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南鹏:做强做多中国!



做多做强中国

过去几十年我做对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Long China(做多中国),20多年前很多人真的不那么看好中国,有各种担忧,但如今来看,凡是做出很大事业的中国企业家,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Long China」。

——沈南鹏
“要说过去10到15年,我们在中国有何成功秘诀,那就是我们持续“做强中国”。现在正是在许多行业内加倍投资中国的时候。许多领先企业能够走出困境,是因为它们在各自行业内不断做大做强。即使在面对‘至暗时刻’,他们也能主动出击,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沈南鹏

沈南鹏|苏世民:至暗时刻 做强中国

“在走出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之后,中国很可能会是全球范围最强的增长型国家。看到大势所趋,就要大胆行动。如果你先于大趋势而动,你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被吓得什么都不敢做。”

——苏世民
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沈南鹏|苏世民:至暗时刻 做强中国

“重要的是保持对一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观察,保持对这些企业家的长期关注。我的驱动力来自好奇心,而一个投资人最大的满足感,是你曾经见证、亲历和推动了这些伟大企业的创立和成长。”

——沈南鹏

沈南鹏的内驱力

2012年,作为随队导师跟着一批企业家参访以色列。有幸两次与凭博弈论获得诺贝尔奖的罗伯特·奥曼教授坐下来长时间交流。我这个文科男傻傻地问:

“教授,我问一个傻问题,您曾经说,博弈双方通常是五五开。如果我想确实想赢,我该怎么做呢?”

奥曼教授的回应很走心:

“很简单,加大赌注!”

数学教授的回应很简单,却费了我长时间的思考(以色列创新:一条活泼泼的河流!)。当我深度研究稻盛和夫27年,研究任正非23年,以及与成千上万名企业家交流,我渐渐读懂了教授“加大赌注”的含义:

把生命搁进当下的事业中,带着爱和好奇心去工作,“头拱地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

我看沈南鹏也是这样。沈南鹏曾经自称是“理性、有心计的赌徒”。他“加大赌注”的方式,是置换内驱力。把盈利为目的投资,置换成推助伟大企业的创立和成长。他最大的满足感与好奇心,是深度参与和推动创业者拿出颠覆行业的大美绝活,以成就不同凡响的伟大企业。
今天转发沈南鹏的文章,以及摘录他与苏世民对话。苏世民是美国黑石投资集团的当家人,他看好沈南鹏的“做多、做强中国”的投资战略,他说:

“在走出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之后,中国很可能会是全球范围最强的增长型国家。”

这些智者的声音,不为迷雾所障,直落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他们的视野,与脚踏实地的中国人一致。这个世界靠外求是得不到什么的,惟有反身向内寻找自己的本源能量,把它们绽放出来,世界才有我们的位置。一如任正非所说,在茫茫黑暗中,惟有把心拿出来燃烧,拿出改变世界的大美绝活,才会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遭遇国际局势的重大困难时,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关系指导方针: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邓小平1992年南巡,发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最强音,中国经济强劲上扬,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国际局势迅速扭转。


当下全球意识形态分裂,别有用心的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看上去暗朝汹涌,实际上那只是混绕视听的障眼法。


做强做多中国之路在于坚定地向内,中国人不在言语上争上风,而在创造大美绝活造福人类上用工夫,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坚持“头拱地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在科技创造中强化自信心,这就是中国人的渴望,也是这个世界的福音。

育琨小记

2023.4.18

沈南鹏:Long China(做多中国)


文 |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
源 | 智超讲财商

SPIRE 

THE BEST

01


好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该如何做?


1、一个好的风险投资机构,须具备三个特征

首先,风险投资必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看企业“think long term”,能够有一个长期的观点来看企业的发展。

而不是短期的套利的想法,这点风险投资公司确实和之前的私募股权有很不一样的地方。

在智能时代有很多企业会走过非常长的发展阶段,这当中需要有耐心的、抱着长远观点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一起走过。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追求利润不是公司主要的目的,占据市场同时能够不断打造出新的产品领域才是公司应该真正关注的。

其次,在智能时代,好的资本一定不是纯的金融投资者,而是战略投资人,最好的投资人应该是懂产业的投资人。

今天的产业细分越来越重要,在每个细分领域中,作为投资人都必须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专家,成为真正能够帮到创业者的投资人。

如果没有这样的产业背景,没有办法对产业有全面的布局和观点,这样的投资人也没办法真正帮助创业者完成战略使命。

这种战略角度是每一个好的投资人必须要有的素质。

第三,一个好的资本或投资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必须是国际化的投资人,这样才能帮助公司实现国际化。

今天,很难再去区分创业企业是中国企业、美国企业,还是印度企业。

很多企业在第一天就已经将全球化作为重要关注点,这个全球化不仅是他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能力,更重要是他的创业视野的全球化。

与此同时,还有我们经常听到copy to China 或copy from China,其实都不是准确说法,真正来讲,每一个地方的企业家都应该从别的国家学习、借鉴到经验,同时根据本地的特殊情况创造出适合本地的产品,所以不存在copy,是持续学习的过程。

2、做投资,要逼自己不断思考未来几年的发展

我总是怀有一颗好奇心。

不管当初进华尔街还是后来创业、做投资,我都保持着好奇心,觉得做这些事本身很有意思:我会想为什么这么多公司能成功?原因是什么?有时候在你理性的思考之外,必须要有那么一点冲动,一点激情,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时的判断标准就来自于你的第六感。

过去几十年我做对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Long China(做多中国),20多年前很多人真的不那么看好中国,有各种担忧,但如今来看,凡是做出很大事业的中国企业家,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Long China」。

选择投资对象时,我们很少投资那些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的企业。

因为中国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某种产品只要能够在中国被大家所欢迎,那它的增长潜力将非常非常大。

做投资没有选择,只能逼着自己不断思考两年、三年、五年以后的行业发展会怎样。

有时候,我们可能做不出一个特别完美的判断,那就尝试做一个判断,然后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一步到两步的布局,这是作为风险投资人必须有的判断,哪怕当时给你的数据并不充分。

3、我投资成功的三个因素

我也有感性的一面,在自身所谓的缜密思维背后,还保持着好奇心和热情。

人必须有热情才能让你度过比较艰苦的时期,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即对风险有一定的判断和感知,但依然愿意承担风险。

做投资跟企业家的差别是,好的投资人必须是一个企业家,但同时会比企业家更加的有一种协调能力和一种整个的管理风险的能力。

从整个基金管理的角度,他可能会比企业家在承担风险上会稍微保守一点。

比如讲,我今天看到了一个非常让人兴奋的项目,我会花掉你整个基金的10%到15%去投资吗?如果是一个好的投资人可能会说,不应该这样。

但是你在每一个项目上面,你应该跟企业家一样的心态,一样的all-in。

其实很多人忘记了做投资真正要最后的成绩是靠什么?是靠每一个基金有多少钱回给LP,这是最重要的。

我投资成功,有三个主要因素,即中国市场的推动、保持专注、不要盲目。

很多人都知道要专注,但是要选择一个正确的领域并始终保持专注,并非易事。

团队能力、资源以及对投资方向的判断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对基金来讲,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战略,对基金的行业配置、投资组合做出前瞻性的判断。

4、我选项目的六条秘诀

我选项目有六条秘诀,分别是:看人、模式、执行力、客单量、效率、数据。

创始人和团队的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要靠谱、诚信,不要忽悠投资人。

执行力是决定创业公司在初创期后能否融到钱的关键节点,因为没有执行力,所有的idea、所有的远景目标都是空谈,如果你要创业或是正在创业,请一定找一个执行力强大的合伙人。

还有客单量,之前所有的因素都会在客单量上表现,如团队、模式、执行力等,而这个时候只要客单量足够好,融资就不成问题。

5、创业者是司机,投资人是坐在副驾看地图的人

在创业者能力和创业者精神的选择上,我优先选择创业者精神,只有创业者有真正的品质和美德,他的能力才能够得以发挥,否则可能会被滥用。

有些创业者仅仅为了上市、赚钱而创业,但我们更欣赏的创业动机是希望创造一种产品和服务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个问题,其动力源自好奇心和使命感。

判断一个创业者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他(她)是否具备正能量。

创业者是开车的,投资人是坐在旁边副驾驶上看地图的人,会帮创业者出谋划策。

虽然没有开车刺激,但也有成就感。

投资领域的合作远多于竞争。

创业公司必须甩掉别人,但是投资人之间的合作也很多。

在不同阶段需要帮助创业公司成长,需要不同投资背景的人帮助他把赛道走完。

SPIRE 

THE BEST

02


对创业者说:我对
“TMD”的创始人有几点看法


1、我看重企业家身上的五大能力和特征

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在你所在的行业里面成为专家,但这对于一位有志成为管理者、领导者的人来讲,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

团队精神:我们需要在团队之间建立信任、尊重以及体谅。

体谅这个词非常重要,尽管它放在最后。

当你的同事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达到大家期望值时,你要给他一些理解,同时给他尊重和鼓励,能够让他把落后的地方补起来。

价值观:现在我们经常在说正能量。

如果过度营销或欺骗客户,尽管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达到某些目标,但这些最终都会损害公司和你自己。

责任心: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每个细小的工作,都要有最佳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因为团队成员期待你最佳地完成这项任务。

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业社会中的很多问题会比书本上的复杂很多,你必须要想出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书本上不会教你,你的老板不会教你,你的同事也没有答案,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专业能力。

你需要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往往是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完成的,这是商业社会中经常碰到的。

2、对创业公司CEO的八点建议

作为一名优秀的CEO,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商业计划,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向,尤其在公司早期,这更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创业公司的CEO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那么他的创业很难成功。

创业是容不得你去重新学习的,竞争的环境可能让你没有机会学习,因此基础科学知识结构对CEO的个人成长很关键。

培养逻辑思维和建立模型的能力,对创业和企业管理都至关重要。

在企业初创期,CEO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木桶理论说的是不能有短板,但我更认可反木桶理论,初创期企业往往是反木桶理论在起作用。不管CEO还是团队,不可能什么都强。

与其全才,不如专才。

CEO要有独门武功,这独门武功因行业而异。

CEO需要懂得和关注真正重要的指标,包括客户、订单量、营收、毛利、流失率、盈利能力、现金流,让真实的数字说话。

而不是强调物理条件和设施、注重形式而非内容、强调不可量化的事物。
因为,投资方对创业项目的考量,在A轮之后不可逃避的就是数据:订单量、客单价、用户数、周留存率等等都是考核指标的重点,无数据难以服众。

CEO要是会算账的人,不能拍着脑袋决策。

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数字是大部分公司都必须关注的。

第一个是毛利率,决定了一家公司有没有真正的议价能力或定价实力,这是CEO需要关注和保持敏感的一个数字。

第二个数字是单位经济。

空降高管的失败率是不低的。

建议CEO找年轻人培养,他们可能没那么多经验,不一定非得是顶级MBA或投行或咨询出身,但要有想法和好的商业感觉,与团队的核心创新理念吻合,再让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

CEO肯定也是产品经理,团队负责执行,但CEO应该深度介入并参与,帮助团队打磨产品。

对于一个CEO来说,应该把心态放得更加平和一些,千万不要因为竞争,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3、我对“TMD”的创始人有几点看法

第一他们是绝对的产品偏执狂,换言之,它们产品取胜。

例如王兴绝对是产品性的创始人。

所以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和对产品的认知高度,这是一个CEO最重要的能力,我认为这是跟其他80后明显不一样的特质。

当年王兴来跟我们交流的时候,其实他不是最厉害的,别人的规模已经做到接近他的两倍,但我能感觉他身上存在对产品的关注。

第二是视野和拓展能力的区别。

我感觉作为一个企业家,视野和拓展性还是相当可观的。
当然我们在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身上都看到这种特质,现在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再次看到,其实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有的时候我在想,他们80后跟我们这一代创业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我认为,他们承担风险的时候是可以taking calculate risk,是经过一定的计算,有一定的自己的盘算的,但最终在怎么盘算this is risk,尤其是当他们的公司已经到一定规模时,再去做一件新的事情的话,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他们会丢掉原来这个阵地,但是他们依然做了这样的选择。

其实,我认为这就是根本上的一个创业者的精神。

4、企业需要有效的内控机制

资本对企业有选择性,企业对资本也有选择性。

对于现在的企业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企业在发展和内控当中有没有达到一个平衡。

我们投了很多年轻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想的就是高速成长、市场份额,但是每个企业的发展背后必须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这就是内控。

传统上内控这个词用于财务——财务内控,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是技术内控。

现在企业除了财务审调以后还要有技术审调。

这里面的一些数据隐私问题有没有处理好?有没有IP的侵权问题?还有包括刷单的问题,另外在中国互联网里面还有诚信问题的一部分。

这些我感觉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包括董事会到股东,都必须高度重视,同时要有相应的一个机制。

有财务部门,为何没有技术的内控部门呢?一样需要有。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让企业在发展中有一个机制,机制非常重要。

另外,你不能防范某一个员工或者某一个区域部门做出一些踩红线的事情,但是只有企业本身在内部有这样一个内控机制,才能真正在这个问题上解决潜在的风险。

5、医疗教育等领域还会有新的机会

(问:这一轮消费,互联网投资,创业还能持续多久?)其实三年以前我就想过这个问题。

因为三年以前我看到美国已经开始有一点点放缓步伐,那中国会不会放缓?

去年年底我有一个观点,一方面我觉得一个大公司它可以做到强者越强,确实会挤掉了一些小公司的机会;但从另外一方面讲各种垂直领域并非易事,大公司未必都能吃到这口饭,那么医疗教育、车、房里面还会有新的机会出来。

所以我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要产生百亿级美金市值的公司,还存在着很多机会。

第2批的甚至是第2.5批的中国公司达到百亿,并不是一个令人特别惊讶的事情。

依然还是那句话:水大鱼大。


阅读精选

沈南鹏的内驱力

沈南鹏|苏世民:至暗时刻 做强中国
任正非的“美国梦”醒了?

乔布斯:创造伟大的产品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地头力17:我是问题的终结者
地头力16:任正非一棒敲出一个绝对信仰
地头力15:ChatGPT:答案永远在现场!
地头力14:稻盛和夫如何读懂“敬天爱人”
地头力13:经营巨子们的恻隐之心
地头力12:李强——答案永远在现场
地头力11:一刻者稻盛和夫:“一技通,万技通”
地头力10:稻盛和夫——跳出成功者炼狱
地头力9:稻盛和夫如何“击穿一个点”,塑造公司的集体潜意识?
地头力8:头拱地击穿一个点接通万有
地头力7:直觉力:当下原力觉醒
地头力6: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地头力5:孙宏斌:从来就没有死局!
地头力4:如何拨拉“变化之轮”
地头力3:如何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地头力2:庖丁解牛说尽了庄子哲学
地头力1:充盈组织末梢的创造力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传达心灵|声音比文字更好
王育琨: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林可济:人的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

—— End ——

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如何让我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真正存在的时候,真正的富足和丰盛才会出现。深入把握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的痛点开始。拿出解决这些痛点的大美绝活,给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接近美,接近神”。“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与众不同的绝活或好产品,造福消费者的宽度、广度、深度和敏感度,决定了“与众不同的绝活”之“大美”的程度,也决定了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笔购买,是对企业的投票,决定了企业的前程。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