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服务国家 | “青振乡建”第二期: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首都青年的奋斗诗行!

北京学联 2024-04-27
       

编者按:2023年暑期,12万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参与“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奔赴祖国各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规划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北京学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分专题展示首都学子实践风采,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详见文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暑期

200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近2万名首都青年师生

深入千人百村体察乡间百态

踏过万里山河找寻富农密码

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

用青春聆听乡土脉搏

以实干书写振兴华章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学联君一起

走进“青振乡建”乡村振兴助力专题

一览首都各高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品牌项目

和乡野田间中首都青年的实践风采!

宣讲支教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筑梦新野实践队赴河南省洛宁县开展为期五天的“工信青年洛宁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听取洛宁县乡村振兴报告会、乡村振兴调查研究讲座,前往洛宁县蓝斯利科技、千翼食品、龙门制药等10余家产业参观调研,先后探访文玩核桃、金珠沙梨、苹果等多家产业基地,深入了解县域发展,全面感悟振兴智慧;以洛宁县董寺村为案例,实地考察洛宁县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前往洛宁一高面向高三学生开展宣讲报告、科普课堂及动手实践活动,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金盾反诈宣讲服务队以“用藏蓝守护普安红”为主题,以西部计划志愿团队为主要力量,针对普安农村地区电诈案件高发的情况,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家中,走入学校课堂,组建“藏蓝反诈诊所”,并每日通过微信群开展网络“问诊”。目前已坚持开展服务70余天,为100余名老人、800余名未成年人普及反诈知识、提供法律援助,为更好地提升乡村居民反电诈意识,打造基层反电诈建设样板,有效维护地方百姓切身利益,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公大力量。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微光支教团”赴河北省赤城县三道川乡三道川中心小学开展为期6天的支教活动,这也是支教团连续第12年为赤城县的小学开展支教活动。针对农村教育薄弱的问题,支教团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心理游戏、云游北京、绘画、科学实验、手工课、吉他、舞蹈、航空航天、飞盘运动等。这些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不仅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与支教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真正做到用微光点亮微光,用生命照亮生命。



开拓创新激扬传统文化活水



中国农业大学“扬五四精神,聚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赴烟台市代家村开展为期10余天的驻村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秉持“从认知走向服务”的务实态度,高质开展各项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实践,辅助果农套袋,体验一线耕作,涵养爱农情怀;开展我为农民办实事活动,开设公益照相馆和理发点,响应基层中老年群众切实需求;发扬国旗班“五四青年标兵集体”优势,执行升旗任务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理论和科技小院发展历程,服务乡村队伍思想建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感受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文创和多样宣传平台,举办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助力乡村文化的交融、传播与传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主持多场农产品直播,助力地方产业增收;举行多次座谈和访谈,立足村庄发展现状,针对乡村振兴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提出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社会实践团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留学生的复信精神,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于7月中旬赴陕西省咸阳市开展实践活动,多维度、多视角地探寻乡村振兴中的中国智慧,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优势,以数字化手段录入447件库淑兰剪纸作品,建立云上非遗作品VR展,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提出智慧赋能乡村振兴新方案;调研张洪镇集体合作社“5G智慧果园”、北崖头村肉鸡养殖场等地,记录农村发展新面貌,聚焦产业发展新挑战。



北京建筑大学“引‘智’活‘化’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依托前期社会实践成果,实践团成员发挥所在专业优势学以致用,制作红色马栏文创产品、设置红色打卡点,开发沉浸式红色体验项目,致力于让马栏村的精神“传”起来、文化“活”起来、村民“富”起来。实践团经过与农户的深入调研访谈了解当地发展痛点和农户需求,围绕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开展实践活动,最终成功助力打造马栏村红色IP,擦亮“京西红色第一村”金名片



助产代销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践行复信精神 打造红旅IP——‘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亚留学生的复信精神为指引,邀请执笔人之一的留学生若贺曼共赴云南省南华县开展实践活动,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实践团走入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们带去生动形象的中国中亚故事课程;走访楚雄州十县市,深挖红军长征遗迹,拍摄十余部宣传片,打造数条旅游线路;助力当地鲜花产业宣传推广,将云南鲜花带到中石大校园,已累计助力展销23000元;走进乡村,利用墙体手绘展示伟大井冈山精神等精神谱系,美化乡村,打造独特乡村名片。



北京工业大学敦行“制”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推进传统农业现代化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挥工业高校资源优势,开展线上调研和线下实践利用专业学科知识协助村民增大务农效率,前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南咀村,调研走访村内农户,同村书记交流该村发展状况,并梳理出其农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因地制宜设计小型种植机,并与农户交流、试验小型种植机。实践团仍在持续跟进该村农业种植情况,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科技产品,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调研培育乡土地方特色



北京中医药大学“京滇青年民族情,中医乡村健康行”专项实践团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前往云南省双柏县开展关于中医药乡村振兴与对口帮扶工作的调研,师生团队与当地百姓进行广泛交流,通过参观学习当地的中彝医药文化体验馆和金银花种植基地、收集调研问卷、举行座谈会议充分了解双柏县中医药产业成果转换的切实问题,凝聚多方智慧挖掘双柏县中医药发展潜力,提出帮助双柏县发展经济的青年人思路,为中医药多元价值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设规划建言献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勤信向‘黔’”暑期社会实践团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贵州省遵义市多个村镇开展以“体悟革命精神,挺膺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红色思想引领、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宣传为主线,把“学、讲、做”有机结合,先后与遵义市团市委进行座谈,深入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调研,并前往湄潭县永兴镇、枫香镇花茂村进行乡村文化产品设计调研。就乡村文化产品、农产品的设计、包装及销售情况,在永兴镇、花茂村开展十余人次针对商户的入户访谈和深度调研,打造具有贵州本地文化和乡村特色的设计



直播电商开辟助农创新模式


北方工业大学绿源星青年实践团深入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开展调研。同学们聚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通过深入政府机关、乡镇街道、田间地头、企业民宿开展调研,集中调研了密云区北庄镇镇域内的蜗牛小镇、搜狐农场,山里寒舍等地点,并与搜狐农场的负责人共同完成了一场直播带货助农的活动,制作了《清水小镇》乡村振兴专题宣传片,制作了生动便捷的北庄镇H5旅游地图,为推动北庄镇精品民宿发展,进一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格局,贡献了实践团的青春力量;将课堂学习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解民生、治学问、作贡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青听新农人”直播助农实践团聚焦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以“直播带货”、“文艺汇演”多种方式为北京长阳农场送技术、送文化,增加农场农产品销量,提升农场知名度,助力农场经济发展。实践团积极参与农场毕业季活动、亲子、团队项目开发及培训,并以毕业季为主题在开展两场文艺汇演,对文艺汇演进行了全程直播。开展直播带货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长阳农场悠久的历史、特色种植品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吸引广大市民体验农场休闲娱乐项目。直播宣传累计直播50余小时,直播观看人数达到7643人,收获点赞3.6万,音浪1505个,大大提升了农场的知名度,增加了农场直接收入



走进农村、了解农业、遍访农户

以青春足迹助力乡村振兴

相信首都青年必将躬身实践、不懈奋斗

用脚步丈量祖国田野

用眼睛观察乡村巨变

深切体会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的壮美风光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书写首都青年的奋斗诗行!



注:“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持续面向首都各高校征稿。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戳下方链接:


关于征集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宣传作品和素材的通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各高校实践团

校对|阳晴宇

责任编辑|李子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