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又掉坑了?小瑕疵不改股王本色

海豚君 海豚投研 2023-08-22


北京时间8月16日港股盘后,股王腾讯财报出炉,虽然本土游戏的拉胯导致收入低于市场预期,盈利端的表现则仍然亮眼。
具体看关键要点:
1、业务飞轮转动是关键:在业务修复和降本增效的周期里面,盈利暴拉属于意料之中,但要判断公司更长远的发展前景,走出疫情扰动的当下,不仅要看公司的恢复情况,还应该更关注主营业务在创收能力上是否有激发新的活力。
(1)广告又是“最靓的仔”: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末期,游戏、金科都戴上了监管紧箍咒之后,加速微信商业化实际上就是短中期看腾讯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除了有疫情修复的逻辑,巨头之间生态墙打破,也让海豚君预期微信生态的流量价值能够更好的变现,成为流量末期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二季度所望,广告又爆了,社交广告肯定是主要动力。其中视频号收入达到30亿多,贡献超12%,进展不错,按此趋势下去,大概率能够超全年目标。此外,昨天腾讯音乐的财报也可以看出,媒体广告应该也在回暖中,没有继续拖累。
(2)游戏“拉胯”,但无需线性推演:游戏拉胯,应该是市场对这次财报最大的失望之处。游戏对腾讯的业绩贡献重要度自不必多说,而在行业已经明显回暖的情况下,腾讯反而掉队了。不过我们建议辩证的来看,当期收入与是否有新品,以及流水的确认时点相关,也容易造成季节间的波动。
尤其是年初在明显冲了一波王者荣耀的流水之后,Q2腾讯新款不多,同行反而发了一些重磅,因此本土游戏短期顺势转淡。
海豚君原本的预期也并不高,并且在之前的大股东抛售点评《腾讯:大股东抛抛抛,股王还能有信仰吗?》中明确提及,需要调低腾讯Q2以及今年的游戏预期。
而从递延和新品管线来看,我们认为也不用对短期的扰动太过悲观。并且国际市场上,已经慢慢走出疫情后线上回流线下的影响。
(3)还算稳健的金科:虽然二季度增速没有市场预期的高,但基本趋势上还是比较稳健的,至少市场竞争方面暂且不用担忧,只是行业的监管可能会对一些衍生业务的开拓持续产生影响。7月财付通也交了30亿的罚金,从情绪上看,处罚落地是好事。
(4)企服有电商佣金的增量:云业务算是磨底结束,已经恢复轻微增长了。除此之外,就是年初开始收费的视频号直播电商佣金收入,整体企业服务同比10+%的增长。
2、盈利不俗,控费周期接近尾声:二季度仍然是利润端超出预期,主要源于广告、金科的毛利率环比有显著的提升,可能是移动广告联盟占比下降分成增幅较小,以及带宽成本的压缩。
此外,利润率的提高还有控费的作用,但经营费用已经只有低个位数的同比下滑。而二季度推广投放已经恢复正增长,这一轮的主动控费基本接近尾声,在业务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张下,营运支出也需要回归增长。
3、回购情况:上半年公司共计回购0.48亿股,耗用169亿港元,购回的股份已被注销。在大股东新一轮抛压下,海豚君预计或有可能加码回购力度。
4、财报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观点
股王二季度的业绩虽然有缺陷,但本身其实没太多可诟病的。近期的股价弱势,主要和宏观预期、大股东抛压以及Q1业绩炸裂后市场对后续增长预期太高需要不断调整,都有关联。
二季度游戏的疲软海豚君建议辩证的来看,当期收入与是否有新品,以及流水的确认时点相关,也容易造成季节间的波动。
尤其是年初在明显冲了一波王者荣耀的流水之后,Q2腾讯新款不多,本土游戏短期转淡并不是难以理解,因此海豚君原本的预期也并不高,并且在之前的大股东抛售点评《腾讯:大股东抛抛抛,股王还能有信仰吗?》中,我们也明确提及,需要调低腾讯Q2以及今年的游戏预期。
而另一面,从递延收入的环比加速趋势来看,我们认为也不需要对有新品和暑期热度的三季度线性推演式的悲观,四季度同理。
而广告收入的连续超预期,我们认为值得重视,这表明微信生态流量的价值比市场想得更高。同样需要关注的,是集团层面不同业务间的有效协同,在收入稳态下,能够释放出的更多盈利空间。
年初以来beta层面的压制因素过多,有点浪费腾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漂亮的翻身仗业绩。对于这份财报,尽管利润超预期了,因为游戏的拉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反应可能很难积极。
但过多的去挑刺也没必要,目前的市值3.1万亿港元,仅对应了20x的今年Non-IFRS净利润,即只有主营业务价值,而腾讯还有近7000亿港元的股权资产价值(80%折价)以及近200亿港元的净现金,并没有被合理定价。
海豚君随后会通过长桥App与海豚的用户群分享电话会纪要,感兴趣的用户欢迎添加微信号“dolphinR123”加入长桥海豚投研群,第一时间获取电话会纪要。

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用户生态:QQ冲高回落
二季度微信用户净增800万,保持稳定扩张,季末达到13.27亿。但QQ用户在一季度冲高之后,自然性回落,月活减少2600万。
QQ因为用户年龄圈层的原因,见顶走弱是大趋势,季节间的波动可能只是当期有新的功能或内容上线。微信流量稳定能够支撑微信生态商业化不断加深。
二、游戏疲软超预期,关注新游表现
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445亿,同比增长4.8%,明显低于市场一致预期8%的增长,上季度的惊喜没有持续。
细分来看,主要是本土游戏拖了后腿,同比持平,而Q1增速有6%,也显著低于行业16%的增长水平。二季度的疲软应该主要源于老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平精英》)继续下滑以及《王者荣耀》年初冲高回落减弱了同比增速,此外就是与腾讯新游上线不多以及网易(《蛋仔派对》、《逆水寒》)、米哈游(《崩坏:星穹轨道》)分别有重磅游戏上线有关。腾讯二季度上线的新游中只有《合金弹头:觉醒》流水还不错,预计贡献了5%。
海外游戏勉强还行,同比增长19%(剔除汇率影响,同比+12%),实现132亿元的收入。但与核心投行一个月之前的前瞻预期相比,还是低了一些。二季度海外游戏收入仍然是《Valorant》、《Triple Match 3D》和《胜利女神:妮姬》的贡献。
当然如果放在行业里面,腾讯游戏海外吸金的能力还是领先的。
展望三季度以及下半年,海豚君认为需要谨慎调低预期,但也不必过于悲观。低基数、新品密集上线以及海外游戏市场的复苏,都望托底下半年的游戏增长。除此之外,二季度的递延收入也并没有同步萎缩,流水上应该还算稳定,只是用户实际购买消耗的速度变慢。
我们之前也说,从目前的产品管线来看,今年其实并不算腾讯的产品大年(尤其是与竞对相比),主要上线的是端游,新游中重磅类的手游比较缺。虽然两款端游《无畏契约》、《命运方舟》都可以算得上是头部作品,但端游的用户覆盖面还是不及手游,流水规模也差一个等级。但只要版号常态化发放,手游回暖的趋势仍然可以期待。
从第三方数据来看,7月腾讯本土市场有环比回暖迹象,老游戏流水下降减弱。海外市场则因为《PUBG》触底回归增长,同样有了反弹加速的趋势。
三、广告高速“狂飙”
二季度腾讯的广告收入又一次大超预期,尽管市场预期已经并不低了,单季实现收入250亿,同比增长34%,其中视频号贡献了30亿。
二季度数字广告整体行业也在低基数下加速增长,但显然腾讯更加受益。
去年虽然基数低,但环比来看,二季度能够体现出商家对腾讯生态更强劲的广告需求,这也是海豚君主要看好的增长点。
一方面,疫情后有自然的投放恢复,另一方面,则是腾讯开放了更多的广告库存,尤其是视频号,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有不断新流量涌入的场景,再加上本身微信用户价值不低,因此投放的需求就比较高了。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互联网巨头之间生态墙在逐渐打破,今年电商混战升级,各个平台都有从外部获取优质流量的动力。在平台间互联互通的合作逐渐扩大下,微信渠道也成为综合电商平台的线上买量首选。
比如5月中旬,腾讯广告高调宣布与阿里妈妈合作带货链路,备战618。具体方式就是淘宝在朋友圈投放广告后可一键跳转至淘宝。
四、金科与企服稳健修复,但不及预期
二季度金科与企服的收入继续走在修复趋势上,同比增长15%,由于包含了视频号电商佣金的增量,因此老业务的修复情况应该是很一般。整体金科企服的收入与市场预期YoY 20%+相比,明显逊色,也比海豚君的预期要低。
细分来看,增长动力主要还是金科,尤其是对于线下支付场景有优势的财付通来说,二季度流量回归线下,对支付的拉动还是更有力。
总的来说金科市场竞争方面暂且不用担忧,只是行业的监管有可能会对一些衍生业务的开拓持续产生影响。7月财付通也交了30亿的罚金,从情绪上看,处罚落地是好事。
企业服务同比增长低两位数,其中云业务已经走出磨底期,同比微增,企服里面另外的增量就主要来自于视频号的电商佣金收入。
五、投资相关收益:分占盈利增加,但部分资产估值缩水
二季度腾讯主业以外的投资性收益不多,其中分占联营/合营盈利12亿,相比一季度的1亿,环比提升明显,说明兄弟公司在降本增效之后利润都开始加速反弹。
但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缩水了31亿,抵消了上述的分占盈利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收益。
六、盈利不俗,控费周期接近尾声
二季度仍然是利润端超出预期,主要源于广告、金科企服的毛利率环比有显著的提升,可能是移动广告联盟的收入占比下降使得分成成本增幅较小,以及云业务上服务器带宽成本的压缩
此外,利润率的提高还有控费的作用——主要源于裁员,雇员福利支出同比下滑3%,二季度单季员工净减少1700人。
但整体经营费用已经只有低个位数的同比下滑,其中推广投放已经恢复正增长,这一轮的主动控费基本接近尾声,在业务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张下,营运支出也将回归增长。
最终二季度实现Non-IFRS归母净利润375亿,同比继续加速增长33%,超出市场预期。而海豚君同时也比较关注主营业务的经营利润情况,二季度同比增长57%,环比放缓,但去年同期基数并没有更低,因此整体仍然在修复趋势上。
七、抛压与回购:关注静默期后公司是否会加码回购
上半年公司共计回购0.48亿股,耗用169亿港元,购回的股份已被注销。在大股东新一轮抛压(今年底减持至24%~25%,未来每年减持2%~3%),逐步走过业绩反弹的巅峰期时,在这么大体量上再加速增长的难度较大,因此若要支撑短期股价,可能需要加码回购力度。
更多的回购和抛售的信息可回购点评《腾讯:大股东抛抛抛,股王还能有信仰吗?》,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赘述。
<此处结束>



长桥海豚投研「腾讯」历史文章:

财报季

2023年5月17日财报点评《腾讯没有惊喜?股王黄金质地藏不住

2023年3月22日财报点评《腾讯:中概们接连塌房?股王稳坐主场

2022年11月16日财报点评《腾讯:微信金矿傍身,股王想赚钱并不难

2022年8月17日财报点评《360 度无死角拆腾讯:真有那么糟糕吗?

2022年5月18日财报点评《腾讯:股王还在渡劫

2022年3月23日财报点评《腾讯:股王照样 “深蹲”?考验信仰的时刻到了

2021年11月10日财报点评《当腾讯不再是 “优等生”,究竟是谁的锅?

2021年8月18日财报点评《360 度无死角的拆一下腾讯二季度业绩

2021年5月20日财报点评《腾讯业绩稳字当头,是克制还是疲态?| 海豚投研

2021年3月24日财报点评《鹅厂的财报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深度

2023年1月6日《泛娱乐 “开门红”,腾讯、B 站们谁的反弹更持久?

2022年9月28日《重拾腾讯,探探股王的 “底”

2022年1月5日 《“小腾讯” 被抛吓坏腾讯小兄弟?Sea 这事意义不一样

2021年6月28日 《“鸡肋” 的腾讯背后:终究还是对支付下手了!| 海豚投研

2021年6月20日 《腾讯下一站:万亿市值?(下)|海豚投研

2021年6月10日 《腾讯下一站:万亿市值?

2021年5月19日 《监管落地之前,新一轮变革后的腾讯能否顶住压力?|巨头前瞻

2021年5月5日 《流量产权战:商家入局,腾讯得意 | 调研纪要

热点

2022年1月17日《蚂蚁的蝴蝶效应:美团、拼多多都会被腾讯甩?

2022年1月12日《再谈腾讯交出去的另外 “半条命” 价值

2021年12月23日《腾讯 “拜拜” 京东:快乐分手还是忍痛割舍?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长桥海豚投研(“海豚投研”)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投研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投研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投研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投研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投研製作,版權僅為海豚投研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投研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投研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文末福利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



研报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