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LAN间路由

小白学智能 小白学智能 2023-04-06
01VLAN间路由的必要性

我们已经知道两台计算机即使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只要所属的VLAN不同,那便无法直接进行通信。

接下来我们将要介绍如何在不同的VLAN间进行路由,从而使分属不同VLAN的主机能够互相通信。

先来复习一下为什么不同VLAN间不通过路由就无法通信

在LAN内的通信,必须在数据帧头中指定通信目标的MAC地址。而为了获取MAC地址,TCP/IP协议下使用的是ARP。ARP主要是通过广播解析MAC地址。也就是说,如果广播报文无法到达,那么便不能解析MAC地址,也就无法直接通信。

计算机分属不同的VLAN意味着其分属不同的广播域,自然也就收不到彼此的广播报文。因此,属于不同VLAN的计算机之间无法直接互相通信。

为了能够在VLAN间通信,需要利用OSI参照模型中更高一层——网络层的信息(IP地址)来进行路由。

路由功能,一般主要由路由器提供。但在今天的局域网里,我们也经常利用带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来实现。

接下来我们分别看看使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时的情况。


02使用路由器进行VLAN间路由

在使用路由器进行VLAN间路由时,与构建横跨多台交换机的VLAN时的情况类似,我们依旧会遇到“该如何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这个问题。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接线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 将路由器与交换机上的每个VLAN分别用网线连接

● 不论VLAN有多少个,路由器与交换机都只用一条网线连接

①、“把路由器和交换机以VLAN为单位分别用网线连接”主要是将交换机上用于和路由器互联的每个端口设为访问链接,然后分别用网线与路由器上的独立端口互联。如下图所示,交换机上有2个VLAN,那么就需要在交换机上预留2个端口用于与路由器互联;路由器上同样需要有2个端口,两者之间用2条网线分别连接。

只是此方法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即其扩展性较低。每增加一个新的VLAN,都需要消耗路由器的端口和交换机上的访问链接,而且还需要重新布设一条网线。路由器通常不会带有太多LAN接口的,因此新建VLAN时,为了对应增加VLAN所需的端口,就必须将路由器升级成带有多个LAN接口的高端产品,这部分成本以及重新布线所带来的开销,都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


②、“不论VLAN数目多少,都只用一条网线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则是当使用一条网线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时,需要用到汇聚链接。

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将用于连接路由器的交换机端口设为汇聚链接,当然,路由器上的端口也必须支持汇聚链路。双方用于汇聚链路的协议自然也必须相同。接着在路由器上定义对应各个VLAN的“子接口(Sub Interface)”。尽管实际与交换机连接的物理端口只有一个,但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它分割为多个虚拟端口。

VLAN将交换机从逻辑上分割成了多台,因而用于VLAN间路由的路由器,也必须拥有分别对应各个VLAN的虚拟接口。

采用这种方法的话,即使之后在交换机上新建VLAN,仍只需要一条网线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用户只需要在路由器上新设一个对应新VLAN的子接口就可以了。


03同一VLAN内的通信时数据的流程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使用汇聚链路连接交换机与路由器时,VLAN间路由是如何进行的。如下图所示,为各台计算机以及路由器的子接口设定IP地址。

红色VLAN(VLAN ID=1)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0/24,蓝色VLAN(VLAN ID=2)的网络地址为192.168.2.0/24。各计算机的MAC地址分别为A、B、C、D,路由器汇聚链接端口的MAC地址为R。交换机通过对各端口所连计算机MAC地址的学习,生成如下的MAC地址列表。

端口MAC地址VLAN
1A1
2B1
3C2
4D2
5--
6R汇聚

首先考虑计算机A与同一VLAN内的计算机B之间通信时的情形。

(1)计算机A发出ARP请求信息,请求解析B的MAC地址。

(2)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检索MAC地址列表中与收信端口同属一个VLAN的表项。

(3)结果发现,计算机B连接在端口2上,于是交换机将数据帧转发给端口2,最终计算机B收到该帧。

收发信双方同属一个VLAN之内的通信,一切处理均在交换机内完成。


04不同VLAN间通信时数据的流程

那么不同VLAN间的通信呢?如果计算机A与计算机C之间要进行通信呢?

*1

计算机A从通信目标的IP地址(192.168.2.1)得出C与本机不属于同一个网段。因此会向设定的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GW)转发数据帧。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需要先用ARP获取路由器的MAC地址。


*2

得到路由器的MAC地址R后,接下来就是按图中所示的步骤发送往C去的数据帧。①的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是路由器的地址R、但内含的目标IP地址仍是最终要通信的对象C的地址。


*3

交换机在端口1上收到①的数据帧后,检索MAC地址列表中与端口1同属一个VLAN的表项。由于汇聚链路会被看作属于所有的VLAN,因此这时交换机的端口6也属于被参照对象。这样交换机就知道往MAC地址R发送数据帧,需要经过端口6转发。

从端口6发送数据帧时,由于它是汇聚链接,因此会被附加上VLAN识别信息。由于原先是来自红色VLAN的数据帧,因此如图中②所示,会被加上红色VLAN的识别信息后进入汇聚链路。


*4

路由器收到②的数据帧后,确认其VLAN识别信息,由于它是属于红色VLAN的数据帧,因此由负责红色VLAN的子接口进行接收。

接着,根据路由器内部的路由表,判断该向哪里中继。

由于目标网络192.168.2.0/24是蓝色VLAN,且该网络通过子接口与路由器直连,因此只要从负责蓝色VLAN的子接口转发就可以。此时数据帧的目标MAC地址被改写成计算机C的目标地址,并且由于转发时需要经过汇聚链路,因此被附加了属于蓝色VLAN的识别信息。这就是图中③的数据帧。


*5

交换机收到③的数据帧后,根据VLAN标识信息从MAC地址列表中检索属于蓝色VLAN的表项。由于通信目标——计算机C连接在端口3上、且端口3为普通的访问链接,因此交换机会将数据帧除去VLAN识别信息后(数据帧④)转发给端口3,最终计算机C才能成功地收到这个数据帧。


进行VLAN间通信时,即使通信双方都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必须经过:“发送方——交换机——路由器——交换机——接收方”这样一个流程来进行。



//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