原来在县里,和同学在外面吃饭都是路边小摊,五块钱干一大碗面。市里的同学喜欢去咖啡馆,穿真维斯和佐丹奴,带给我的震惊不亚于若干年后我来北京,发现同事平时去宝格丽酒店喝下午茶、去户外团建时穿始祖鸟。
有玩得还不错的同学,生日请我去高档餐厅吃饭,人均150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很奢侈。吃完之后,我落下了一块心病:我生日要请她吃什么,才能还这个人情。
好在那时候麦当劳出了新品,花了不到100块,我就美滋滋地和同学度过了16岁生日。那时我意识到,比起高档餐厅,这里的氛围轻松、快乐多了。
如今想来,是麦当劳拯救了我幼小的自尊心,让我和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不至于太明显。

再后来,是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同学骗去香港的传销。我识破同学的诡计后连夜逃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满大街找酒店。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我实在舍不得付500块住只有几平米的酒店,只能深夜在元朗那一带游荡。我清晰地记得,我捡了一个啤酒瓶拿在手上,以防遇到港剧里会出现的变态。20岁出头的我,未免承受得太多。

当我坐在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柠檬黄的椅子上,被暖黄的灯光包围,忍不住委屈大哭。周围坐满了人,有一群学生嘻嘻哈哈打牌,有疲惫的中年人趴在桌子上,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在敲打电脑,但没有人多看我一眼,这让我感到很放心。
后来才明白,深夜坐在麦当劳的人,除了学生是贪玩,其他人都是在寻找平静。
再后来就是来北京刚工作不久,有一次和男朋友吵架,气得离家出走。我当然想像电影里的女主一样,飞去城市的另一边找闺蜜唱K,住海景房的酒店一醉方休臭骂男人。然而事实是,月薪4000的我连北京的酒店都住不起。但没关系,我有我能去的地方,也是最能发生普鲁斯特效应的地方。
那里有我熟悉的薯条味、嘈杂的生活气、遥远的青春。
再再后来,就是我在一家4A广告公司上班。我发现同事的午餐都是80多一份的减脂餐,怎么各个都奔小康。我又再一次拿出麦当劳大法,掩盖我们消费水平的差距。汉堡也很减脂啊,我也很控制热量,只吃一片面包啦!高蛋白很健康啊,我也是懂营养学的啦!
麦当劳再次保住了本打工人最后的体面,就是连着炫了好几个月的汉堡,有点吃吐了。
哦,还有一次是去首尔玩,那时候《来自星星的你》爆火,我特意去了都敏俊和千颂伊约会的首尔塔。我记得回来的路上很多咖啡馆,但我怕不会点餐闹笑话,而且也怕进店以后哪怕价格很离谱自己又不好意思不买含泪当大冤种,最后去了麦当劳喝了麦咖啡。
有一种在异国他乡沉甸甸的安全感。
现在不是有一种说法是“人不是活一辈子,是活几个瞬间”么,按我说啊,这个瞬间也是可以分门别类的,其中一类,就是被麦当劳拯救的瞬间。
我现在深夜路过麦当劳,都恍惚能看见一个怕被同学看不起的、一个被同学欺骗后无助的、一个有点恋爱脑的、一个敏感自卑的我坐在里面。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偶尔喝着manner吃着wagas穿着lululemon逛着山姆超市,就会误以为自己也过上了那种“钱仿佛是大风刮来的”那种生活。
而麦当劳总会提醒我,我只是那个看到汉堡和炸鸡就会两眼发光的打工小狗。



文|排版002
BGM|<Best Day Of My Life>- Tom Odell 


 “麦辣鸡腿堡一定是救过我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