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住在烂尾楼里,直到死去” :风暴中他们的故事,比你想的更残酷

志云说 志云说 2022-08-06

作者 | 志云说

来源 | 志云说
ID:ZhiYunView
你好,我是馆长凯先生。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每走过一个台阶,小女孩都记着,然后跟父亲数出来。

这是一栋烂尾楼,而这对父女要去的是15层高楼。

不知走了多久,女孩实在走不动了,父亲一举抱起小女孩儿,说:

“爸爸抱你回家好不好?”

图源:凤凰网


然而,可怜的是,父亲口中所谓的家,是一个没有门窗、只有灰色的混凝土框架的房子。

爬完楼梯,拐角就是他们的“家”。

到家后,小女孩开始写作业。

灰暗的灯光,满是灰尘的房间,小孩子趴在一个折叠桌上面。

每每看到这一幕,父亲李珂都抑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

“孩子是我的软肋,我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环境,我们有什么错,我们自己花钱买的房子。”



01

本想给女儿一个公主房

然而,却住进了烂尾楼


“1000户人家本有1000个故事,1000种情况。

但结局都只有一个,住烂尾楼。”

李珂就是其中一家。

10年前,还是小情侣的李珂夫妇,在看了多处房子后,最终决定把“易合坊”的房子作为二人结婚的新房。

转眼间,两人的孩子都已经6岁,这套“新房”都还没开始建造。

有时候,李珂会带着孩子过来看看。其实他内心不是很想带孩子过来。

整个小区里遍地建筑垃圾,路面尘土飞扬、坑洼不平,一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

图源:凤凰网

但孩子很喜欢这边。在她心目中,这个房子更像一个游乐场。
“爸爸,我想去你那边玩。”
“你去哪儿干嘛?”
“因为这里有沙子可以玩。”

童言无忌。


还不知事小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玩乐,没有生活。

对她来说,这栋烂尾楼是个她从未接触过的世界。

但对她的父母而言,这是他们最不想让自己孩子面对的现实。

如果可以,他们更想她住的是公主房,在绿化良好、环境优美的小区里长大。

图源:凤凰网

当初买下这里,是想着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不管以后如何,都有个地方为自己遮风挡雨。


但现在才发现,生活里的风雨,居然会是他们掏空了积蓄买的房子带来的。


扎心,却又无能为力。



02

家里老人最后闭眼的时候,

也没能看上新房一眼


多少烂尾楼的业主们,都在等着楼盘复工的那天。

很多家庭等着等着,从恋爱到孩子6岁了,也没能住进当初订的婚房;

很多家庭熬着熬着,直到家里的老人去世,也没能看见新房的模样。

从13年到现在,李家足足等了9年。

本想买房让老父亲过个安稳的晚年,但没想到房子烂尾了。

直到父亲去世那天,也没能见上新房一眼。

而据了解,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逃出烂尾楼。

在陆续有人搬进烂尾楼里后,李奶奶也搬了进来。

图源:凤凰网

没水没电、没有电梯,更别说空调了。

67岁的李竹娥每天需要爬13层楼梯4、5次。打水、买菜、上厕所...

对于那个狭小的楼梯间来说,亮度白天黑夜无差,伸手不见五指。

尽管有手电筒的微弱灯光,李奶奶每次上下都需要慢慢地摸索着前行。

“空手还能凑合,拿东西就上不去了。”
图源:凤凰网

那要是走不动了怎么办?

李奶奶没有说。

但有人半夜回家时,经常看到小区的乒乓球桌上躺着老人。

回到家,奶奶准备开灯。

整个屋子,只有客厅的一盏微弱的光。

奶奶站在窗前调光,她身后的高楼灯光显得格外亮堂。

现在暂时是奶奶一人住在这儿。但因疫情,家中收入逐减。

等把出租房退掉之后,他们全家都会搬到烂尾楼居住。

到时候,这黑暗昏沉的13层楼梯,又会多几人的足迹。

图源:凤凰网


03

“虽然是毛坯房,没水没电,

最起码住在自己屋,心里踏实”


因疫情被逼着搬入烂尾楼的,还有曹英一家。

曹英清楚地记得搬进烂尾楼的那天,她独自拖着床垫走上13楼。

那是她第一次走进自己这个家。

两天前,刚下过大雨,毛坯房很潮,床垫没法铺,她又去市场花80块钱买了床抬上楼。

儿子的房间里,只有几根木头拼接成的床,上头只垫了床垫。

没有门窗,夜里寒风习习。孩子又冷又怕黑。

“妈妈,太黑了,我不敢睡。”

曹英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穿着秋衣秋裤睡觉,开着全家仅有的一盏太阳能灯取亮。

图源:凤凰网

以前,她最喜欢在睡前刷短视频的,但现在也不敢玩手机了。

儿子有些线上作业需要在手机上做,这也导致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她要把手机充满电。

在搬进烂尾楼后,被改变的习惯有何止这么一点。

每天早晨,她只敢倒一点点水,沾湿毛巾擦个脸,去饭店里刷牙。

这一个月里,她没洗过澡,躲在饭店卫生间里洗了三次头。

家住13层,公厕在马路的另一边,如果上厕所,一来一回要半个小时。

下班回家后她就尽量不喝水,上厕所大多在白天搞定,夜里需要解手就用夜壶,早晨再倒掉。

“最起码就说把自己的房给占起来,害怕不给咱房了。”
“虽然是毛坯房,没水没电,最起码住在自己屋,心里踏实。”

但要这么继续多久,她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这十年,她等过来了,不知道还要再等多少个十年。

图源:凤凰网

也不是没有自救过。


11年里,易合坊业主曾屡次试图拯救这一楼盘。


在开发商跑路后,一期2号楼的业主尝试自救,每户交2万元“自救款”完成后续工程。


虽然还是漫天灰尘,但至少通了水电,不用再过上下楼全靠爬楼梯的日子了。


曹英的一个同学恰好买了2号楼的房,交了2万元,在2018年住进了新房。


但他们的楼房完成度没有2号楼高,有业主算过,如果效仿2号楼业主“自救”,每户可能得多掏十几万。


当下,他们最缺的就是钱。


就算是有钱,这所谓的“自救”,其实是由业主们把开发商资不抵债的恶果承担起来。


多么憋屈啊?!


他们只能认命,盼望着楼盘复工的那天。


尽管,他们已经在这样的期望中度过10年。


图源:凤凰网


04

租房房租和买房房贷

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如今,购买烂尾楼的业主们发强制停贷告知书闹上热搜,许多深受其苦的业主们纷纷出来发言,将自己的心酸、憋屈、痛苦一吐为快。


这个群体,是真的很惨。


他们看不到未来。


一眼望去,只有冰冷的水泥墙和银行的催款单。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截至2020年,在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榜上,10年间关于烂尾房投诉共7478条,涉及烂尾楼盘3188个。


也就是说,全国各城市至少有3188个烂尾楼盘。


中国共有34个行政区,也就代表着每个行政区里至少有93个烂尾楼盘。


房子迟迟不交,租房房租和买房房贷重重压在这些业主身上,让人喘不过气。


难道真的没有解决的方法吗?


有,但也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据红星新闻报道:

最高法新修订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


“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致使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因为烂尾,致使买房的“合同目的”没有办法实现,那就可以申请解除买房的主合同,作为附属贷款合同当然也要解除。


当然,也有个致命的弊端——即买房人不再要房子。


可以进一步要求开发商退回房款,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解除合同,停止房贷,及时止损,避免过多的金钱投入;


还是继续背着房贷,住在烂尾楼里,带着复工的期盼,日复一日。


不管哪种,都损失惨重。



05

写在最后


似乎对他们来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已是注定。


结局很难再改变了,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所以,愿所有在城市里想要安家的朋友,在开始时多个心眼。


未来几年里,非必要不买房;


如果已经准备定居,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去选期房。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疫情反反复复的当下,多存款、少贷款。


最后点个“在看”,把文章分享出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避风港。

— End —

参考资料:
北青深一度:买房11年,300名业主住进烂尾楼……
凤凰网:正面FACE | 买房11年烂尾8年,300名业主在烂尾楼开展自救

来源:志云说(ID:ZhiYunView),用美文和思考陪伴100万年轻人。由百度职业经理人、公益达人“馆长凯先生”创办。转载请联系微信:drj2125(备注公众号名称)。

 推荐阅读 

中山大学女生自曝被教授性侵

关注馆长凯先生

每天早上8点,我们不见不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