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届年轻人,萎了!也秃了!

我是文化菌 拾文化 2024-05-23

作者:李戈



最近看到了一条热搜,饱受脱发困扰的袁子义(化名),在一家植发机构花5万多元购买了“副院长主刀”套餐,但半年后却发现,植发后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机构承诺的95%存活率。


5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让很多网友直呼,植发,真是一场头顶上的“赌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梯楼宇间,地铁的走廊墙上,地铁车厢里,到处可见各种植发的广告。


近几年双十一的购物风潮中,电商交易额从100亿到1000亿再到2000亿持续飙升。


当这些数据在热搜上已经沸腾的不行的时候,同时还有另一个扎心数据也十分火热,那就是“假发成交数”。



根据有关报道显示,2019天猫发言人微博公布的双11假发套成交数据呈现了新鲜的特质:在所有购买假发套的人群中,90后是本届双11最“秃”出的群体,以42.41%的比率成为假发套购买主力军;而还未满20周岁的00后,竟以8.36%的比率打败了奔六的60后们,位列第四。


而上海成为全国最“秃”飞猛进的城市,假发套成交数排第一,北京、广州紧随其后,江苏南京、苏州双双上榜。


2023年,全球假发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


根据Mob研究院《2021年90后脱发调研报告》,中国约有2.5亿人存在脱发问题,其中90后占比上升,达到39.3%,超过80后,成为“人间蒲公英”。


脱发大军中,90后,已经强势“秃”围。



01

“秃”然的自我,也可以很有温度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上班族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的脱发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为此很焦虑,甚至在找工作时遇到歧视后感到非常自卑。


面对这种“秃”然的烦恼,本可以放平心态来看待,号称“日本研究秃头第一人”的日本大阪大学板见智教授,在NHK广播《脱发的科学》节目中回答问题时,表达了他的中心思想,那就是:


什么方法都没用,该你秃还是得秃!



既然很难去避免,那我们不如就坦然面对,换个角度来看,光头,其实也是很可爱的。


这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成立于1989年,日本青森县鹤田町的“秃顶协会”,一个有组织的光头联盟。


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黑社会组织,而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群体,看他们的徽标就能感觉的到——一个圆圆的脑袋光芒四射,开心的笑容让他人觉得非常温暖。



他们的口号是:“用光头照亮世界。”


一群曾经都被秃顶困扰的人聚在一起,为他人带去更多的善意和温暖,共同享受秃顶的乐趣。


也是因为这个协会,我们才知道原来光头有这么多雅称。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知的就是“地中海式”,这种发型特点就是中间光亮如洗,四周杂草丛生,到了中国就赢得了一个本土气息十足的称谓,叫“中间足球场,四周铁丝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风格,比如“瀑布式”“钟乳洞式”“云上旭日式”“孤城落叶式”“七零八落松叶式”“全体撤退式”……



瀑布式的秃法非常直观,头发成纵队排列,整个头顶上一共也没有几列,特别像《樱桃小丸子》里面的尴尬黑竖线。


钟乳洞式,顾名思义,中间发量比较多,向下越来越扁,像一个钟乳石的样子。


云上旭日式,这是一个极富有想象力的形容,也是我们经常在国外电影里或者童话故事里看到的秃头类型,头顶一片光明,在后脑勺部分来一丛头发,像一片云一样遮挡住头顶的阳光。


孤城落叶式,别以为是什么剑法,而是很有特色的发型,四周散布的头发却排列整齐,共同向心走势,但却知难而止,中间留下了一座孤城。


七零八落松叶式,这种发型比较随性,就像一堆松叶被风吹过,散落到头顶,自由生长。


全体撤退式,这种发型的辨识度就太高了,很简单,一根不留,像葛大爷一样。


看了这么多光头的雅称,真是不得不感叹,发量多的人发型总是相似的,而秃头的人却各有各的秃法。



02

秃头也可以魅力无限


提起秃头人物的形象,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那些具有宗教属性的人物,和尚、法师、修道士等等,他们的光头给人们一种充满智慧,阅历丰富,不受世俗约束的意味。



除此之外,我们熟知的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为医学的发展贡献颇大,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医学发明,其中有一个发明很有意思,叫做“希波克拉底的花环”,正是他对于“地中海”发型的美称。


在西方艺术史上,秃头也是极具艺术化的形象,梵高的著名画作《永恒之门》,画面的主体就是一位秃顶的荷兰老翁,梵高自己对这幅画作也评价较高,说“这位老工人看起来多么美妙啊,他的光头与打着补丁的棉纱工装裤相得益彰。”



在影视领域,秃头角色和演员更是数不胜数。提到喜剧,马上就能想到那个吃面条,卖羊肉串的陈佩斯,那个被用作微信表情包“葛优躺”的葛大爷,那个卖着印度神油,不是药神的徐峥……


提到硬汉,范·迪塞尔、巨石强森、布鲁斯·威利斯等演员扮演的那些坚毅可靠的英雄形象。


提到游戏,《战神》系列的奎爷和《杀手》系列的47,都是长久以来深受玩家们喜爱的秃头主角。


提到动漫,“我变秃了,也变强了”,这句来自日本著名动画《一拳超人》中的主角琦玉的著名台词,可以说是实力秃头派的重要宣言,头不是白秃的,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也完成自己能力的提升。



《七龙珠》中世界第一的武道家,被世人称为“武术之神”的龟仙人,表面上是一位色眯眯的老头,但实际上却是位敢于为消灭邪恶而牺牲自身性命的战士。



还有《七龙珠》中天下第一武道大会那个经典的桥段,龟仙人的徒弟克林与老冤家鹤仙人的徒弟饺子对决,在比赛前的文斗项目上,两人进行了比头发数量大战,最后饺子以一根头发的微弱优势获胜,让观众印象深刻。



巴里大学的Muscarella博士说:“秃头的男士不具备攻击性,让人感到更加可靠值得信赖,他们的社交性更强……尽管秃头的特征降低了男性对自己身体的吸引力,但增加了他对社会的支配感”。


也许,这就是秃头的独特魅力吧。



03

“光头墙”背后


提起脱发,很多人就会觉得没面子,甚至花费大价钱去植发,有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在人类审美的历程中,光头似乎是经历了一场被“污名化”的过程。


不可否认,在古今中外,好像真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或者文明是崇尚以秃为美,甚至还对秃头充满了敌意,这种偏见就像是在人们心中高高筑起的壁垒一样,影响着人们的观念。


的确,发型在古代具有一定的政治隐喻色彩。


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在地中海-大西洋奴隶制传统当中,剃光头是奴隶的身份标志之一;中世纪的欧洲,发型的华丽程度是贵族们攀比地位的重要指标;而在中国,从汉代起平民与贵族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制,根据礼法来规范自己的发型,并借此来区分阶级。


古罗马人就对秃子们恶意满满,他们甚至提出了“秃子法令”来阻止秃头男子竞选议员,即使已经是最底端的奴隶,秃顶的奴隶也只能卖到别人一般的价格。



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时期著名的上古五刑,其中就有髡刑,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流行,因为佛教徒是剃光头的,而且又不结婚,世俗社会认为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


《三国演义》之中,曹操著名的“割发代首”的故事,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士兵们全都小心翼翼地走,生怕破坏了麦田。


曹操自己骑马而行,结果马惊了,突然跳到麦田里,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请你行刑吧。



这怎么可能?古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统帅怎么能够杀头呢?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



所以,一提到光头,割发似乎就与不太好的事情相关联。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脱发”“秃头”不应成为将人特殊化的标签,也许面对这个群体,关键词并不是“包容”,而是发自内心认为“我们没什么不一样”,光头与否只是和单双眼皮类似的外貌差异而已。


发自内心去尊重,让阳光不仅能照到光头的正面,也能照到光头的背面。


ENG

推荐阅读:邯郸“小恶魔”被刑事追责,事情不止这么简单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