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吸引人才:一百条优惠政策不如放陈体伟林骞回家

雨声2008 真逻辑 2022-07-17

正在走出新冠疫情阴影的上海,于6月中旬推出“潮涌浦江 再启征程”——2022“海聚英才”系列活动,面对全球招募人才。除了发布落户政策、创业扶助、住房补贴等就业创业促进九大行动外,还创新外籍人才引留举措,开通《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快速申请机制等,吸引外籍人才到上海就业创业。


按照上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上海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已开展了87场云选会招聘活动,6至10月还将开展95场云选会系列子活动,试图用上海的魅力和一系列优惠政策“集聚全球英才”。


乍一看,国际大都会上海,加上林林总总的优惠政策,不但令国内高校毕业生心动,对很多外国高端人士也很有吸引力。但是,但是!如果知道陈体伟和林骞的遭遇,一些人恐怕会对上述诱人的优惠政策心生疑惧。


陈体伟和林骞是谁?在讲述他们之前,先温习一下中国招贤纳士最著名的典故。


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14年左右,在遭遇了内乱和齐国侵略几乎灭国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新即位的燕昭王准备招贤纳士,力图振兴复仇。他问计于郭隗。


郭隗说,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从他身上做起,当天下人看到郭隗都能获得极高的礼遇,国内外的贤才自然就会不远千里来聚集了。“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燕昭王依此办理,不但盖了金碧辉煌的宫殿,选择良辰吉日隆重地把郭隗迎进去,还修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台”,迎接天下英才。


陈体伟和林骞,就曾经是上海市的郭隗。他们创办的上海酷豆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曾经是上海市的“黄金台”。


2013年9月和10月,中央领导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看到“一带一路”蕴含的巨大的商机,陈体伟将自己上海的住宅抵押贷款,于2015年创立了酷豆湾,面向有志于在中国创业的外籍人士,提供注册公司、办公场地租赁、代理记账、政策咨询等服务。



精准的定位加上“一带一路”政策的东风,酷豆湾发展迅速,很快打开了局面。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海合同吸引外资项目为5597家,而酷豆湾就吸引外资企业落地269家,占全市吸引外资项目数的4.8%。2019年,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800家,酷豆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达493家,占全市吸引外资项目数超过7%。


如此骄人的成绩,称酷豆湾是上海市吸引外国资金和人才的“黄金台”毫不为过,自然成为媒体的宠儿。除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还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东方网》、《新民晚报》、《看看新闻》等知名媒体几年来发表关于酷豆湾的肯定报道达30多篇。


然而2021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双减”风暴启动,打击重点包括“黑外教”。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明星的酷豆湾首当其冲。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的《整改通知》称,酷豆湾园区内注册的企业连续被公安机关查获利用注册公司骗取外国人居留许可的案件,“且涉案外国人数量较多”。


2021年6月至7月,酷豆湾董事长陈体伟和总经理林骞以及多名员工被拘留和逮捕。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指控,酷豆湾通过为外籍人员注册公司的方式伪造外籍人员与注册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材料,提供代理记账服务伪造注册公司的经营状况,提供居留申请代理服务,安排人员陪同20名外籍人员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居留申请,涉嫌出售出入境证件罪。《人民日报》点名表扬后,上海吸引外资明星平台倒在“双减”中


陈体伟和林骞等人都不服。他们说,酷豆湾帮助外籍人士创办了1500家公司,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多个部门的许可和支持,虽然可能有外国人通过假材料骗取出入境证件,但酷豆湾没有能力审核,而且松江出入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过:国门不是酷豆湾来守的。


陈体伟和林骞的律师都进行了无罪辩护,从法律角度全面阐述了酷豆湾的情况:“被认为存在‘问题’的出入境人员仅为20人,而酷豆湾总计引入了近1500家外资企业、2000余人,绝大多数都是合法合规经营,并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即使存在问题也是极少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轻易上刑。”


其实,即使被起诉书列举涉嫌“骗取”工作签证的20名外籍人员,也并非都是以虚假材料骗取签证从事“黑外教”的。如罗马尼亚人安娜的初衷是创业办一个“亲子图书馆”,该图书馆项目真实存在并正常经营过一段时间,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还进行了采访并且播出; 伊拉克人杜锐达曾经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他开公司经营宠物平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十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到酷豆湾考察调研,作为创业成功的代表,杜锐达向家乡的领导人们介绍了宠物平台项目的进展情况,只是后来,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宠物平台无法运营,为了生计才无奈从事兼职外教......


陈体伟和林骞被抓后,酷豆湾被勒令解散,他们引进的人才或者憾然离开,或者仍在上海苦苦挣扎。疫情即将过去,看着上海市为了吸引人才开列的一条条优惠政策,对比尚在看守所里苦苦等待判决的陈体伟和林骞,不仅令人感到一种讽刺意味。


只要陈体伟和林骞还在牢里,上海市无论出台多么光鲜优惠的吸引人才政策,都会蒙着一层厚厚灰尘。就像燕昭王,如果他抓了郭隗、毁了“黄金台”,之后即使出再高的重金招贤纳士,恐怕也无人会相信。


所以,目前上海市吸引人才,不在于出台多少优惠政策,首要的是将陈体伟和林骞放出来,重建酷豆湾这座“黄金台”。恢复了对上海的信心,高端人才自然会再次聚拢而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