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往届春晚经典名场面、幕后故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江宁知府 Author 印闲生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春晚算起,如今,春晚已走过40多个年头。


春晚都有哪些“名场面”以及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1983年


1983年出生的人是二十一世纪成年的第一批人,这一年,央视举办了首届春晚。


第一届春晚的总导演叫黄一鹤,出身于解放军文工团,深思熟虑后,黄导决定采用直播的形式吸引观众目光,并开辟了电话点播节目专线。


1983年晚会的四位主持人分别是王景愚、刘晓庆、马季和姜昆,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不仅如此,李谷一还创下了在首届春晚一人演唱七首歌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年平均收入大概是1000块,农村则为300块左右,而一台电视的价格动辄几百上千元。


因此,那个年代家庭里购入一台电视可能比今天购置辆车分量更重,昂贵的价格也使得电视机普及率较低,往往哪家有了电视会吸引周边很多邻居来观看。


创作于1989年的郑渊洁童话《闪电!闪电!》里有一句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的话:


“皮皮鲁家为了买彩电有半年没吃肉了。”


1984年


由于1983年春晚效果爆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1984年央视春晚更进一步,出现了第一批港台明星。


1984年春晚流传比较广的节目有马季的相声《宇宙牌香烟》、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等,但最红的节目非《我的中国心》莫属。


彼时张明敏只是一个业余歌手,主业在香港九龙一家电子表厂里做工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春晚导演黄一鹤在深圳的一辆中巴车上偶然听到司机磁带里放出的张明敏版《我的中国心》。


那个年代香港和内地沟通渠道有限,加上张明敏也不是知名大腕,黄导为了请他费了好大的劲。


后经新华社香港分社一位工作人员多方联系,终于找到张明敏。


黄一鹤从声音中判断张明敏应该有40多岁,但其实张只有26岁,因判断失误,黄导去机场接张明敏时都没有接着。


为了能顺利出演,黄一鹤给张明敏打登台演出的请示报告,上级回应:政审一下。


所谓的政审其实就是查一下有没有给国民党军慰问演出过等等,邓丽君便是因此留下遗憾。


春晚唱完歌后,张明敏继续回香港电子表厂搬砖,直到半年后,他才知道自己已经红遍大江南北。


1985年


1985年的春晚,黄导又进行了大胆创新,只不过失败得比较惨。


这一年黄一鹤总导演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灯光效果很差,再加上那时候大家都是黑白电视机,整个画面黑乎乎的。


剧组当时经费有限,连对讲机都没有,指挥只能靠有线耳机,偌大的会场一片混乱。


春晚失败后,大年初三《新闻联播》还专门就此向大家道歉。



这一年比较有名的节目有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还有专程从美国赶来的加州喜瑞都市华裔市长黄锦波的歌曲《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由台湾某知名民歌歌手创作于台美断交的1979年,岛内人心惶惶的时候,这首歌凭借着对近代中国苦难经历的宏大叙述,在特殊时期被台湾当局选中,大力推广。


歌词大家都很熟悉: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

多少年炮声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台当局推广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宣扬“中华正统”,另一方面也是用以“激励人心”。


事情的发展非常滑稽,就在《龙的传人》大红大紫的时候,1983年该台湾歌手潜赴大陆发展,打了台当局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觉得脸上无光,台湾宣传部门把这首《龙的传人》当作禁歌给全面封杀,颇有一点“自绝于龙的传人”的意味。


1985年春晚前夕,全国政协经过驻美国大使馆的介绍,邀请了美籍华人市长黄锦波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带来的歌曲正是这首《龙的传人》。


黄锦波祖籍广东台山,1941年出生在香港,由于其父早年加入美国国籍,因此他一出生便是美国公民。


1961年黄锦波于香港皇仁中学毕业,18岁的他带着200美元只身从香港前往美国发展,经过二十余年的打拼,于1983年成功竞选出任加州喜瑞都市市长,成为美国首位华裔市长。


因为回大陆参加春晚的缘故,黄锦波被台湾当局列入了黑名单,那个年代台湾人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很大,黄锦波之后没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1986年


经历过1985年春晚的失败,1986年春晚重新搬到了演播室。


这一年的春晚为老山战斗英雄杨晟、于民刚举办了现场婚礼,于民刚领唱了上一年董文华红遍大江南北的《十五的月亮》。


1986年春晚有一首引起巨大争议的歌曲——苏小明的《军港之夜》。


那个年代海军的条件非常非常的艰苦,在除夕之夜,苏小明用贴近战士们生活的歌词,一下子捕获了千万背井离乡的海军官兵们的心。


这首歌播放后,非议之声汹汹,被认为是“靡靡之音”,总政领导多次不点名地批评海军。


后来,曾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将军闻知,邀请部分同志一起观看有苏小明参加的海政歌舞团的演出。


叶飞明确表态:


“《军港之夜》反映部队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错。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进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号,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战士喜欢、部队喜欢、广大群众喜欢,就可以大胆地演、大胆地唱!”


至此,有关《军港之夜》的风波才被平息。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这句歌词当时被批评得最狠,一些人觉得没有“正能量”。


1987年


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被很多人看作是最成功、最辉煌的一届,这届春晚的导演从连续执导了四届的黄一鹤变成了女导演邓在军。


经过前面几年的摸索,虽然舞台还是那个小舞台,但各种节目的配置都已经非常出色。


这一年有姜昆、唐杰忠著名的相声《虎口遐想》,有马季和一帮弟子的《五官争功》。


当然,最火的主角还要数费翔。


费翔生在台湾,父亲是美国军人,母亲出生于哈尔滨,他1978年从台北士林美国学校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念医科,一年后转入斯坦福大学戏剧系。

    

春晚在安排节目时,在大陆尚无名气的费翔没法唱两首歌,作为第一个回大陆表演的台湾歌手,原先只给他安排了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故乡的云》。


可邓在军导演极力想促成一首慢歌、一首快歌的配搭,几经争取,才有了日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审查节目时,台领导又提出意见,邓在军给费翔设计的间奏动作迪斯科的节奏感太强。


邓在军跟台领导年龄相仿,她实在不甘心,就开始倚老卖老道:“真的不错,饶了我们吧。”


台领导犹豫不决,但在直播前还是决定拿掉间奏的迪斯科舞蹈动作,可到了直播时乐队却在照样演奏,费翔也照样在跳迪斯科。


领导急了,邓在军赶忙解释称“实在太忙,没有来得及跟下面的人说拿掉间奏”。


领导在话筒里嚷起来:“邓在军,不能切全景!你再切全景,我处分你!”


邓在军通知切换导演:“好了,再切全景领导要处分我了,快切近景吧。”


于是电视观众们看到的“一把火”前半曲镜头有全景也有近景,后半曲镜头只是近景、近景,还是近景。


如此一来人们倒是借此仔细端详了费翔的高鼻深眼和独特的发型,春晚结束后,费翔的发型随即流行大江南北。


2023年的热门电影《封神》把费翔再度拉回人们的视线,他也被冠以“初代顶流”的称呼。


1990年    


1990年的春节是特殊的,忐忑中的人们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愈加感到不确定。


为了表明“坚定的立场”、把严节目关,央视把已经退出江湖三年的“春晚之父”黄一鹤重新请了出来,于是在导演过1983、1984、1985和1986年的春晚之后,黄老再度出山担任1990年春晚的总导演。


为了驱散压抑的气氛,把更多的欢声笑语带给全国观众,黄导在这一年的春晚上启用了大批的新人,很多日后大红大紫的人物都是在这一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



赵本山,这位日后叱咤春晚二十一年的大腕,当时初出茅庐还略显青涩,他搭档黄晓娟上演了小品《相亲》,以三十多岁的年纪饰演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


巩汉林,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他与岳红搭档,表演了小品《打麻将》。


另一位初出茅庐的巨星是宋祖英,这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湘西女子用一首《小背篓》、一身蓝色旗袍,惊艳众人。


这一年的春晚上还有一个流传至今的节目,那便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主角与配角》——“皇军托我给你带个话……”



当然,1990年春晚之所以特殊,并不是因为上面这些明星大腕,而是有更大的大腕。


春晚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沉寂了半年的崔健举办第一次公开演唱会,为即将到来的亚运会集资。


六年前的1984亚奥理事会上,北京成功击败日本广岛获得第11届亚运会举办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举全国之力第一次申办综合性运动会。


与后来的《北京欢迎你》类似,当时刘欢和韦唯还创作了一首叫《亚洲雄风》的歌,风靡全国。


在崔健举办演唱会的那个晚上,节目开始前,他向工体里聚集的上万年轻人说道:


“我们全都是获得机遇的人。”


伴随着激烈的摇滚乐,在工体上万年轻人的疯狂欢呼中,城市上空压抑的气氛被渐渐驱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北京街头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巨大的充气造型在今天看来很有怀旧感。


1993年


经历过三年多的彷徨期后,1993年的中国重新迈开了奔跑的步伐。


为了展现与世界接轨的新气象,本届春晚设置了香

港、台湾、新加坡三地远程连线,同时首次实现在美国的转播。


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插播过一段时政

节目——领导同志到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的一户农家走访,送给小男孩一个绒毛大公鸡。


三十年后,斯人已逝,人们在他的扬州故居前竟然又发现了同款的绒毛大公鸡。


1995年


1995年的春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最精彩的春晚之一。


这一年的节目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今儿个高兴》,有赵丽蓉、巩汉林的《如此包装》,有杨钰莹的《轻轻地告诉你》 ,宋祖英的《辣妹子》,老狼的《同桌的你》,刘德华的《忘情水》等太多太多经典。


参加此次春晚的孟庭苇后来曾专门写过一篇博客,回忆1995年的北京之旅——当时台湾歌手来大陆演出需要相当的勇气,往往回去之后就要面对台湾当局的封杀。


1999年


这年春晚红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


李琼的《山路十八弯》、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也都是这一年春晚上精彩的曲目。


而依照当年央视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为原型创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则成为了众多观众心目中最好的春晚小品之一。


1998年春晚上唯一能够PK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是《老将出马》,小品中有一幅经典画面:一张超大的背景,巩汉林和金珠摆着泰坦尼克号上男女主角的经典姿态,但是却站在一辆拖拉机上。


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图片恶搞的鼻祖。



故事的最后,就以电影《泰坦尼克号》来结尾。


这部1997年12月全球上映的大片于1998年春天被引入中国,火爆了整整一年。


1998年3月9日上午,在两会期间与广东代表团讨论时领导同志如是说道:


“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


最近要上演一部叫《铁达尼号》(又译作《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两亿五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十亿,这也是风险投资啊。


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


这次我请同志们也去看一看,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为只有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


因为他的支持,整部电影一个镜头未剪成功在内地上映,与北美版一样均是194分钟。


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后,深圳成了最疯狂的那个城市。


1998这一年,并不算富裕的深圳人民在该片首映后两个月里创下1500万的惊人票房纪录。


直到今天,泰坦尼克号在深圳都是一个IP,比如著名的海上世界明华轮,就常被大家称作“深圳版泰坦尼克号”。


建设中的深南大道,1996年


文章最后,再把时间拉回到1992年。


1992是一个神奇的年份,无论对于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


那一年抵京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目睹巨变后说道: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现在终于看到隧道口的光。”

这一年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科技工作者投身私营工商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据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保留职位去经商的更是超过了1000万人。

在北京,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恭喜发财”大有代替“您吃了吗”成为第一问候语的架势。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江宁知府”微信公众号

主编:刘娟

编辑: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The  End——

  END  


往期推荐

收藏!2024年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完整版!

年轻人VS长辈过年姿势图鉴 有戳中你吗?

别再只说“新年快乐”啦,这66条祝福语+趣味文案请收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