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返乡互助平台上线,一次新型应急传播的深度探索

李华 传媒茶话会 2024-03-31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湖南省衡阳市界江村因积雪导致多座大棚垮塌。”


“堵在湖北仙桃市G318高速上的朋友,需要水和食物的可以联系我。”

……

这两天,一个推动返乡互助的“低温雨雪冰冻信息上报平台”在朋友圈刷屏,帮助社会公众快速上报受灾情况和互助信息,守护着返乡的旅客平安、顺利地回家过年。


在暴雪冻雨天气持续影响生产生活的背景下,这款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联合腾讯上线的小程序,不仅是打造新型应急传播的一次深度探索,也是互联网平台向上向善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新闻+服务”模式的一次生动落地。



(一)从应急广播到全面融合

一次新型应急传播的深度探索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2009年以来最复杂的春运天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造成部分地区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道路积雪、路面结冰也让旅客返乡受到影响。极端天气之下,如何让应急信息更快更准地传递,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共同课题。


面对“最复杂的春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以应急信息发布、突发事件报道、防灾避险指南等方式打出应急传播“组合拳”,发出总台温暖、有力的应急之声。成立于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后的国家应急广播,天然具有攻坚克难的媒体基因,在应急报道上开展了诸多有益实践。


随着应急宣传工作重点的变化,2023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在新的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工作机制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智慧媒体技术赋能,“一键升级”预警信息、应急新闻、应急科普等全平台传播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信息传播速度、精准度,为民众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应急信息公共服务,助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在新的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工作机制下,协作共享、整体搭建、全面融合,成为破题的关键。总台与应急管理部统筹调度社会各界应急力量,打造央地联动、各方参与、全民共享的应急传播新矩阵。此次上线的“低温雨雪冰冻信息上报平台”,不仅联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让社会公众及时查看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发布的动态预警信息,及冰冻雨雪防灾科普内容,掌握应急避险技巧,助力灾情研判和救援,还借助腾讯的创新能力,通过微信小程序能快速上报受灾情况和帮助信息,推动返乡道路互助。


多方合力打造应急管理新媒体传播矩阵,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特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举。在未来的常态化应急宣传中,有望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灾情和救助信息获取从政务渠道向社会化延伸——互联网平台大有可为


在灾情获取研判和应急救助中,互联网平台以其广泛链接、快速迭代、协同处理的特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灾区信息快速获取、灾情和救助需求快速评估等带来了很大挑战,具体表现为:


一是传统灾情获取手段在重特大灾害条件下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二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受到应用场景限制;
三是互联网灾情数据处理算法尚不够智能高效。

在此背景下,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探索打造政务体系主导下,融合社会化渠道的灾情和救助信息获取体系,为自然灾害灾情和救助需求快速获取研判提供“靠得住”“用得上”的科技成果。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罕见特大暴雨期间,一份被称为“救命文档”的《待救援人员信息》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圈刷屏,运用腾讯文档协同处理的能力,从最初的需求表格成长为互助资源对接平台。文档上线仅24小时,访问量就突破了250万,创下了产品单个文档的访问量纪录。


基于“救命文档”等社会应急经验,腾讯在数字技术防灾应急网络建设方面不断探索,搭建应急救灾的综合平台,把物资信息、人员信息、灾情信息汇集起来,实现共享。从防疫期间的“出行防疫政策查询”“抗击新冠药物公益互助”等功能,到去年北方汛情期间发布的“汛情救助信息上报平台”,互联网平台在公益互助、社会应急等领域不断发挥作用,大有可为。


此次上线的“低温雨雪冰冻信息上报平台”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联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社会应急实验室、微信搜一搜、腾讯新闻、腾讯文档等多个团队,基于腾讯地图及腾讯出行服务基础平台能力实现。通过信息共享和互助模式,助力和陪伴广大用户更舒心地踏上回家的旅程。小程序上线以来,众多旅客上报道路积雪、路面结冰等问题,也有网友自发提供饮用水、食物、保暖用品等互助措施。社会力量也加入其中,175个高速加油站接入平台,提交帮助信息、爱心服务站位置,线下为道路受困者提供帮助和补给。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社会应急不仅需要在关键时刻快速响应,还需要久久为功,打造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一直以来,腾讯发挥自身的连接优势,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通过产品技术能力去解决社会应急的现实问题。腾讯SSV社会应急实验室关注生活领域中日常应急救援,开发“网约式”应急平台,打造“5分钟社会救援圈”,希望发挥自身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特长和资源,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实现社会化一键救援。在“科技向善”理念的指导下,科技和产品的创新之力、解决人类问题和社会痛点的向善之心,融汇成为渗透每一个产品和业务的涓涓善流,转化为可持续的救援与互助能力。


 

(三)从相加到相融

“新闻+服务”创新应用生动落地


在中央对媒体加快深度融合的新要求下,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引导人民、服务人民,成为一道必答题。一些主流媒体围绕主业、关注民生、紧贴市场,积极探索“新闻+服务”的运营模式,媒体和技术互为补充,以融合创新打破信息的“散”,实现新闻与服务的“聚”,反映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有效回应社会关心关切。


为了顺应媒体融合发展,2022年,中国记协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增设了应用创新奖项,鼓励媒体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研发“新闻+服务”的创新性信息服务产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服务”创新服务产品涌现,国内主流媒体在疫情防控、暴雨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开通紧急互助平台,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托品牌栏目搭建垂类公共服务平台,《今日说法》以案说法普及法律常识,《生活圈》搭建起网民与医生的交流互动平台。疫情期间,北京日报等媒体依托平台开通的抗疫互助通道,依托于媒体优势实现群众和媒体、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实时互动。2023年夏天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袭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北京日报、深圳晚报等媒体与腾讯公益等合作推出“北方地区暴雨救助信息上报”“暴雨积水点地图”两个小程序,在各媒体微信公号“开通二级菜单栏”、自动回复功能,支持小程序传播。

 


经过多年的媒体融合,主流媒体在传递权威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成为对接民众、服务受众的接口和窗口,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推出更多贴心、贴身的优质为民服务。以“低温雨雪冰冻信息上报平台”为代表的“新闻+服务”创新产品,在筑牢主流宣传舆论阵地的同时,有效促进信息传播及服务优化,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与民心同频,与民需共振。


新年红包封面派送

龙年春节要到啦!

过年怎么少得了发红包呢?

想要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红包吗?

茶茶设计了龙年专属新年红包送给大家。

点击下方红包链接 ,即可领取↓↓↓


红包封面,先到先得。
领取后还可以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使用。
快呼朋唤友来领取!

主编:刘娟

作者:李华

编辑:蒋婷婷

校对:李媛 毛洁


——The  End——

  END  


往期推荐

八成营收靠内容变现!这家县级媒体咋把业务做到全国的?

春节报道选题方向来了!媒体人不容错过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分享:我如何写出9万字爆款长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