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0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社会新闻

名校博士被困缅甸!一段细节流出,评论区闹翻了......

好看的 希公子阿 2023-10-15 12:13 Posted on 广东

戳上方蓝字“希公子”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好文不错过!

来源|杂志之旅

01


9月11日,“某知名院校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

短短一天时间,话题阅读量就高达2亿。

毕竟在多数人的认知当中,缅北电诈的目标人群,应该是受过平均教育、资历平凡、想赚大钱的普通年轻人。

而高等学府、博士学历这类关键词,白描出来的已经是十分高大上的人设,根本无需与虎谋皮,也能过上优于平均水准的生活。

然而这一次,事实告诉我们,聪明人也会被骗。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杀出血路的博士,也会陷入迷阵。

9月11日晚间,社交平台账号@Dubitabam发贴,称自己是被骗至缅甸的名校博士。

当事人称,自己于一周之前返回国内,由于配合调查和生病不适的原因,一直未能发文。本着对公众和自己负责的态度,后续会对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但愿未来能尽我所能回报社会,避免更多人遭受同样的苦难。

贴文引发数百网友留言,网友们纷纷道喜,祝贺他平安归来,关心其身体安康。

还有人询问是否系本人,期待他能分享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从而让更多人避免踩坑。

“只要人有欲望,就会被骗”。

02


9月12日早晨,当事人张某道来一些细节。

原来,之所以会被骗,只因事发地与缅北相隔甚远。

妙瓦底这个地方,位于缅甸东南地区,与泰国仅仅一河之隔。它与其他国家毫无接壤,因此外界往往并不了解。

园区招聘时,往往以泰国工作为诱饵,招聘技术型人才。这与臭名昭著的缅北相差巨大,诈骗模式、诈骗对象也截然不同。

得知这些细节,评论区传出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嘲讽:“是被骗的,还是自己出去捞偏门的?”

有人怀疑他利用自身高学历背景,企图非法赚钱,逃避法律责任。

“主动去缅甸,就没几个人真无辜。”

为什么堂堂一位名校博士,会深入虎狼之地,甘冒大不韪去用命换钱呢?

一切要从一次炒币说起。

张某出生普通,好在天资聪颖、读书刻苦,成绩一直优异,几度保送名校。

生活中,他性格内向,但心肠不坏,在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常常把奖学金拿来给家里补贴生活。

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成器的孩子。

在女友眼中,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潜力股。

如果不是把全部身家投入币圈,张某本应顺风顺水,过上不错的生活。

2022年8月,张某进入植物园,从事科研工作。

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总是轻易就被打破。

据当事人张某家属称,张某因炒币,欠下数万元债务,于是决定前往东南亚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

张某和女友已经定下婚期,他对女友许诺,赚钱还债之后,回国就能领证,这样不会拖累小家,看起来也重情重义。

2022年8月12日,张某办理完签证后启程出境,辗转香港曼谷,在去新加坡途中,路过缅泰交界的湄索时,被带上前往缅甸妙瓦底的车辆。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张某已经落入骗局。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8月16日,张某被骗至缅甸,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同时被严密监控。

经过培训后,张某被要求扮演某种人设角色,专攻聊天、诈骗。

他被迫与公司签了一年期的合同,到期后才能走人。

然而,张某表现不佳。

因为业绩不好,他被倒卖两次,好在张某因为英语流畅,被安排对外国人进行诈骗,不至于待遇太差。

“没怎么挨打,精神状态比较紧张。”

2023年5月,家属接到索要赎金的请求。

缅方要求其转账12万才可放人,但在对12万元赎金转账时,发现账户被冻结,无法进行转账,张某随后失联。

女友心急如焚,亲人朋友们也出力出钱,四处奔走。

2023年8月24日,张某哥哥称,张某已被解救。

jing方成功寻获张某,正在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8月26日,官方发布通报称,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

正如当事人所叙:“克服重重险阻”。

03


值得一提的是,该社交平台账号注册于9月4日,目前尚无官方认证,在个人简介中填写“博士被骗缅甸事件当事人”,IP属地为陕西。

截至发稿前,账号仅发布一条内容,并将 #某知名院校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 这个话题置顶。

根据当事人的说法,9月5日,平安归国,9月4日,注册账号。

似乎马不停蹄与众人分享,这段坎坷经历。

或许为了保护隐私,对于更多身份信息,发文当中并未提及。

不过热心网友早已扒出该博士的生活照,他穿着线衫夹克,看起来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理工科从业人员。

很多网友评论,张某眼高手低。

“业绩不好被倒卖,比被困更杀人诛心。研究可以,实操不行,学院风坏习惯改不了。”

这种说法带有调侃成分,但不无道理。

论博士光环,或许源于专业知识的积累,然而生活技能、社会经验不一定胜过普罗大众。

论做学问,不认真做文章,却分心炒币,不是踏实耕耘的人。

欠债还钱,可以兢兢业业打工,然而出国赚快钱,并不是明智之举。

有人为张某说话,学术环境内卷激烈,培养一位博士殊为不易,希望他好好走回正路,早日出科研成果。

“虽然但是,学历不能给你带来安逸生活,但关键时候能让你得到关注,进而得到解救。”

可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图片来源:网络

无巧不成书,这边是博士获救,另一边是骗子落网。

9月11日下午,164名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jing方从老挝押解回国。

加上前期由安徽jing方押解回国的15名犯罪嫌疑人,一共抓获179名电诈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国。

新闻媒体全程记录,押解犯罪嫌疑人的过程。

视频中,他们穿着短袖长裤,马赛克遮挡脸部,看起来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

然而就是这些人,从事虚假业务,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行径。

参与解救多名被困者的支援者、中国商人阿伟称,在其接触案例中,9成以上被困者前往缅甸之前,并非完全不知情。

一些人是冲着电信诈骗,明知违法,冒险挣钱,有少部分人是被骗入境后,被强行卖到园区。

“被困三个月以上,回国都要接受调查,审查没问题,就可以回归社会。”
         
国内有关部门,已经在深化与相关国家地区的jing务合作,遏制电诈骗犯罪。

一方面联合打击,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另一方面,重点缉捕诈骗犯罪集团头目…

人心不足,贪欲不止,总有人贪图高薪利诱,愿意铤而走险。

正如网友评论,一定要严查那些说被骗过去缅甸的人。

弄清楚两件事:

到底是被骗过去?还是自愿过去从事诈骗行业想发家致富?

如果被骗,那就还他们一个清白。

如果自愿,建议加入征信黑名单,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04


不得不承认,世界很魔幻。

有些人的日薪,一些人一辈子都积攒不够。

有时也难怪博士想去赚快钱,头部网红月入500w,博士估计5w都没有。

近日,凌达乐自曝一个月赚500万引发网友热议。

凌达乐,曾用名“鹿哈”,依靠网络直播走红。他天天对着镜头模仿鹿晗、吃凤爪被人嘲。

结果,他的辛勤付出换来月入508w,7个月赚了3500w。

前年还在电子厂上班,现在23岁,早已千万身家,豪车豪宅都有。

鹿哈透露自己买了一套1100万的房子,一套600万的写字楼,一辆277万的二手法拉利跑车,据说,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买入劳斯莱斯。

有人说他有钱就飘了,鹿哈表示:一个月给你搞500万,你飘不飘?

图片来源:网络

主流社会鼓吹成功学,人人渴望一夜暴富。

无论是自愿还是被骗,深陷电诈,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颗赚快钱的心。

赚快钱的心,每个人都有,只是克制力和谨慎心不同,但只要时刻记住,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就很难被骗。

提高反诈意识,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无论你是谁,多么有文化,心眼有多少。

面对从天而降的利益,多数人咬住诱饵,不肯松口。

不要深信自己的能力。

其实你没有那么值钱。



-作者-


*作者:月半橘,拍案换粮的说书人。本文首发杂志之旅(ID:zazhizj)转载请通过后台联系开白。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