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3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文化

仁者寿!今天杜导正老百岁,新朋老友齐同贺

范建 健谭论 2023-09-23


各位亲朋好友,谢谢你们对我的百岁庆贺,感谢对我的关爱,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杜导正2023.9.22.




【编者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

今天9月22日,被誉为“社会良心”的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迎来100岁生日。可以说,能活过百岁的人不多,有人说,仁者寿。杜老百岁,体现仁者爱人,此大喜,是众望所归。

杜老1937年参加革命,14岁就是儿童团长。在革命征程中,轰轰烈烈又历经坎坷。一辈子与新闻为伍。他先后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新华社解放军67军新华支社副社长,20兵团新华分社副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广东分社社长、《羊城晚报》总编辑,新华总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首任署长,以及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风风雨雨走过人生大半个世纪。

作为在新闻战线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报人,他不断总结政坛的喜怒哀乐。以实践和教训写下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与非》,给新闻后人指明做真实的人的路径。在他大半个世纪的艰苦岁月里,始终一心一意真干;在他仕途的上升期,他率真承认中间也有“糊里糊涂”的一段。然而,庆幸的是到了晚年,思想有了更多思考和沉淀。对生死荣辱不会计较。面对多年的各种非议和阻挠,他毫不退缩。为了国家、民族、老百姓利益,他义无反顾。他希望中国未来有一个较好的出路,让人民富足、满意而有信心。他的这个初心,成为人们交口赞誉的可敬可爱的“两头真”老将。

他有开阔的坦荡胸怀,从里到外充满阳光大爱;他有不倦的学习和思考,无时无刻都在追求真善美;他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的崇高境界,对一切坏现象嫉恶如仇;他有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操守,始终心系人民;他为人和蔼可亲,毫无架子,关心民众胜过自己。

他一生喜欢交朋友,无论老的小的,上面下面,都有不少他能倾心而谈的朋友。这一次,他百岁生日在医院庆生,许多新老朋友不能前去向他祝寿,只有改在网上,大家以文字、视频、图片、书画等独特的不同方式,隔空向他表示真挚的祝贺。这里推出部分祝福感言和诗文贺词,以告更多关心和爱戴他的朋友们。


万两黄金易得 一个知心难求

胡启立

导正:我是启立。

借此机会向你祝贺你百岁生日,衷心祝愿你生日快乐。合家幸福。

我最近也是刚刚从医院出来。老人没有不生病的。一切看开,不放在心上。万般麻烦事,就都甩下,成为过去式了。祝愿你晚安,睡个好觉!附一个视频,给你开心。你的老友启立

看了杜老给我写信的照片,使我内心感动的无法言传。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也难求。导正的心情,我明白。炎黄春秋的千百万读者也明白,现在大家希望于杜老的事,就是保持乐观心态,搞好自己的健康,那就是最好最好的大事了!纸短情长,言不及意。再次衷心祝愿杜老开心快乐,寿比南山!老胡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田纪云



晋察冀日报就剩咱俩了

陈英

老杜,祝你百岁生日快乐。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编辑部的老同志,现在就剩下咱俩了。我常常想起那时我们在艰苦环境下办报的情景。那时,同志们在一起忙中取乐,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是1924年生人,转眼也到百岁了。在革命的大家庭里,有许多难忘的事至今历历在目。记得我是1939年入党,曾在华北联大,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日报》。那时,我们对党报倾注了感情。像你一样,不仅兢兢业业,而且实事求是。有成绩说成绩,有问题也不掩饰。在你一辈子的新闻生涯中,你始终求真务实、敢说真话,正是晋察冀时期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我从70岁开始,就担任“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编委和顾问,继续做一些研究党报的工作。衷心希望你在医院好好养病,早日恢复健康。


2023.9.20.


突破禁区宣扬真理的勇士

郭道晖

欣逢杜老百岁大寿,谨致衷心祝贺。我同杜老相识和往来,是在他担任《炎黄春秋》社长期间,这正值他一生事业的顶峰时期。由于他敢于也善于突破禁区,宣扬真理,并团结一大批知识界精英在这个期刊上讲真话,宣传新思想而深受读者欢迎,我也因此受他吸引而成为他的忠实读者和作者而深感荣幸。祝杜老身体健康,长寿幸福。

2023.9.21.


宋以敏(前右一)

给予家人般的亲切温暖

宋以敏

杜老很快就要过百岁大寿了,实在可喜可贺!尽管近些年杜老的身体不是太好,头脑却一直清清楚楚。几个月前我们之间有过视频对话,之后杜老还给我写过几个字,明明用微信转发给了我。实在难能可贵,让我惊喜不已!

杜老和何方在民办期间的《炎黄春秋》杂志社建立起了经常的交往。那时期的杂志社成了被称为“两头真”的老革命、老学者们和诸多怀有共同理想中青年才俊的共同家园。何方这个老共产党员过惯了党的“组织生活”。有一次戏说,现在杂志社就是他的“组织”。参与社里的活动,成为何方晚年在政治和精神上的重要寄托。何方从多方面受益,包括及时获知重要信息,听取各种高明见解。

杜老和何方高度相互尊重,尽管两人有时在有些问题上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何方多次说,《炎黄春秋》杂志能办得那么成功,存活得那么长久,全靠在杜老主持下的运作。何方2016年5月遭遇中纪委“函询”事件后,杜老几次打电话宽慰何方,还给何方念过一首打油诗:“国忧家家忧!我打仗比何多,斗人比何多,挨斗比何多,书读得没何多!” 杜老对何方,同时也对我,有着分外的关切,多次来过我们家,让我们俩对杜老生出家人般的亲切感。

杂志社还成了推动何方晚年写作的重大动力。从2000年1月直到2016年7月,也就是民办时的最后一期,杂志一共采用何方写的稿件达35篇之多。除了3篇是多位起草人之一,32篇是专文。这不光使何方就中共党史、国际问题和怀念故人所写的文章在大陆社会上广为流传,还大大增强了他继续写作的积极性。

何方几十年来写文章一向单干,最不愿让人代笔。他对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十年外交的看法早已考虑成熟。但开笔后,费时一年半有余,才写完占全书篇幅之半的稿子。

约从2011年开始,何方发现已越来越难由自己逐字逐句地把书写完,写作的积极性大减,甚至想打退堂鼓,干脆就此罢笔。我自告奋勇帮他打草稿。何方倒是做了多次口述,同意让我替他整理成稿。但不愿让人帮忙的心结难解,我起草的稿子拿给他后,他总是搁置一旁,长时间不闻不问。只有在杂志编辑部和其他刊物约稿的情况下,才能使何方继续向前走下去。

杂志2013年刊登的两篇谈朝鲜战争的文章是个典型例子。我起草完的稿子躺在何方书桌上的时间是一年整。我怎么催,他就是不动。多亏杨继绳前来约稿,说朝鲜停战六十周年即将到来,要何方在三个月之内交出一篇稿子。何方这才开始修改,并如期交稿。

何方直到晚年才到达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杜老和《炎黄春秋》杂志社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喜迎杜老百岁寿诞之际,要再次深深感谢杜老,感谢何方晚年的“组织”——杂志社!

2023.9.20.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忠臣

陶世龙

得明明微信:”我爸爸9月22日百周岁,准备一组随笔微信发发,能否写几句。杜老印象就可。”

当然得写。

1937年,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杜导正,在抗日前线山西毅然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八岁的我,在四川山沟得以安然读书。杜老和许多两头真老人,是先行的前辈,一向由衷敬佩。

得识杜老,缘由《炎黄春秋》,刊物面世之初,时值那场震惊世界的“风波”之后,“姓社”?“姓资”?前路迷茫之际。复有文革遗留的大量认识问题,亟需正本清源,各种回顾历史的书刊纷纷出现。最初看好的是有官方背景,雄厚实力的《百年潮》,开始也确实不错,温济泽老人曾向我推荐。

然而,不旋踵民办的《炎黄春秋》脱颖而出,盖因在杜老主持下,敢直面历史之真实,言人之所不敢言。言必有据,考订严谨不逾矩,多年積案重见天日,华夏正气得以伸张,指鹿为马之徒无所遁形,意欲深文周纳罗织罪名者,亦难以施其伎。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于今再世。

此时因已移居加拿大,无由一面,然其心相通,所建个人主页后成网站五柳村,与《炎黄春秋》步履相随,直至休戚与共,致海外有人误以为同出一体,其实不过是高山流水,空谷足音,所见所感相同而已。

盖如科学家竺可桢言:"我们要知道“真”、“善”、“美”三者,是无论哪一种大杰作,必须兼顾的条件,单讲“美”而置“真”于不顾,无论如何必不能称为杰构。中国古代最有科学性的还是史学,因为中国的太史,一向是主张秉笔直书……这种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同。""即后世史学家如司马迁、司马温公都是良好的史学家。"所以中国别的科学不行,历史学还有相当的贡献。"(竺可桢:利害与是非 浙大文科 2022.3.7 )

2001年,《炎黄春秋》创刊十周年,此时,刊物已不胫而走,大获国内外读者好评:“是一份充满对中国历史的良知和对中国未来责任感的杂志”、“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纪实月刊”。(搜狗百科注释介绍炎黄春秋网2013.1.5)。老革命家习仲勋先生也说办得不错。

差不多同时,《五柳村》也进入人气高旺的时期,如杨银波在《当前大陆启蒙网站与敢言网站综述》一文中所记:”这个以个人之力主办的网站,竟能排行第94999名,远远超过已发行704期、订阅读者达57918人的《报道中国》网刊(排行第111419名),极不简单,也是海外人士将伺服器之一设於大陆的鲜见之成功个案。

不过仅得数年,盛况不再,直至《炎黄春秋》鹊巢鸠居,轰动一时。五柳村在国内的多个站点也几乎关停殆尽,时在2013年8月末,此后端赖在加拿大的网点维持了一段时间,不幸几年前也遭或称为黑客者破坏。

不幸中之幸是前已回国定居,多次被杜老招宴共叙,得浴春风,忽忽又十余年。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杜老以《炎黄春秋》见证历史,他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发现汤一介兄所写《“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居然还在网上,说明中华仍不乏有识之士,即以此祝杜老百年高寿!并候《炎黄春秋》诸君子。

2023.9.16.

父亲廖盖隆与杜叔叔的友情

廖东

金秋时节,迎来杜导正叔叔百岁生日。杜叔叔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出版界领导人仅存的硕果,在我心中代表着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最辉煌莫过于杜叔叔办《炎黄春秋》,从杂志1991年7月1日创刊直到2016年7月发生变动,他当了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社长。

我不知道杜叔叔和父亲廖盖隆的友谊从何时开始,人生路上他们也有过交叉。

我记得1992年初,父亲乔迁到万寿路公寓后,同杜叔叔作了同院邻居,他们往来密切起来。他们经常交谈,有时一起外出开会吃饭,父亲有时还帮杜叔叔看稿子,谋划事情。对父亲,这一定是快乐时光。

1993年第1期(总第10期)《炎黄春秋》 以《元帅生前的肺腑之言》为题,发表徐向前元帅生前接受父亲与同事访问的谈话记录。父亲于1992年9月8日为此写了说明,发表在谈话纪录的前面,全文如下——

“下面发表的是徐向前元帅于1982年8月14日上午,在寓所接受当时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和党史研究室的其他几位有关同志缪楚黄、刘经宇、佟英明、叶心瑜访问时的谈话记录。谈话中涉及四方面军为什么在1933年7月退出鄂豫皖根据地?1935年4月张国煮放弃川陕根据地是不是退却逃跑?怎样看张国煮在鄂豫皖和川陕根据地执行王明的“左”倾路线,随后又执行右倾分裂反党路线的危害?1935年8月9日,张国焘电令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南下时是否使用了“武力解决"的措词?西路军为什么在1937年3月遭到了失败等许多重要历史问题。他指出,过去同这些问题有关的有些说法是不够准确的,1977年9月他署名发表的《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一文,有几个地方也应当更正。他指出,张国焘是有野心的,他想自己当头,后来成了叛徙;他先后在鄂豫皖、川陕两个根据地执行王明的“左”倾路线,把这两个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搞空了;他在肃反方面和湘鄂西差不了多少。徐帅还阐述了四方面军一贯使用的“围点打援”的运动战的作战方法。徐帅说,写党史一定要实事求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篇记录是由叶心瑜根据录音整理,并经过徐帅审定的。徐帅这个谈话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党史资料。徐向前元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不幸于1992年(注:应为1990年9月)辞世,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并应《炎黄春秋》杂志的要求,现特将谈话记录全文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从这期《炎黄春秋》杂志起,父亲的名字出现在其特邀编委的名单。父亲于2001年6月逝世,《炎黄春秋》同年第8、9、10期在其特邀编委名单里父亲名字上框了黑框,在我眼中,这是杜叔叔和《炎黄春秋》对父亲最后的致敬。父亲是幸运的,他和《炎黄春秋》,和杜叔叔同气相求。

为了这段共同奋斗的友谊,我祝杜叔叔生日快乐,并衷心祝杜叔叔,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工作中,我曾请《敢活一百岁》作者美国长寿专家斯坦福大学博茨教授吃饭,博茨说人的寿命应是生长期的六倍,也就是126岁。以此,我祝福杜导正叔叔更加长寿。

2023.9.20.



把实事求是视作新闻生命

文/范建

今天是杜叔叔100岁大寿。我代表全家向他老人家致以诚挚的祝贺。

杜叔风风雨雨走过百年,艰辛一生又辉煌一生。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子鸡蛋的故事。

1978年,杜叔叔刚从广州新华分社调来北京新华总社。住在院内一个大杂院的平房里,有一次我去广州出差,续阿姨让我给叔叔捎去一篮子鸡蛋。看着鸡蛋,我想,这是远方家人的一片心啊。

见到杜叔叔的那天晚上。正赶上新华社他的老朋友李普和戴煌来谈事,叔叔一边为我支起行军床,一边和他们谈着安徽大包干的事。直到夜半还过来给我盖被子。后来我在《半月谈》杂志上看到了叔叔写的安徽大包干的新闻,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前身)一等奖。

当我当了新闻记者,也学着叔叔样,做一个真实的说真话的记者。杜叔的家人基本在广州,身边无子女,在小辈中,我可能是陪叔叔阿姨就最多的人。每次我出差回来回到家里,叔叔第一句话就问农民生活的怎么样?他们想什么,吃得是什么?这是他传统寒喧式记者私访的惯例。他干了一辈子新闻,把实事求是视作新闻的第一生命。人们都他比作“社会良心”,亲切地称他为“两头真”的老革命。


2023.9.22


您做了大量有利改革开放的事业

吴伟

杜老,您好。今天是您的百岁大寿诞辰日。我因为不能亲临现场向您贺寿。只好录制这段视频,向您表达我的衷心祝贺。

在您离开体制的三十来年,您做了大量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有利于中国走向更美好未来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一件就是您在萧克将军等老领导的支持下,创立了炎黄春秋杂志,并且坚持办了25年。您和炎黄春秋杂志各位同仁们没有被ya垮,直到2016年。这段历史我大部分没有亲身参与,但最后结束的时候我参与了。您对我们工作的严格要求和支持,使我们有了勇气和力量。炎黄春秋已成为一个历史现象,永远载入中国当代史的史册。

在您百岁生日的时候,我们不能去看您,真的心里很遗憾。希望您保重身体,希望您能够坚持再坚持。有你们这些老人家们在世一天,我们心里就有主心骨。

想说的话很多,我就不多说了。再次希望您老人家保重保重再保重。

2023.9.22


贺杜导正叔百岁生日

张北英

杜叔叔百岁生日,学写诗一首,不合格律。以表祝贺之意。




贺杜老百岁生日

原朔州日报社长 齐凤翔


当年塞上小八路

耐可世间百岁人

沙场渺渺烽烟逝

惟留壮怀铸永恒




新朋老友贺词






杜老百年华诞 良友共庆仁者寿

晚辈资中筠敬贺





祝贺杜老百岁生日!

祝福老领导健康长寿不断刷新记录!

赵德润敬上

七十古稀,百岁难得。祝福老人家,问候老寿翁!

有风骨,有信仰,

有成就,有影响!

李树喜




今天是爷爷的百岁寿辰。请代我和母亲向杜爷爷问好,祝杜爷爷生日快乐

王涛儿子



今天是杜导正叔叔百岁生日,太佩服他顽强的生命力,祝他健康,天天快乐!非常想念杜叔叔。

李欲晓





图片视频明明提供

责任编辑范建



为防失联请扫码关注都壹见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