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与苍生作证明—蛋蛋养成记

自在心中心 毕其功于一疫 2020-02-20

本文帽子很高,说与苍生作证明,其实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下的家庭琐事,普通之人又哪有什么大事。


儿子7岁,乳名蛋蛋。最先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爸爸,不是妈妈,是“蛋蛋”。幼时多以鸡蛋饲养,吃蛋蛋喽,吃着吃着,也就会说了。于是就以蛋蛋冠为乳名,他到现在都不肯接受。这个年纪真好啊,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纯真的让人陶醉。





初为人父,很仓促,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当父亲的能力,如果没达到,到底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曾经试着临时突击学点育儿知识,买的书到现在也没有完整读过一遍。上学的时候,名家有名篇“吾家有女初长成”,每家都有每家的故事。作为新手上路的家长,忐忑之余,也有阶段性的表达的欲望,一方面是自我总结,另一方面当然是对小男子汉的期许。


我记得纪伯伦有一首诗,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应该往这方面努力。索性就先从这首诗开始我的唠叨吧。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第一点,关于教育。孩子,由于我读过上面的诗,我会尽可能在咱俩的沟通中学会谦卑,调皮捣蛋除外。我自己的求学之路跌跌撞撞,不能以成功或是失败评判,总而言之体验不算好。令人沮丧的是,你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有可能会更差。除了很多作业,还会划定很多很多条起跑线,比钢琴,比跳舞,比跆拳道,比口才,比绘画,比书法,甚至什么都要PK你放心,我不会拔苗助长,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一定要大声告诉我。


你将来会学习加减乘除,眼下应用最多的还是加法,甚至乘法。现代人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多了好,钱要多多的赚,权要多多的争,女人要多多的...你还是个孩子,现在谈这个还为时尚早。教育方面也是如此,过多的补习课会将你们堆砌一个满身脂肪的表演机器。减法除法也应该是必修课,屋子里不需要的东西要定期清理,内心的烦恼要大胆扔掉,生活才会井井有条。你看,一个成年人拥有的东西比你的玩具要多的多,但他们敢说比你更快乐吗?


我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文,之乎者也的大声唱诵,有些内容可能会很多年后才会一层层的参破体悟。读圣贤书,学习故事中那些优秀的人物品格,有机会就实践。这样做将来不一定会多有钱,但可以让你与众不同。如果你一定要偏科,政治之类的可以学的差点。传统文化一定要学好,现代人妄言糟粕与精华,其实很多都没搞明白。等你认字多一点了,一定要看看了凡四训。


第二点,关乎目标。目标跟教育是分不开的,也是在你的学习生涯中逐渐确定的。将来你要干点什么呢?总要抽时间思考一下吧。我上学的时候,很多学子心中最崇高的职业是科学家。现代人的目标日行渐远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这些人也是当年的学子。不是说赚钱不好,目标总要远大一点,赚钱糊口是捎带着干的一个事情。你看人家张横渠写过一首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你看这个多有意思。不是我自己唱高调,做人总要有自己的诗和远方。你体会体会呢?也不要有压力,我接受你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将来干什么都不要紧,只有对周围有贡献就好。帮助别人,拥有这个快乐的源泉,即便你长大了,也会像现在一样快乐。你慢慢会发现,无数先哲在不断强调。可是,即便是普通人,也要向往大道。守着一亩三分地,也能气定神闲定乾坤。或许下边说的,才是真正的目标。


第三点,关于学佛。不知道你将来有没有这个缘分,如果没有,确实强求不来,怎么跟你说好也没用。我小的时候,听大悲咒很欢喜。长大后,近30岁才开始学佛。一位出身为太子的圣人,30来岁已经成佛。现在学习的便是他留下的教法,为往圣继绝学。由于我的影响,你接触佛法的时间比我早好多。对于《百年虚云》、《佛陀传》,你表现除了强烈的兴趣,经常某一个片段反复看。不过,答应我,不要在幼儿园的午休时间,学我的样子打坐,你妈妈为此狠狠的数落了我。你可能觉着好玩,但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小孩子应该乖乖的听老师的话,科学知识都学不好,将来怎么学佛呢。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定科学是绝对的,是以迷信的态度学习科学,不可取。你不是那种胡吃海喝的孩子,对于肉也没有很深的执念。有一天,你问我,什么时候会住校吃学校的食堂。我说,大概初中高中的样子。为什么这么问呢你说那个时候就可以自己选择吃素了。为什么要吃素呢?动物太可怜了。有悲心就是学道的根基。不过,至于吃不吃素,也是你自己说了算。


第四点,珍惜福报。作家长的要为孩子培植福报,太上感应篇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七分福报,只享五分,一分留给子孙,一分回向苍生。现代人的物质愈发充盈,要节约粮食、节约用纸,感恩现有的一切。培植福报的方法有很多,记得多看几遍了凡四训,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好东西。做了好事,不要想着留名,不要贪图回报,阳德跟阴德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天,你告诉我,学佛是无上的福报,那咱们再细聊。


第五点,忍辱。忍辱是佛法六度之一,其他五个分别是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按下不表。忍辱波罗蜜,不是让你硬憋着。凡事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不要光看别人的不是,那样只会徒增烦恼。六祖言: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要真修行到不见世间过,过失只有我一个人。与一切人结善缘,化恶缘。如果真正通晓三世因果,一生都会在欢喜之中。别人欺负我,打骂我,作消业障想。坊间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鲜有人做到。如果做不到,再试试另外五个。


第六点,娶了媳妇不要忘了娘。文末了,哈哈一笑,也是正事。百事孝为先,分享三个民谣:


其一


亲恩须报欲何寻,养子方懂父母心。

想到爱儿真切处,应忆昔日受恩深。


其二


父母之恩万万千,儿能奉养已衰年。

劝君早尽床前孝,知报亲恩方为贤。


其三


小麻雀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

把娘扔到后山上,把媳妇抱到热炕上,

烙油饼搅酸汤,媳妇媳妇你先尝,

我到后山看咱娘,咱娘变成一棵桑,

结了一树黑桑椹,等着咱俩去品尝。


@蛋蛋,以上三首背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