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北大教授为何被刷屏

张十味 澎湃新闻评论 2024-04-17
   

       照顾失能老人终究是个复杂的课题,对家庭来说更是个巨大的挑战。




文  |  张十味


“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近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在朋友圈被刷屏。文章记录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照护失能父母的故事: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过去三年多,照护父母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原本的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遭到切割、压缩,并轨到“换尿布、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单、做饭的自动化程序里”。


这篇文章细节丰富,哪怕只是文字,人们都能身临其境地体会照顾老人的艰辛。文章之所以被刷屏,相信也是戳中了很多家庭、很多人的隐忧:如果是我,该怎么办?


在文章里,胡泳教授直言自己还是幸运的,处境更严酷的将是下一代照护者,独生子女一代:“我是个大学老师,我的自由时间比别的工作多。我还有兄弟姐妹来分担。”而这种条件,已经是很多人不具备的。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大多数人都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如果必须在家照顾老人,只怕会比胡泳教授更难。


胡泳教授的自述中不仅有细节记录,还有对老龄化等问题的深入思考,这才是故事背后更值得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这个数字已经非常高。


照顾失能老人,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因此有“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说法。如何为这些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撑,就很值得社会探讨。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求助养老机构,但总体来看,目前养老机构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根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但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余人,意味着现有的养老机构床位,即使全部住满,也仅能解决全国2.9%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因此,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水准,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有媒体报道,招不到生的幼儿园开始转型养老服务,不少幼教老师也转行加入。这事实上不失为一个办法,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应当做相应调整,迅速补齐养老层面的设施短板。


而无论是送养老院还是请护工,经费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帮助家庭分担成本,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解决思路。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49个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超过1亿。那么,保险机制如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保障力度,就备受各界期待。


另外,胡泳教授自称灵活工作时间是种“幸运”,那么这种幸运是否可以复制,是否可以在社会层面得到普及?其实弹性工作制不只是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也是家庭的福利。前两天英国宣布全面实行弹性工作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仅从照顾老人的角度看,这确实可以让人们可以为家庭匀出更多精力,那么类似机制的探索也不妨提上日程。


当然,照顾失能老人终究是个复杂的课题,对家庭来说更是个巨大的挑战。相信这也是人们阅读胡泳教授的故事最直观的感受:沉重、无力,也很难找到一个万全的办法。也正因为如此,社会更应当有所思考,财政支出、公共资源、社会政策该如何向养老服务倾斜。考虑到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这些问题已经十分迫切。




编辑|李勤余

排版|甘琼芳   实习生|李蕙兰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