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医药产业领域存在问题,包括反腐败和受贿方面的严重问题.如丽珠集团、一品红和中国中药等,药企套取资金40亿,公立医院招标混乱

财信股民说 财信股民说 2023-10-06

审计调查报告着重强调,广东省在医药领域存在“暗箱操作”、“脱离实际”以及“管理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现象。报告指出,一些上市药品生产企业,如丽珠集团、一品红和中国中药等,通过虚增销售费用的方式套取资金,用于公关等非法用途,从而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一品红(300723.SZ)近期跌幅也非常明显,近7个交易日跌幅达28.26%。截至8日收盘,一品红股价报19.72元,跌幅3.52%,总市值89.56亿元。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研究、开发:药品;医药技术转让;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要点三: 聚焦儿童药和慢病药领域的医药创新企业 公司是一家聚焦儿童药和慢病药领域的医药创新企业,专注于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产品类别涵盖化学药、特色中药、生物疫苗等,已构建起以儿童药产品、慢病药产品为核心,生物基因疫苗产品为延伸的产品管线,形成了以“特色儿童药+创新慢病药+生物基因疫苗”为重点的业务发展格局。截止2022年6月,公司共有161个药品注册批件,其中国家医保品种68个、国家基药品种2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个。报告期,公司医药制造产品收入8.76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从药品类别分:化学药收入约7.64亿元,占比87.22%;中(成)药收入约1.12亿元,占比12.78%。从产品领域分:儿童药收入约5.27亿元,占比60.18%;慢病药收入约3.05亿元,占比34.82%。

要点四: 医药制造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儿童药、慢病药和生物基因疫苗等,根据证监会行业指引分类,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制造业”中的“27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我国医药制造业包括化学药制剂、原料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药品、辅料包材、制药设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子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新兴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大众健康观念转变和更加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等因素为医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生产同比增长0.6%。

要点五: 研发创新优势 作为一家聚焦儿童药和慢病药领域的医药创新企业,公司建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包括创新药研究中心、高端制剂研究中心、生物疫苗研究中心,综合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研发方向不仅包括源头创新的First-in-class类药物,同时覆盖同类优效、高端剂型、高难度仿制等产品,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全方位布局公司研发技术能力。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约7,006.80万元,同比增加了33.13%,研发成果收效显著;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项,新申请专利2项;公司与生物岛实验室联合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全资子公司一品红制药被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广东省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2022年广东省药监局重点企业,并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

要点六: 儿童产品优势 公司儿童药产品结构层次合理,品规齐全,涵盖疾病谱广,产品储备丰富,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公司现有22个儿童药品注册批件,涵盖呼吸、消化、皮肤等多个疾病领域,覆盖幼儿、儿童、青少年整个年龄阶段,可用于治疗儿童流感、感冒、感染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手足口病、湿疹等多种临床需求迫切的常见疾病。公司坚持以儿童临床需求为导向,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等模式相结合,致力于儿童用药的全面技术创新,以提高儿童专用制剂的研发水平,研制口感佳、安全性高、剂量精准的儿童药物,重点解决儿童用药依从性差、安全隐患多等临床难题。公司围绕重点解决儿童用药依从性差、安全隐患多等临床难题,不断引进专业研发技术人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儿童专用制剂的研发能力。报告期,公司新增研发获批儿童药产品2个,引进儿童药产品1个,进一步丰富了儿童药产品管线。截止2021年底,除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在二级及以上等级医院覆盖率约为19.43%,其他特色儿童药如芩香清解口服液、馥感啉口服液、益气健脾口服液和参柏洗液等在等级医院覆盖率均在3%以内,市场前景可期。目前,公司在研儿童药品12项,儿童疫苗研发项目5项,涵盖过敏、癫痫、流感、哮喘等多种高发疾病及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手足口病病毒等常见病毒感染,可为广大临床患儿提供创新产品。

要点七: 营销优势 营销能力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基因,已融入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凭借敏锐是市场洞察力,构建了系统化的营销服务体系,能有效支持产品专业化推广,更好的为患者和客户服务。公司已建立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品牌计划到策略营销运营、专家体系搭建等营销体系化战略性规划,深度挖掘产品特点,夯实临床循证证据,建立起全国性专业多领域专家体系,贴合临床疾病治疗需求分析,通过学术研究平台打造,树立产品学术形象,推动产品学术应用研究发展。目前,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随着营销网络体系的深化建设,公司市场覆盖率和在销产品数量的逐步增加,带动了公司医药制造产品销售快速增长。报告期,公司各区域市场医药制造产品营业收入均呈增长态势:西南区域同比增长48.59%,华北区域同比增长21.87%;华南区域同比增长18.81%,公司西北区域同比增长7.07%。公司市场开拓效果明显,全年新开发各类别医院终端约5,310家次,含等级医院约1,138家次,多个产品在29个省份新增中标,将有利于收入规模可持续增长。

要点八: 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完成 2023年1月13日公司对外公告,2022年11月18日,公司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权益的议案》,确定公司本激励计划权益的授予日及其授予价格,同意以2022年11月18日为授予日,向符合授予条件的287名激励对象授予482.10万份股票期权,向符合授予条件的2名激励对象授予46万股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本次限制性股票授予的具体情况:1、授予日:2022年11月18日;2、授予数量:40万份(调整后);3、授予人数:1人(调整后);4、授予价格:18.21元/份;5、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本公司人民币A股普通股股票。

要点二: 经营范围 生产和销售自产的中西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保健品、药用化妆品、中西成药、生化试剂,兼营化工、食品、信息业务,医药原料药、医疗诊断设备及试剂;药物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技术成果转让;管理服务;医疗诊断设备的租赁;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批发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预防性生物制品除外)、生化药品。(涉及配额许可证、国家有专项规定的商品应按有关规定办理;需其他行政许可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要点三: 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本集团以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业,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及诊断试剂及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壹丽安(艾普拉唑肠溶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丽珠得乐(枸橼酸铋钾)系列产品、丽倍乐(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维三联(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贝依(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丽申宝(注射用尿促卵泡素)、乐宝得(注射用尿促性素)、丽福康(注射用伏立康唑)、瑞必乐(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康尔汀(盐酸哌罗匹隆片)、参芪扶正注射液、抗病毒颗粒等制剂产品;美伐他汀、阿卡波糖、硫酸粘菌素、苯丙氨酸、盐酸万古霉素、达托霉素、米尔贝肟及头孢曲松钠等原料药和中间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等诊断试剂产品。

要点四: 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国际化的研发理念 本集团在化学药、中药制剂、生物药以及诊断试剂等领域均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国际化的研发理念,建立了缓释微球研发平台和生物药研发平台等特色技术平台,并拥有了核心研发领军人才。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海外战略联盟等举措,围绕辅助生殖、消化、精神及神经、肿瘤免疫等领域布局,形成了清晰丰富的产品研发管线,进而增强了本集团的研发竞争力。

要点五: 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 本集团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并在辅助生殖、消化道、精神、神经及肿瘤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现阶段公司进一步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在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的政策下,本集团拥有独特的原料药优势,将不断加强原料-制剂一体化。

要点六: 完善的营销体系与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本集团对营销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建设,优化激励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证据营销和学术营销的终端推广策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构建了制剂产品(含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诊断试剂及原料药等业务领域的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较为完善的营销体系;本集团各个领域营销管理团队及为本集团提供专业销售服务人员近万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乃至境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包括主要的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疾控中心、卫生部门及制药企业等终端。

近期券商中国界面新闻报道,由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审计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揭示了广东省医药产业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反腐败和受贿方面的严重问题。


审计调查报告着重强调,广东省在医药领域存在“暗箱操作”、“脱离实际”以及“管理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败现象。报告指出,一些上市药品生产企业,如丽珠集团、一品红和中国中药等,通过虚增销售费用的方式套取资金,用于公关等非法用途,从而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审计调查报告揭示了广东省药品耗材行业中的受贿问题。多家药品生产企业被指责利用虚假服务费用等手段,套取巨额资金,提高了药品成本和售价。其中,一方制药、一品红和丽珠制药等企业通过虚假的服务费用名义支付资金,然后将其转入个人账户,用于药品公关等活动。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损害了医药行业的声誉。


除了企业层面,报告还披露了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的受贿问题。一些医疗机构在大型医疗设备采购中存在内定中标人、高价采购等问题,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挥霍,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这种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审计调查报告的揭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医药领域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性。严肃查处受贿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和行政责任,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对于这些腐败和受贿问题,我们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惩不贷。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监察体制的建设,建立健全举报机制,确保腐败行为无所遁形。只有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廉洁、公平、透明的医药市场环境,让人民群众放心使用药品,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整理的信息仅供参考,投资决策需要基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注意风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