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性副刊之首倡——《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机构版 2021-07-08



4000份中英文报纸全揽


《中国近代报纸数字文献全库》是《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汇集而成的大型全文数据库,计划收录1850年至1952年百余年间的4000份中英文报纸,是对中国近代报纸全面、完整地揭示和呈现。




《时事新报》是怎样一份报纸?


《时事新报》与《申报》、《新闻报》、《时报》并称为上海“四大报”¹,梁启超誉其为护国军时期“唯一之言论机关”²。

该报缘起于1907年创刊的《时事报》与1909年创刊的《舆论日报》,1911年5月18日正式更名为《时事新报》;1937 年11月因战事停刊,次年4月迁至重庆出版;1945年9月27日在上海复刊,同时重庆版继续出版;1947年3月上海版改为晚刊,至1949年5月终刊;重庆版至1948年12月终刊。

 

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完成《时事新报》数字化147,000版,收录《时事新报》从创刊至终刊的所有版面。







图片来源:《时事新报》1916年1月16日第1版







图片来源:《时事新报晚刊》1948年3月27日第1版




《时事新报》的特色是什么?


1918年3月4日,《时事新报》创办综合性学术副刊《学灯》。《学灯》创办过程中历经停刊、复刊,一度曾改名为《星期学灯》。五四时期,《时事新报》及其副刊《学灯》在介绍和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灯》还被称为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







图片来源:《时事新报:星期学灯》1933年欢迎萧伯纳氏来华纪念专号



作为新文艺创作的重要阵地,《学灯》拥有张东荪、宗白华、郑振铎等强大的编辑团队,亦刊载谢婉莹、沈雁冰、钱穆、顾颉刚、李大钊等人的诸多文章,一度“有左右学术界的势力”³。此外,《学灯》也为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提供创作平台,并扶持和培养了一批新文化健将和文学新人。







张东荪







郑振铎






矛盾





冰心





顾颉刚

对于《学灯》的作用,《学灯》的编者曾写道:“我们的《学灯》创刊于民七(1918年),回顾既往,虽然十分惭愧,然而也有一点觉得是可以使我们稍稍慰藉的,就是我国报纸之有讨论学术的副刊,《学灯》实首为之倡。而《学灯》对于介绍西方的文化和西方人治学的精神和方法,也曾尽过相当的努力。”⁴


怎样在线使用这份报纸?


即将上线,敬请期待!您可登录 www.cnbksy.com 查询详情。




注释:
1、余玉、宋三平:《民初上海报业发展与困局探析》,《编辑之友》2017年第3期。2、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89页。3、张静庐.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M].上海:现代书局,1932: 44,63.4、《学灯的第九年》,《时事新报》,1926年1月1日第13版。



往期链接:

报界“社会服务”先河的《益世报》

在《民国日报》寻觅南社往事
《中央日报》与其丰富多彩的文艺副刊
《大公报》编辑吕碧城笔下的近代女权探寻《申报》中的“自由”世界

相关链接:

全国报刊索引《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


- TBC -



本微信公众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机构版」制作,并享有版权。如需转载或其他合作,请联系公众号获取授权,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内容赞?戳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