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韧:记者无能才急着显摆自己

刘韧 刘韧 2022-05-23


1、作为媒体人,30多年来,我一直在刻意培养四个方面的技能:


  • 采访

  • 写作

  • 编辑

  • 传播


我可能在采访上有天赋,而写作最弱,一直靠投入大量时间的编辑,弥补写作的羸弱。


2、我在努力避免使用“历史上······过去很多例子······表明,”进行论证。这个归法的思维方式非常低级。我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探索更多新的假设——推理——验证路径。


3、写作的好处是,能立即逼迫自己进入慢思维、进入理智思考,所以应该写日记。


4、文字相对于多媒体的优势,在言简意赅,直中靶心。


5、写微信,都字斟句酌,等于不断改错题,能锻炼智商,至少防痴呆。很多人16岁之后,就痴呆了。


6、如果你写的论文,不曾被同行同学引用讨论,就说明你不是做学术的料,就别再读硕士博士了,赶快去赚钱吧!


7、面试撰稿人,我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改几稿?每稿重点改什么?”


8、记者应该向纪录片学习,尽量使用蒙太奇衔接。问答体是最生硬的文体,录音机比人干得好。


9、故事的价值,不在于多一个例子──例子多得很,再多一个,也没啥用──而在是否能启发新的假设。


10、魔幻现实主义一直提醒读者“小说是假的”,我总是为了其中的真,感动不已;宣传新闻一直声嘶力竭发誓假的是真的,我忍住了破口大骂总忍不住笑出声来。所以,一个记者至少可以用真诚赢得读者。卖弄聪明的记者最傻。


11、一个记者最大的无能,是在作品中显摆自己!


12、最健康的系统是,验错方法公开,鼓励所有人帮助订正错误,所有的程序都是这样的。最脆弱的系统,都怕别人挑错,错误越积累越多。新闻是错误提示,解毒。


13、《经济学人》说,媒体必须寻求多方消息来源、偏向记录在案的信息、质疑流行观点、给予报道对象做出回应和纠正错误的权利。真相也许无法获得,但只要排除掉足够多的谎言和错误,就有可能接近真相。


14、除非是好友的自媒体,我一般不看自媒体,即便看,也不会长期订阅,一个人很难支撑起一个媒体,很难长期有营养。


15、如果你不找、不想找或者找不到你想看的书,你多半是个蠢货。


16、社科类书,若实在没空读完,建议先读下序言和第一章,然后读目录。精华一般都在这里。


17、改革开放后,中国作家为何争先恐后地拜马尔克斯为师,学《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意义?因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只能写一个宇宙,魔幻现实主义同时写了现实、虚拟两个水乳交融的宇宙,而且魔幻更现实,现实更魔幻,难解难分,彼此转换。由此,人生的荒谬、复杂、丰富被凸显了出来。文字元宇宙。


作者:刘韧
编辑:谷磊

刘韧:煮知识  论英雄
刘韧:电影是小城市窗口
刘韧:编辑的价值
刘韧:和人物共同创作人物故事
刘韧:好记者到事实为止(2020修订版)
刘韧:怎么学习(2020修订版)
刘韧:初级写作者必读书单
刘韧:人物报道经验之他是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