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909期【大象聊学习1028】不怕不爱,不怕批评,只怕......

2017-07-05 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成为学习者,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不怕不爱,不怕批评,只怕......


口述   项恩炜


语音整理稿,未经作者审核


各位伙伴,大家好!

今天的大象聊学法又与大家见面了!


今天,咱们回应群友的一个问题,继续探讨昨天关于“被看见”这三个字的话题。


群友张老师问,我和孩子的关系,我现在有点理解了,就是我要多看见他好的那一面,不能老是提他那些有缺陷的地方、有问题的地方,然而那他本来那些应该得到提高,应该改正的那些毛病,我应该怎么去回应他呢?


到了最后,张老师用一句话把背后的前提假设给点明了,张老师说我要多看见他、要多肯定他。这句话可能也是为很多的家长朋友所认可的,觉得对于孩子就是应该多鼓励,多肯定,似乎这就是“看见”的代名词。


然而我个人认为“看见”,它是中性的,看见就是看见事实,而事实有可能是在文化当中显得非常优秀的,也有可能这个事实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糟糕的、是不对的、是需要改进的。


当这些好的或者坏的事实

都被看见的时候,

被看见的力量就会发生!


说到这里,肯定有伙伴会觉得很奇怪,照这么说,做得好的被看见那叫鼓励,那做得不好的被看见又有什么帮助呢?难道我要去批评他吗?我总不可能因为他做得不好,我再去虚情假意的表扬他吧!


对了,其实核心就在于这个地方,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其实看见了心里暗暗窃喜,但嘴巴上不会说。你看,这也是虚情假意的不表扬对不对!这种不表扬给孩子一种没有被看见的感觉,恰恰是伤害了这种关系本身,不利于孩子的转化!


这个时候,当看见孩子做得好,那就是身心合一的来表扬他,来说出我看见的你做得好的地方,来谈自己的感受。反之,对于那些做得不那么好的,比如说就是吃饭的时候手不扶着碗,妈妈觉得这太不礼貌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就是表达我的不满意,我就是身心合一的告诉你,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把手扶上去,孩子觉得烦,对呀!我知道你很烦!你烦,我也要跟你这么说!这是基本的礼仪!


什么意思呢?无论是我们看见孩子做得好的还是看见孩子做得不好的,我个人的理解是:

不怕表扬,

不怕批评,

最怕的就是

我们身心不一致地给出反馈!


我个人是相信只要是身心一致的做出的反馈,双方心灵之间是能够实现能量对等的有效沟通的。


比如说,当一个家长真的觉得手不扶着碗,吃饭的时候简直是太有失体统了,显得太没家教了!这一条价值观,在家长而言,非常的重要。那么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一个手耷拉着,家长就会呵斥他“手呢!”甚至说我见过这样的家长直接拿着筷子去敲那只耷拉在那边的手,当小孩子痛得“哎哟”赶紧收回去,同时伴随着家长严厉的眼神。我相信那一瞬间这个家长是身心一致的,而这样的一个举动敲过去对孩子而言,可能短期里面是有点愤怒,痛苦,然而稍微时间一长,孩子也能够接受的。因为这种价值观的传递,它是恒定的。它不是今天要求你手不能耷拉着,明天就可以允许你手耷拉着。家长的态度很明确,身心一致,带着情绪,这样的话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积极的能量的流动。


前段时间也听过一个孩子的故事,在初一初二的时候简直是天天在外面玩游戏!爸爸妈妈也不管,因为爸爸在外地打工。后来,到了初二的时候复读了一年,结果没想到越读越差,还在学校里面和老师打起架来了!爸爸闻讯,从外地赶了回来,结果和孩子干了件什么事情呢?把孩子没头没脑地打了一顿,而且是拿着钢管打,打到最后一直抽他的脚说,让你跑、让你狠、让你踹……直到最后这个钢管也被打断了。第二天还逼着这个孩子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孩子实在是骑不动,脚痛的不得了,爸爸就骑着车在边上逼着他,小家伙进了学校马上把自行车一扔,看爸爸一走马上从学校里溜出来,继续上游戏机。他说,我他妈的再也不上这个学了!


然而事情的转机是什么呢?


父亲揍他是揍得身心一致的,后来父亲觉得自己做过了。回过头去,从网吧里面把他找了回来,再跟他讲道理。所有的道理按照这个孩子的说法是,我爸也没给我讲什么,就是讲一些我以前就知道的道理。


但是就是这个一打、

一讲道理、

孩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小家伙说其实我的性格就是这个时候改变的,以前真的很不懂事。后来他变得非常的懂事,情商也很高,学习也开始愿意努力起来了!这一瞬间在他看来是归功于他爸的这一顿打,你看有意思吧!一年之后小家伙回忆起这段经历来是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对爸爸的尊敬。


这就是身心一致的惩罚的好处!


当批评和惩罚身心一致的时候,那种能量的传递,会非常的强烈!如果说这个批评与惩罚是基于背后那一双充满了期待的眼神,那么这种能量的传递,会更加的有温度,即便当时很痛苦,然而他最终还是有温度的,有爱的。


刚才是从看见的是事实、事实是不分好与坏这个角度来作了回应。


我个人的基本观点是,只要是回应的是所看见的事实,而且又是以身心合一的状态来回应,那么能量的传递,就可以有效地发生。如果是带有期待的温暖的假设在背后的那种惩罚、那种身心一致的惩罚,依旧可以带来爱的能量的传递。


接下来,我试着继续把这个话题往下推进。


我们能不能即便是惩罚,即便是批评也更有效!这个更有效不仅在于身心一致,而在于我所看见的那个值得批评的问题所在的层次在哪里?


我举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那是我以前在做高中的语文老师的时候,那年参加高考监考,大家都知道高考在全社会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事件。所有的居民、所有的街道、甚至是警察在那一天都在为这个高考服务。没有鸣笛、没有喇叭一路畅通,包括的士司机也会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出来,包括爸爸妈妈会在附近住宾馆,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作为高考监考老师,监考之前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培训,而培训又是上面政府官员会下来督查,对于学校的校长而言或者领导班子而言,这场培训不仅是展现学校的面貌,而且也是呈现高考监考的严肃性、纪律性的一场重要的仪式。


麻烦是我在监考培训的那一天迟到了!


虽然是很努力的赶了,然而确实是时间管理上习惯不好,起晚了!即便在这么重要的仪式面前,还是起晚了。完了,打出租车肯定是遇到早上的高峰肯定完蛋,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叫了一辆摩的,然后穿大街穿小巷的一路过来,中间摩的还摔了一次,就这样赶到了监考的培训现场,但还是迟到了。全校只有我一个人迟到,进去的时候我看见全场没有声音,都很紧张,然后盯着我。前面的监考官、主监考官是学校的书记也是我的师傅,从情感来讲,他觉得他自己的徒弟犯这么大的错误,肯定他也不舒服,但是严厉的批评会不会也不是特别好呢?本身我在工作上还是比较努力的。这个时候你看怎么批评比较好,要不要批评呢?我师傅的一个举动让我非常的敬佩,一直敬佩到现在,他是这么批评的。


他非常严厉的语气压低了声音狠狠地说,小项,你这是能力问题!赶紧坐下!哇,我一听到这句话,我内心一下子无比的温暖!你看其实当时我也很紧张,我也知道错了,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但看现场那个架势我就觉得非常的严肃、凝重。其实我心里也很发慌,已经准备好被批评了。但是没想到书记会从这个角度来批评,他觉得不是你这个人的问题,不是你师德的问题,也不是你人品的问题,而是你能力的问题。迟到是一个时间管理能力的问题,他这么一点拨一下子让我觉得很安全,周围的人不会以这种好像这个人不行的角度来评判我,而是以这个能力的角度来看我。而我自己也知道了,似乎知道了,我要在哪个方面努力一下!


你看,好的批评真的一瞬间,那种能量的流动,会带给人一种方向感。我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面,很精准,我也知道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一个迟到的行为的背后,

它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能力的问题。


其实成人是如此,学生也是如此。可能我和男生之间的交往说直接批评的话比较多一些。印象当中高中生非常聪明,我觉得很有才华的一个孩子,小家伙稍微努力一下马上成绩就考的很好,很漂亮。而且他也知道,平时可以玩一会,到期末考试之前一段时间他就启动一下,可以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家长会的时候搞不好还会被任课老师表扬,很有意思!他就赚了一个任课老师在家长面前表扬的机会,而且小家伙真的很有情商,他会在最后选三好学生、最后评比之前提前两三个星期开始来修复各种各样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只要努力两个星期,最后在投票的时候他的票数就可以跑的比较前面,他就如愿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看的结果。很有意思的是那一次又当着面,家长会的时候很得瑟,嬉皮笑脸的拉着妈妈过来,说,你听听大象老师怎么说吧!你知道我怎么说吗?我就问他,你觉得考的不错是吧!他就在那说一般、一般、一般。其实我知道他心里觉得确实考的不错!


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个模式,他知道这个时候人家只会给他表扬,他知道他做点什么,人家就会给他喝彩,他知道边上发生些什么,他妈妈就不会为难他,也会乐滋滋的。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个舒服区里面,

其实是有麻烦的。


而我心里面认为这小子真的是完全可以做得更加的好,所以当时是骂了他一句。你这臭小子,你这点就满意了?我跟你说,你小子真正做起来的时候你自己都会把自己吓一跳!现在你还在自己跟自己玩呢!你不要做给我们看,你自己心里清楚,你自己花了多少力气!如果你花九成的力气,八成的力气,你想想看你会考出什么成绩来!


其实是这个场合里面说这个话是很无趣的。然而事实上小家伙后来真的是爆发了,他真的是可以做到让大家都觉得很惊讶!后来,他父亲很有意思,平时不大说话,后来有一次终于分班了,到了高年级、高三了,最后一次家长会的时候,他父亲和他的妈妈过来的时候说,大象老师这个策略是对的,现在能够理解了,其实就是先把他给托上去,托到一定程度之后,然后再把他打下来、打蒙掉,让他自己爬上去、再往上爬。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意思,就是你在肯定他的时候是真心的肯定他。但你在觉得失望的时候,你对他有更大期待的时候,你就直接的表述。


刚才,分享了一个我师傅对我的一次批评,是把一个行为的问题上升到一个能力的问题上来讲的。


还有一个是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一个故事,是把学生看似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分数上升到他对自我身份的一个判断上去的!他应该是个更优秀的学生,起码在分数上来讲。


我们在看见的时候,哪怕是在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如果能够在更加精准的问题的层次上面来给到孩子身心合一的批评,那这样的看见也会产生正能量的,也会产生操作意义上的方向性的价值的。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充满了身心一致的能量的、充满了期待的、充满了一个人的对另外一个人的理解的这一种看见,无论是赞美也好,批评也好,都是有爱的。


在此再一次感谢群友张老师所作的回应,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真诚的反馈和回应才有了今天的一番感触!谢谢张老师,谢谢大家!


网友反馈

玉宇:

太赞了,第一次听到“身心合一的批评与鼓励”的观点,现在很多有关教育的文章,大多都是不建议家长批评孩子,弄得家长无所适从,似乎孩子所有的错误都是由家长一手造成的,家长做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天听了大象老师的聊天,心里好生畅快,的确如此,做家长也应该做得真实,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全身心地投入表扬和批评,这就是教育,受教了,非常感谢!

另外,很好奇地问一下,大象老师,时间管理能力有提升了吗?


项恩炜:

@玉宇 没有。时间管理能力有一点点提高,是后来出来创业后,身份发生变化,才有所好转。最近再看些创业家的故事,似乎信念上有松动。但降落到脑海对时间的感受调整,还在努力中。


玉宇:

也就是说师父对你的严厉的批评并没有起作用?


项恩炜:

不能这样用行为是否改变来评价批评是否其作用。起码,当时让我有羞愧又感激,同时对自己有新的认识的感觉是这个批评带给我的。至今十年了,这颗种子还在。需要有自己努力慢慢经营种子周围的系统。这种慢慢地松动,朝向光亮慢慢长的趋势在,也是改变。

附:往期大象聊学习微信
第908期【大象聊学习1027】孩子为什么变化了,关键在于这三个字......

第907期【大象聊学习1026】掉耳朵所引发的思考
第906期【大象聊学习1025】希望孩子发生怎样的事实, 就让这个最美好的事实亲近孩子

第905期【大象聊学习1024】设计与反设计
第904期【大象聊学习1023】一块饼,分两次,为啥是三份?

第903期【大象聊学习022】生活,因为知识而幸福!

编辑:珍珍

田野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是致力于:

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 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