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键访谈 | 蔚来怎么做到单月交付破两万?

蟹老板本人 电动星球N 2024-01-18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

从 7 月 31 号开始,社交网络上,蔚来月交付突破两万一事就已经成为了车圈的热点。


这几天,群内经常会看到一张截屏,上面有一行字:「今年蔚来有一个月销量过两万我吃屎,蔚忠贤截屏。」



如果大家不知道「蔚忠贤」是什么,这里解释下:蔚来死忠粉


在这样一个节点,看到这样一张截屏,是有些感慨的。


不是说要去追问人家有没有,而是感觉那些认为蔚来在改变中国汽车、在创造全新价值、在做正确事情的人,这一次终于扬眉吐气,有所慰籍了。


譬如,@电动兄弟 前晚就在微博上激情满满地写到:「朋友们,中国蔚来汽车以最硬汉的方式,在完全逆风局中,用高端纯电车型,在几个小时前,实现了月交付两万台车。」


@水水兄同学 则发博称:「淡定,淡定,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不是巅峰,这不是巅峰,这是开始,这是起步,这是爬坡,真正的实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前路漫长,做好长跑准备!」


31 号 23 时许,广州番禺牛屋的蔚来 Fellow 说:「感谢对蔚来的支持,我们唯有做好所有该做的事情,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前天凌晨 12 点半,李斌说:「路还长啊,继续加电!」


我则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蔚来是怎么做到月交付两万的,尤其是上半年的逆风局下。


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十几个人提出了采访,从蔚来内部的中高层到一线,再到蔚来的车主、行业内的朋友,最终有了这么一篇文章。


大体分三个章节来讲述:六月之变、NIOPower、运气之外。


下面开始。


6 月之变



我们先说 6 月之变,这是最显性,也最容易被人感知的。


什么是 6 月之变?蔚来在 6 月中的营销传播之变。对内而言,它是产品与换电服务的解耦,对外则是终身免费换电退出历史舞台,蔚来全系车型力减三万。


但是,在合肥的蔚来车主周哥(化名)看来,全新的价格政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是蔚来内部的巨大改变。


周哥说,虽然最近他参加活动不多,具体不太清楚,但他感觉肯定是内部有比较大的推动,销售团队不像之前那么佛系了,「 之前是纯靠车主和产品力驱动,现在终于有点开始靠销售驱动了。


在他看来,产品力再好,终归还是需要企业内部的销售和运营能力驱动。而且跟友商对比的话,会发现之前蔚来出了新车,就把旧车的营销几乎给忘了,「所有人都希望下一款车可以拯救蔚来。」


蔚来 KOC @肉肉爸比 在接受访谈时也谈到类似的变化。


譬如,销售端的组织、策略、节奏的优化——「蔚来有的门店 FL 数量较前两个月翻了一番」、「从外部的销售策略,产品宣发策略上,做了极大的改进,拳头产品 ES6 / ET5T / ES8 的物料非常丰富,给到了前端/ KOC 非常大的支持」、「下单-5 天内锁单-排产,节奏一气呵成,没有给意向车主留有太多反悔的余地,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正确,牢牢抓住用户。」


但这个六月之变怎么来的?


综合各个关键节点的信息来看,虽然蔚来的营销政策是 6 月 12 日才发布的,但这个新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节前后,当时李斌已经就营销领域提出了要求,包括招聘更多的一线人员,也包括更加下沉和积极的策略。


蔚来总部的张晨(化名)在接受访谈时也印证了这一点。

  

张晨(化名)说,蔚来今年二季度的重点是「整个端到端的营销流程,营销体系」的打造——就是从洞察到市场的变化,到将市场的变化转化为营销策略,再到通过内部的组织分工和针对每一款产品的针对性的营销打法,再到整个区域和效能的落地动作的执行。


但从春节前后到 6 月 12 日新政发布,中间还有一个关键节点:六月初的李斌中山之行。


在当天用户面对面之后的座谈会上,李斌对于营销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对一些问题,譬如行动迟缓提出了批评,并且第一次向基层披露了换电权益剥离的想法,甚至聊到了新的定价策略。


有与会的一线销售回忆,当天的座谈会效果极好,可以用士气大振来形容。「蔚来 2019 年推出终身免费换电,在当时是对的;现在解耦,同样也是对的。」


他特别提及了一句话:敢为天下先


一个半月后的现在,有蔚来中高层告诉我们,李斌的这次决定和推动很关键,蔚来在整个执行层面也更坚决了。

         

NIO Power



六月之变,可以看成是蔚来在销量上打开的开口。它显性,但并不是全部。


在接受我们访谈时,很多人都谈到了 NIO Power,认为这是蔚来这次月交付破两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甚至是蔚来坚决的另一面。


的确,从六月之变开始,就传播层面来看,蔚来的改变同样巨大,而且非常成功。最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 NIO Power


譬如,蔚来主管能源的副总裁沈斐在过去一个月在社交媒体上就极为活跃,在许多关键问题上的发声更是屡屡引爆舆论,譬如,最近一次在 #蔚来新疆充电桩涉嫌遭质疑# 话题上的连续表态。


包括「优先服务好蔚来用户没什么错,找些更精细的办法,能兼顾到更多非蔚来的用户」,也包括「不要考验人性;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不要因为 1% 的坏人,而去惩罚 99% 的好人。这些是设计运营机制的重要出发点。」


这样的传播和发声,让蔚来赢得了很大的声浪,并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周哥就认为这次月交付破两万,排在第一的原因是 NIO Power:「高速换电站和换电站地级县市的下沉让换电可见了,虽然没有看到数据,但感觉应该是开始拉动非一、二线城市的购买了。」


某著名供应链企业的中层干部 Ray 则说,这次蔚来月交付过两万,代表蔚来渡过了二次触底。而在谈及原因,他认为必须包括 NIO Power,「说白了我觉得是 NIO Power 和营销策略的改变,加上产品换代给出了势能。」


Ray 说,他曾经认为蔚来走出二次触底,关键在于营销策略、产品和智能标配。但他现在觉得要修改一下,目前看来,「智能标配」这个因素不如 NIO  Power 重要。


蔚来中层@DY 在提及 NIO Power 时则说,蔚来内部是把产品、服务、社区是放在一起说的。平时讨论起来,大家会认为这是三大支柱,互相支持,互相影响,互相配合,互相作用。譬如,NIO Power 确实很强,但 NIO Power 除了技术强以外。服务又很好,这才能有了一些显性的,或者是让大家能感觉到的呈现。


在 NIO Power 上,更难的就是定力和坚持


DY 说,蔚来公司的风格,一贯以来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现在看坚持纯电高端路线这个事情,它就是难,但是是难而正确的事儿。所以路径就要比别人长一些,但坚持总归是能见到成效的。」


这样坚持的成效是什么?

 

一个可以说的数字是,蔚来不仅是中国换电站布局最多的企业,目前超过了 1600 座,也是自建充电站最多的车企。


截止 7 月 21 日是 2815 座充电站,16745 根充电桩。在新疆许多偏远地方,蔚来充电桩甚至是电动车,包括插混、增程车型在内唯一的充电设施。


运气之外



其实,在 6 月交付突破万台之前,蔚来经历了自 2020 年初以来最难的一段时期。


当时,NT2.0 车型已经交付了 ET7、ET5、ES7 三台车,但销量一直未得到明显提振。2 月、3 月时,蔚来虽然也对老款 886 采取了行动,但在席卷了全国的降价风潮下,其 4 月、5 月的销量却不升反降,连续两个月徘徊在六千多台的水平上。


一时间,舆论踩踏。


在友商大单品爆发,连续发布周销量排行榜的夹击下,蔚来的产品代际切换,产品定义遭遇了严厉质疑,产品团队高度承压。


很多人质疑蔚来的产品策略与产品定义,质疑蔚来有没有未来,认为蔚来在方法论有严重问题。而友商的「大单品」之道则成为了显学,极致效率和套娃成为了最有效的方法论。


放在今天来看,是如此吗?


「蔚来销售策略改变了,价格降了就能卖出去,说明产品还是对的。怕的是,降价了也没用。」昨天,在谈及蔚来月交付突破两万时,某豪华品牌的朋友这样对我说。


他的这个判断,或许也是张晨想说的。


张晨特别谈及了产品,并表示从一个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规划的视角来看,这次蔚来月交付过两万,其实验证了蔚来在产品定义上的判断——高端个性化的需求,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是存在的,而且是存在于这个 30 万以上的区间。


另外,这次的月交付过两万在他看来,还是一个很好的验证——证明市场不是往往大单品、单纯功能性价值方向驱动的。方法论也不是唯效率、唯规模的。


张晨说,事实证明,多产品,每一款产品满足精准的用户需求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如果说不存在的话,我们做再多的营销也是白搭。」


行文至此,谈的其实是产品,或者产品规划,那为何这一段小标题要打「运气之外」?


因为,产品定义其实是与运气无关的,它更考验对未来的判断和战略的坚持。


它是运气之外的。


写在最后:披荆斩棘


访谈至此,全文其实已经结束了。


DY 最后说,成绩兴奋,但过了零点集体冷静,清零就是新的一天和一月,这是特别好的事儿。两万只是蔚来给自己定的及格线,还有更好的成绩要去努力和挑战。


我不清楚蔚来最终能走到怎样的高度,但希望它能披荆斩棘,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期盼,也是支撑我在凌晨两点写完稿件的原因。


(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关键访谈 | 蔚来怎么做到单月交付破两万?

蟹老板本人 电动星球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