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已有人中毒进ICU!只因吃了……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 业翔民安 2024-04-24


每年的春天
是品尝河豚的最佳季节
同时也是河豚最毒的季节
近日
漳浦县霞美镇的林先生
就因进食河豚住进了ICU
所幸抢救及时
目前已康复出院

事发当晚

林先生煮了两条自家养殖的河豚

和家人一起食用

刚吃了两个河豚肝后不久

林先生就出现言语不利索、乏力等症状

家属赶紧将其送至

漳浦县医院急诊科就诊


到医院时,林先生已出现言语含糊、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接诊医师立即给予洗胃处理,随后送至ICU进一步治疗。


因河豚肝脏毒性较大,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心跳骤停等生命危险,ICU医生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以便清除毒素。


经过24小时严密监护及治疗,患者顺利渡过难关,随后转至内一科继续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医生表示,河豚毒素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对于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表现。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可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初期可引起感觉神经麻痹,表现为手指麻痹、口唇舌尖麻木,逐渐进展为全身麻木、四肢肌肉瘫痪,不能站立、行走等运动神经麻痹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跳减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造成呼吸停止等。河豚中毒潜伏期较短,进食后10至30分钟便可发病,最长不超过3小时。医生提醒,食用河豚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河豚到底是什么?有多危险?
今天,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
美味与危险并存的食物
↓↓↓



什么是河豚?
河豚又名河鲀,是一种无鳞鱼,它体态圆胖,腹皮呈白,遇敌害时能吸水吸气使胸腹膨大如球,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气泡鱼”。


生长在哪里?
河豚主要生活在海里,有时也会在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和淡水水域出现,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常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区域。


哪些部位有毒?

河豚种类繁多,部分品种有毒,其毒性的强弱与河豚的品种和季节有很大差别,每年春季(2—5月)为河豚卵巢发育期,此时毒性最强。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其中内脏和卵巢的毒性最强。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图源:广东疾控

0.5mg河豚毒素即可致人死亡


河豚虽美味至极,但它身上却带有一种剧毒——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就是导致食用河豚中毒的“罪魁祸首”。

河豚毒素有以下特点毒性强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仅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河豚毒素的特效解毒药。
耐高温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


食用河豚中毒后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
•中毒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
•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并有眩晕。
•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疑问:“那是不是所有河豚都不能吃?”答案并不是。


温馨提醒:•如果身边有朋友进食河豚后出现了呕吐、腹泻、麻痹等不适时,应立即就近就医,并保留剩余的食物。
•如发现违法违规售卖河豚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45、12315举报投诉。




区长李毅实地调研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
绝绝子!香!一口流汁,翔安这道菜吃过吗~

翔安“爆改”!废旧盐场变高颜值公园,这里的人有福啦!

来源\闽南日报、广州日报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