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增长最快的 AI 会议产品,一年收入增长了 18 倍

StartupBoy 投资实习所 2024-04-26

最近的两篇文章都给了我很大启发,一篇是 Benchmark 合伙人 Sarah Tavel 谈几个 AI 产品的共同点,另一篇就是吴恩达(Andrew Ng)对 AI Agent 未来的分享。

Sarah Tavel 的文章从消费者角度阐明了一个产品的价值所在:10 倍好的体验和 10 倍低的成本,也就是她所说的以结构性成本优势提供 10 倍好的体验。这种情况下,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和潜在使用场景会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

吴恩达(Andrew Ng)对 AI Agent 4 个模式的分享,让我对 AI 在未来的应用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Agent 工作流以及多 AI Agent 的协同。这有可能改变我们对 AI 大模型在未来很多工作场景的使用方式。

我最近看到的一个 AI 视频会议产品,似乎就有一点 Sarah Tavel 所说的那种感觉,让我对 AI 在会议这个场景的价值稍微有了一点不一样的看法。

AI 视频会议这个赛道的产品已经有非常拥挤了,比方说 Otter、Supernomrmal 以及 Headroom 等,大家都在利用 AI 来实现自动转录和会议摘要的总结等,本质上是用 AI 来替代以前需要人来做的那些事情

特别是 Otter,这块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最近他们还推出了一个新的 Meeting GenAI,它可以查询以获取有关你使用 Otter 录制的过去所有会议信息、可供团队使用的 AI 聊天功能以及提供会议概述的 AI 对话摘要等所有关于会议的功能。

如果你时间来不及某场会议,你可以让 OtterPilot 代表你去参加这些会议,之后它会把所有关于会议的信息自动用邮件发给你,已经有点虚拟助理的感觉了。

而除了类似 Otter 这样的第三方产品外,各个视频会议产品自己也都有相关的功能,比方说 Zoom、Google Meet 以及国内的飞书和腾讯会议等,因此我一直对这块产品的未来不是特别看好,担心它们可能瞬间变成巨头产品的一个功能。

但实际上,AI 会议类产品正在从最简单的 AI 会议摘要生成延伸到会议以及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整个链条,甚至包括类似 Calendly 这种会议日程预约管理也都涉足了。而且因为这块大部分场景是在企业里,因此未来诞生一些新的产品类型,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我今天想介绍的这个 AI 会议产品,其收入在过去一年增长了 18 倍,新客户增加了快 20 倍,在 40 多个国家/地区的 MAU 用户增加了 12 倍,仅过去一个季度就增加了 50 万用户,已经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 AI 会议产品,其定位不是一个 Copilot,而是一个 Autopilot……

共2066后续内容为付费会员专属加入 Memo 解锁更多内容

Memo: Signal, not noise!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

说明:这是我的新产品 Memo(vcsmemo.com),除了公众号的内容,正在做更多内容和产品形态的尝试。

经过半年的测试,目前已经正式上线 1.0 版,目前订阅价格为 (599 RMB /年)付费会员可以解锁未来一年以及之前的所有付费内容。如果这些内容给你带来了一些启发,欢迎分享给更多朋友。

另外我们已经支持开发票,如果付费用户有开票的需求,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发送“发票”,获得入口。

吴恩达谈 Agent 4个模式:Agent 工作流可实现 GPT-3.5 >GPT-4


Benchmark:优秀 AI 产品都有哪些共同点,Midjourney、HeyGen 与 ElevenLabs等


多家 VC 谈 AI 应用的护城河:技术差异正趋近于零


AI 取代人类的工作,正在从客服行业开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