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谁将掌控工业界的命脉?揭秘工业互联网巨头的秘密角逐!

媛媛 数据猿 2024-01-10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一个新兴的巨兽——工业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它不仅预示着生产力的飞跃性进步,更是引领着整个工业世界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然而,我们观察到,在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早已分化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方,擅长于将高端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紧密结合,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生产方式;另一方,则深耕于特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其独特的行业洞察和实操经验,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场充满变革的竞争中,两种平台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如何应对挑战,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工业格局?

工业互联网的两类参赛选手

根据数据猿的观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产业化工业平台,这类平台是以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提供通用性的服务,服务范围广泛,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服务面向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物流等,并不局限于特定制造业。

同时,这类平台相对独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相互平台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典型代表有云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京东云、浪潮云等,以及软件企业,如用友、东方国信等等。

另一方面,头部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业务则代表了工业互联网的另一类形态。这类平台由头部制造企业主导,深度融合特定行业的业务,因此更专注于解决该行业的痛点和需求。并且这类平台可以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监控、供应链优化等。同时,这类平台与特定行业的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垂直整合,使得平台更贴近行业的需求和标准。典型代表厂商如工业富联、树根互联根云(三一重工)、航天云网INDICS(航天科技)、卡奥斯COSMOPlat(海尔集团)、徐工汉云(徐工集团)。

两类平台,各有优劣

那么,这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以下方面存在相同之处:

1、数字化转型:无论是第一类平台还是第二类平台,都致力于推动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等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并且降低成本。

2、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两类平台都依赖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云端存储和计算海量数据,实现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这些技术有助于提升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3、网络化与连接:两类平台都强调工业设备的网络化与连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有助于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远程监控和管理,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率。

尽管存在一些相同之处,但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两类平台在类型与技术方面有所差异。

数字产业化工业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为基础,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它们通常由云厂商、软件企业等信息技术企业主导,以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主要业务。这一类平台强在技术,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它们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的角度来看待工业领域,旨在改造和提升制造业。然而,这类平台的短板在于对工业、制造业本身的业务理解和熟悉程度可能不足。

头部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业务,这类平台是由头部制造企业主导,以自身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拓展为目标,通过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这类平台技术实力整体偏弱,主要依赖于集成外部技术。但这类平台的优势在于对制造场景的经验,业务属性更强,更了解行业Know-how,这类平台往往更注重满足特定行业的深度需求。

其次,两类平台服务对象有所不同。

第一类平台主要服务于广大工业企业,为各行业提供通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而第二类平台主要服务于特定制造企业或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和业务拓展。然而,这类平台最大的客户往往就是其自身,然后再延伸到其所在的制造领域之中,最后再向外进行延伸。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行业局限性,例如,阿里云、华为云等云厂商为主的第一类平台既可以做能源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也可以做服装制造业等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做钢铁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是卡奥斯(海尔集团)可能更擅长于家电制造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对于煤矿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可能不够熟悉。

最后,可能存在行业局限性和中立性问题。

从产业中走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能会存在中立性问题。由于某些平台与特定企业或行业有紧密的关联,这有可能导致其他企业或行业不愿使用该平台。例如,如果卡奥斯平台主要服务于海尔集团,那么美的、格力等其他家电企业可能会因为竞争关系而不愿使用该平台。就像是小米、OPPO不用华为的鸿蒙系统,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中立性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市场推广和应用范围。

鹿死谁手?

那么,这两类平台最终谁将胜出,哪一类平台才是未来发展主流趋势?

从技术方面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第一类平台可能会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实力。同时,第二类平台也可能通过集成外部技术来增强其技术实力,以便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行业应用方面,第一类平台可能会继续突破拓展其应用场景,为更多的行业提供通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而第二类平台则可能更注重深度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竞争方面,两类平台都有可能面临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第一类平台需要与其他技术企业进行竞争,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质量,而第二类平台则需要与更多的制造企业合作,提供更符合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无法简单断定两类平台哪一个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数字产业化工业平台还是制造业数字化平台,都是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保持竞争优势,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未来,两类平台也有可能发展出跨界合作的模式,数字产业化工业平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制造业数字化平台贡献其深厚的行业经验。

对于数字产业化工业平台:他们需要加强与行业内的合作,通过合作和投资了解行业的具体需求和痛点,以更好地为制造业提供服务。

对于制造业数字化平台:他们需要不断地引入外部技术,与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或者自行研发,以保持其业务的竞争力。

一种可能的合作模式是:阿里云等数字产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基础设施,可以提供高效的底层的算力、存储、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先进的大数据和AI技术能力。而卡奥斯等产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到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特定行业的需求和业务流程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双方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阿里云等平台可以借助卡奥斯等平台对特定行业的深入了解,优化其技术解决方案,提高业务系统的效率和实用性。同时,卡奥斯等平台也可以借助阿里云等平台的技术实力和基础设施,提高其业务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

当然,这种合作模式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合作。阿里云等平台需要开放其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与卡奥斯等平台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作。同时,卡奥斯等平台也需要积极利用阿里云等平台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提高其业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文:媛媛 / 数据猿
责任编辑:凝视深空 / 数据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