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界艺术家”唐双宁被双开,被指“既想当官又想出名”

赤焰新闻 2024-01-08




   赤焰解局

 · CHI YAN ·



(撰文 周晓宇)落马半年后,曾被称为“金融界艺术家”的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被“双开”。在1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通报中,罕见指出其“既想当官又想出名”。

出生于1954年10月,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唐双宁,曾表示自己人生中有两次“亡羊补牢”,而伴随着这则“双开”通报,他再也没有“亡羊补牢”的机会了。

▲ 唐双宁 资料图


钟爱艺术,被称为“金融界艺术家”



根据公开报道,唐双宁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2年8月。彼时,他以校友身份回到母校东北财经大学。在交流中,唐双宁表示将在70周年校庆之际,赠送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以表达对母校的祝福。一年后的7月15日,在退休五年多后,唐双宁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除在金融领域工作之外,唐双宁还有着诗人、画家、散文作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标签。一度被坊间称为“金融界艺术家”。

落马前,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后,他经常参加一些书法、文艺方面的社会活动。2017年退休后,他给自己取笔名“霜凝”,专注从事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他亦曾公开表示,在人生的第三个30年,“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化艺术方面实现一个‘新我’。”

唐双宁说过,自己人生中有两次“亡羊补牢”。第一次是青少年时期遭遇文革,直到1978年才考入大学;第二次则是年轻时错过钟爱的艺术,终于在退休后得以专心探索。

他将自己的书法称为“飞狂草书”,其作品曾在多家著名美术馆、画院、博物馆办展览,北京“金融街”和光大集团前的“中国光大中心”题字均出自唐双宁之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擅长诗歌、书法,略通金融。”

过去,唐双宁在受访时曾介绍,他所创“飞狂草书”的第一个特征是横无行、纵无列,适宜于大字体、少字数作品的创作,横的行界限被打破,纵的列界限也被打破了。其二,是笔法特征,将飞白引入狂草。其三,是在用笔上中、侧、散锋并用,主要是敢用散锋,达到笔散神凝的效果。在审美特征上,“飞狂草书”更体现动态平衡、虚实平衡、浓淡平衡。

▲ 中国光大银行总行 唐双宁的题字

此外,熟悉唐双宁的人都知道,他还喜欢研究党史,几乎全部党史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他都实地考察过,还曾参与《党史》二卷的审稿,对于长征精神更有独到见解。

所以,唐双宁是这样定义书法的:以汉文字为对象,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书外工夫为基础,用以宣泄情绪、创造美感的艺术。此中的书外工夫,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抒万般情,师万人长,拓万丈胸。这便是人的立体生命。

然而,也正是这些他钟爱的艺术,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去年7月落马后,财新网的一篇报道揭露了其中的一些“奥秘”:唐双宁在退休几年之后,就从副部级降到了副厅级待遇,原因与其个人字画作品交易的所谓“雅贿”之嫌不无关系。

实际上,过去在光大集团时,唐双宁便很乐意谈及他“钟爱的艺术”所带来的“收益”:他曾对外表示,2012年光大银行争取H股上市,要在境外寻找基石投资人。在与台湾富邦集团谈判中,光大希望对方出资一亿三千万美元,但对方坚持只出一亿美元,谈判陷入僵局。期间用餐,对方负责人在他的狂草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前驻足良久,欣赏赞叹。

“我当即决定将这幅作品相赠,对方后来表示也将原拟投资一亿美元增加到一亿三千万美元。大家开玩笑说我七个字价值三千万美元,平均每个字430万美元。”唐双宁曾经开玩笑说,“在光大我是既卖身又卖艺,我的书画成了我们最好的公关礼品,节省了大量开支。”

▲ 唐双宁与他的作品


掌舵光大十年



除了上述这些他钟爱的艺术外,另一个让唐双宁引以为傲的,是他在掌舵光大集团十年间,光大集团从资不抵债到起死回生,并迈入世界500强,成为年利润500多亿元的全牌照大型金融控股集团。

1982年8月从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唐双宁,进入建行辽宁省分行工作。从投资一处科员干起,只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升任建行沈阳分行常务副行长,1989年5月又兼任建行辽宁省分行行长助理。

1989年8月,唐双宁成为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副行长,1994年2月扶正,1996年12月升任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组成员兼沈阳市分行行长、党组书记。

1997年5月,43岁的唐双宁离开东北家乡来到北京,进入人民银行总行,历任信贷管理司司长、货币金银局局长、银行监管一司司长等职位。

2003年银监会成立,当年5月,唐双宁成为银监会副主席、党委委员,分管监管二部和合作金融机构部,并兼任银行监管一部主任至2004年8月。

四年后的2007年6月,唐双宁离开银监会,调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至此,银行系统少见的从“监管高层”到“被监管”一把手的案例,出现在了唐双宁身上。

2014年12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唐双宁继续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7年12月,唐双宁结束长达10年的“光大”生涯,卸任退休。退休前夕,唐双宁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当年我来光大并非所愿,是中央的决定,我只能服从。为什么‘并非所愿’?因为当时光大确实是资不抵债、财务亏损、市场萎缩、工资靠借、人心已散,市场形象很差,实际上已经破产。”

在当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之一的光大集团已长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社会普遍认为,在光大,“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光大银行和光大集团“只能保一个”,如此想法也不少见。

不过,在他上任仅50天左右,光大集团重组的方案就获得国务院批准。短短四个月以后,中央汇金公司顺利入股光大银行。

唐双宁在任的十年期间,光大证券、光大银行先后成功上市,同时厘清了旗下企业的所有股权,还对外大举并购,将各类牌照收入囊中。光大集团用7年时间完成重组,并跻身世界500强。他卸任时,光大集团的总资产达到4.5万亿,相当于当年的七个光大;净资产从当年的负数增长到3800亿,年实现利润达到500多亿元。


通报批其“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


在唐双宁去年7月落马前,光大集团已有多名干部落马。

2023年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表题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文章。文章明确提到,要深化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治理,持续加大金融、国有企业、粮食购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问题惩治力度,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身边人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

随后在3月27日,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在北京召开。此轮巡视将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开展巡视“回头看”。

中央巡视组在光大集团工作2个半月左右,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2023年6月20日。主要受理反映光大集团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巡视整改方面问题以及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和反映。

正是在此期间,唐双宁退休后的继任者、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董事长李晓鹏,在退休一年多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李晓鹏 资料图

一家大型中管金融企业的两任掌门人先后被查,并不多见。

而更早前,被外界视为唐双宁心腹的原光大证券董事长兼总裁薛峰,于2021年被查。

此外还有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朱慧民,因严重违纪违法于2021年3月被双开;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行政总裁陈爽因涉嫌严重违法于2022年7月接受监察调查。

这次对唐双宁的“双开”通报中,便指出其“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

此外,通报还提到他“利用职权大肆宣传个人书法等作品,私自携带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刊入境并阅看,对抗组织审查;廉洁底线失守,纵容、默许他人利用本人职权谋取私利,违规收受名人字画、纪念币等礼品和礼金;贪图享乐,接受‘管家式’服务;既想当官又想出名,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谋求名利的工具,大搞‘雅腐’,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如今,随着一则“双开”通报,意图退隐寄情诗画山水的唐双宁,终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参考资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经济网、长安街知事、北京青年报等】

编辑 李影 程序编辑 赵雅琪



赤焰新闻


感谢关注赤子杂志社&赤焰新闻!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供新闻线索,编者在此表示郑重感谢。我们将对投稿或新闻线索进行筛选后,深入调查、采访,发表在赤子杂志社官网及各媒体矩阵平台上。如有需要,请拨打热线010-56921888,或将材料发至邮箱czzazhishe@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