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复函(2010年施行)

请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信用卡犯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复函

(法研[2010]105号)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

  你局公经金融[2010]110号《关于公安机关办理信用卡犯罪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征求意见的函》收悉。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一、对于一人持有多张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每张信用卡透支数额均未达到1万元的立案追诉标准的,原则上可以累计数额进行追诉。但考虑到一人办多张信用卡的情况复杂,如累计透支数额不大的,应分别不同情况慎重处理。

  二、发卡银行的“催收”应有电话录音、持卡人或其家属签字等证据证明。“两次催收”一般应分别采用电话、信函、上门等两种以上催收形式。

  三、若持卡人在透支大额款项后,仅向发卡行偿还远低于最低还款额的欠款,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行为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认定为“恶意透支”。

  四、非法套现犯罪的证据规格,仍应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原则上应向各持卡人询问并制作笔录。如因持卡人数量众多、下落不明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取证,且其他证据已能确实、充分地证明使用信用卡非法套现的犯罪事实及套现数额的,则可以不向所有持卡人询问并制作笔录。

  二〇一〇年七月五日



- END -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推荐阅读:


1、特殊用地政策:哪些建设行为适用“按原地类管理”

2、最高法:23种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2021图表版)

3、最高法:人民法院能否强制执行人身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

4、最高院法官吴晓芳:婚姻家庭纠纷审判热点、难点35个问答(超实用)

5、“林某斌获死亡赔偿金争议”:是否属于遗产?如何分配?最高法早有答案

6、重磅!微信推出“腾讯电子签”,线上催款具备同等法律效力!(附2021年借条范本)

如果你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最高审判研究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和“点赞”,拜托了!

点“原文”共进步

一起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