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次,没人再同情亮亮和丽君了

小西cicero 林中的维吉尔 2024-05-16



曾经聊过亮亮和丽君的事儿,听说这两天他们又哭上热搜了,
5月8日,他们发了一个视频,哭诉自己被关闭带货橱窗的事情。
原来自从上次火过之后,亮亮和丽君在留郑和回乡之间反复横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回乡。回乡之后立刻做起了卖家乡樱桃的“助农”带货视频。
因为之前事件博取的同情的余量尚存,很多网友还是愿意买他们的樱桃。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小两口在试图绕过平台,通过私人账号对接的方式买卖樱桃。有网友提醒,但两人依然我行我素。
于是平台的处罚决定很快来了,永久封禁了两人账号的带货橱窗。

这个处罚力度有多大呢?

他们的账号几乎靠卖货赚钱,如果没有卖货,那么他们赖以吸引流量的40 万粉丝账号,就直接废了。

然后这个时候,这对小夫妻才又发视频,哭诉自己被针对了,上头没有人,被平台砸了饭碗,上有老、下有小,这还怎么生活……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果说封号就算被针对,那我应该是一个经常“被针对”的人,已经被怼到遇到这种事连哭天抢地的心力都没有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遇到这种事,是比较同情被封禁人的。

可是看了亮亮和丽君的这个新视频,抱歉,我是真的同情不起来。

我脑中想到的只有一件事——大约是马克思说的话吧:“当历史发生第一次的时候,它是一出悲剧,当发生的第二次的时候,它是一出闹剧”。

我觉得亮亮和丽君的眼下,就生动的诠释了这句名言。想当初,当他们以“烂尾楼夫妻”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时候,他们反应的本来是一个社会问题,代表的是一种普遍的诉求与情绪。

当然,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他们英勇,就像他们自己说的,他们就是一对想要过自己日子的普通夫妇。所以我们可以原谅他们在获得安抚和补偿之后的销声匿迹。我们甚至应该原谅他们在不久之后发的那个正能量满满、说自己眼神里又有了光、决定留在郑州创业的短视频。

但怎么说呢?既然你选择了识时务的君子豹变、选择了得了安抚就岁月静好。你其实也就放弃了再度以自己的“悲情”获取同情心的可能性。更何况平台这次封禁你,理由根本不是你控诉不公,而是你试图不遵守商业规则——绕过平台规则,不交保证金,万一农产品出现了问题,消费者的受损谁来承担呢?

而他们当年控诉的房地产开发商,疑似不遵守的恰恰就是规则,拿着购房预付款不去盖房子,而继续炒地皮。如今这俩小夫妻做的事,本质上不是与曾经侵害他们的人一样么?

不说“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吧,至少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这对小夫妻痛恨的,也不是不公本身,而只是自己不是不公的得利者。

当且仅当他们站在了不公的天平中受损的那一边。他们才会发出“哭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寻求帮助。

可一旦天平稍有向有利他们的方向回摆,他们就又立刻收声,眼神有光,岁月静好起来。

那我觉得,这样的哭诉,是没有价值。这样的人,不值的怜悯,至少不值的社会舆论如此大的怜悯。

真的,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值的写一篇新文去分析他们了,发一篇旧作,权当对这个新事的评论吧。

因为该说的话,我当时都说了。

只是文中提到他们当时要留在郑州,看如今却显示他们最终回了乡,不好意思,他们当时确实是这样说的。

祝他们好运&就此别过

前两天在听到这小两口“我要回农村”的宣言后,很多人都开始为他们一家未来的生计担心。谁料,网友们的担心还在路上,这对小夫妻又突然发了视频宣布。村里他们不回了,他们准备在郑州创业。

同时还发了一个……怎么说呢?正能量满满的视频。

这个急转弯,晃断了不少围观者的腰。

老实说,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倒并不怎么吃惊。因为之前我一文中已经分析过了,这对小夫妻本质上不是一对公共言说者,他们之前发的那些控诉烂尾楼问题的视频,只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凡房地产商或者当地政府能给他们一些合理乃至超额的补偿,我一点都不怀疑,他们转手就会换一种说辞,为地产商和有关部门唱赞歌。

因为他们的要求本来就不高、也只着眼解决自身的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公益理想。而我们得承认,我们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这样的——当不公落到自己上时你可能会义愤填膺,开始思考公正、法制、权利,可一旦过大的打击或过多的实惠降临,很多人就会立刻调转心性。孟子说得好么:“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所以我觉得亮亮和丽君的“君子豹变”,其实无可厚,非常真实的反应了占这个社会大多数的“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说他们被“收编”了也好。这都无所谓,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所以我不奇怪他们的转变,我觉得这很正常。但是对于小两口新发的那个视频,我还是想多说两句。因为这个视频看得我太感

首先,这个视频做的非常精致——超越他们之前所有视频的精致。亮亮和丽君之前拍的大多数视频都比较粗糙、随意,往往就是随手晒晒自己的工资和房贷账单,感叹一下生活不易。哭诉一下自己这个月工资又降了,本来想给丈夫买块肉,结果买了块豆腐。还有到融创那里去堵门,讲讲两万块钱对他们一家有多么重要等等。

这些主题,高情商的说,叫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奋斗在底层的青年的艰辛与不易;低情商而通俗的说,也就是卖惨。

是的,我一直觉得反应生活艰辛和卖惨其实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卖惨也不是什么可羞愧的东西,他们的生活可能就是那个样子,把生活最真实的展现给大家,博取大家的共鸣和同情,这无可厚非么。毋宁说,公众关注、同情他们,就是因为他们肯于展现真实。

但新拍的这个视频,味道完全不是这样了。视频当中,丽君依然以她那口不太标准普通话在讲述,但讲述的立意却高多了:“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就是一个城市的梦想,也是一个城市的未来,永远需要新鲜的血液。”

然后,这个视频居然有了画外音,配着丽君挤地铁,给观众讲了一段特有哲理的话“人生就像一个岔路口,上错了车,走反了方向,然后需要绕很大一圈才能到达终点,就像现在的我一样。”

再然后,老公亮亮也加入进来:“第一次陪丽君上班,看着她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心中有一点难以表达的感觉。丽君这些年真的辛苦了。我们以后一定会幸福的。”

然后,亮亮故意问丽君说:“有没有不舍?”

丽君说:“当然有了,我这边同事对我都特别好,我领导对我也特别好。面对他们的挽留,我都有点不想走!对郑州也是。我们在这里上学,谈恋爱,工作,结婚,生子,感觉基本上重大决定都是在这里。”……

你看,这个视频拍到这里,基本上就小两口子当初拍的那些视频的调性都推翻了——以前他们在公众面前展示的,是一对工作繁忙,工资微薄,好不容易凑钱贷款买了房还遇上烂尾的普通小夫妻。可如今,丽君在口口声声告诉我们,她的同事,她的领导,以及郑州这座城市都“特别好”。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回忆。

那还抱怨什么抱怨?走什么走呢?干脆留下来呗!

于是视频的结尾,丽君正能量满满的给看视频的诸位加油鼓劲:

虽然生活很难,但丽君眼里的光一直都在,也请大家不要熄灭哦!

……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视频,无论精致程度还是立意高度,跟过去那个“我本来想给你买块肉,但想想工资,就只给你买了块豆腐”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有点像昨天还扯着鼻涕泡童言无忌说什么“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屁孩,今天着装整齐的跑去做红旗下的演讲的感觉。

能量正么?绝对正!立意高么?相当高!做工精致么?那和以前的视频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你看完后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细品之下,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个视频,散发出了一种相当浓烈的“二舅味”。

“二舅”这个专属名词,现如今也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它出自去年爆火的那个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当然这个视频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说自己本来没啥精神内耗,这个视频一下子把自己看的内耗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个视频的作者在视频中非得强行升华正能量,把“二舅”那么一个其实很悲惨的故事“丧事喜说”,非要讲出一种昂扬向上感来。这就导致这个影片,既不像宣传片一样有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又不像正经纪录片一样,真正写实。拍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是所谓“二舅味”。

而你反观丽君和亮亮拍的这个新视频,其实感觉也是一样的。说到底,为什么之前几年他俩随手拍的那些视频能在网上走红,不是因为他们颜值有多高、台词设计有多好、剪辑有多精致,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真实——小夫妻两人把镜头一开,直接向观众倾诉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烂尾楼的问题解决到哪一步了等等。这种真实感,能引发大众的共鸣,因为某种意义上说,它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

如果说,亮亮和丽君过去的视频,就如同在旷野凌风冒雪的青松或者至少是野草的话,那么他们的新视频,则更像是被移栽到温室里、瓷盆中的盆景。

每一个枝丫的伸展都是经过修剪的、每一根藤条的弯折都是刻意设计的。

的确精致,却精致的有些令人作呕。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一边看视频一边如此反思:

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俩人?他们长得也不美,知识也不深邃,不知谁给他们写的台词虽然好像非常精致,但说实在的,也就是中学生作文的那个水平,拿去参加高考都未必上的了四十分。想给自己充充正能量,我还不如看几集官方制作的精品宣传片呢,好歹那个制作更精细、普通话更标准些,没有这两口子想字正腔圆却圆不上去的莫名尴尬感。

真的,既然他们已经走出了困境,重新充满正能量,满溢到要分享给我们,那我们真的已经没有关注他们的必要。因为我见过太多在这个行当上比他们做的好得多的作品——就算是民间产品,哪怕我去看个“二舅”呢?毕竟衣戈老师做的也比他们好啊!


突然想起艺术理论家居伊·德波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景观社会》的书。

居伊·波德担心人类未来社会在大众传播媒体的助推下,进入一种“景观社会”的困境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甚至哪怕是纪实,都是成为了一种被精心设计的“景观”——

景观是宗教幻觉的物质重构。景观技术并没有驱散宗教的乌云,人类曾经将从自身分离出来的权力托付给宗教:景观技术只是将人类权力与尘世基础联系起来。于是最为尘世的生活就变得格外昏暗和令人窒息。这种生活不再转向天空,而是在自己身上收留着对生活的绝对回避,还有虚假的天堂。景观是将人类权力流放到一个彼世的技术实现;它是人的内心已经完成的分离。

说的简单点,也就是在利益、威权、流量传播规律的多方拉扯下,最终传媒向大众呈现的不再是真实,而是一个又一个貌似真实的“景观”。居伊·德波说这种困境是让人窒息的,因为当一切呈现都“景观”化时,人们连对真实的定义权也被剥夺了。

所以,亮亮和丽君,我们不知道他们这次转型的原因为何,是为了利益?迫于权威?还是尊崇流量?或许兼而有之,或许无论因为哪种都情有可原,无可厚非。

因此,我不想收回我曾对他们付予的同情,我只想收回我对他们的关注。

因为我讨厌他们新视频中的那种浓烈到无处不在的二舅味和景观感。

取关之后,我突然想到,其实在这个视频中,亮亮和丽君说了很多,但却并没有说他们到底要通过什么方式“创业”。

但愿不要再是自媒体和直播带货了吧!他们已经丧失了在这个行当中获得关注、同情与喝彩的唯一原因——真实。如果他们仍想用过去积攒的流量在这行创业,八成是很难成功的。

既然觉得自己生活的城市“特别好”,选择了留下,那就踏踏实实在这座城市做点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吧!把之前的不幸与爆火当成一场醒了就了了的梦。

祝他们好运&就此别过。

全文完

以新评冠旧文,本文一共4000字。

虽然这可能是一对典型当代中国基层小夫妻的素描,但我真的不想再多写了,聊以记之。若喜欢请三连,多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